【多維】毛澤東打倒彭德懷的根本原因:彭德懷反對個人崇拜

本帖於 2020-06-09 02:05:16 時間, 由普通用戶 競選 編輯

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為什麽要打倒彭德懷?多年來有不少人對這個謎題進行研究、猜測。有人認為,毛和彭有曆史積怨,擔心自己死後彭會造反;有人認為,彭德懷在朝鮮戰場的失誤導致毛岸英的犧牲,毛澤東怨氣未消,加上彭德懷“武將幹政”,所以要痛下殺心。這些說法,都有點主觀臆斷,牽強附會。彭德懷反對毛澤東搞個人崇拜,可能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1954年,彭德懷(左)和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後草坪(圖源:浙江圖書館)

1954年,彭德懷(左)和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後草坪(圖源:浙江圖書館)

1958 年上半年,毛澤東開始對參與“反冒進”的人進行反擊。他不僅嚴厲批評了對他不搞個人崇拜,反而針對他搞“反冒進”的周恩來、陳雲等人,迫使他們作出檢討,並且為強化對他的個人崇拜大造輿論。逄先知、金衝及主編的《毛澤東傳》對此評論說:“黨中央的一些最重要的領導人如此集中地頌揚毛澤東個人,這是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

在個人崇拜問題上,彭德懷堅持不跟風。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彭德懷在中南海開會時幾次提議不要唱《東方紅》,不讚成喊“毛主席萬歲”。在江蘇視察部隊,彭德懷看到牆上《軍人誓詞》第一條是“我們要在毛主席領導下……”他說:“這個寫法有毛病,我們的軍隊……不能隻說在哪一個人領導之下。我們是唯物主義者,毛主席死了誰領導?今後要修改。”

這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警覺,點名批評了彭德懷,但並沒有讓彭德懷從此緘口。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將批評的矛頭直指毛澤東本人,給個人崇拜潑了冷水。

彭德懷直言不諱地講:“人人有責任,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澤東同誌在內。”“現在是不管黨委的集體領導的決定,而是個人決定,第一書記決定的算,第二書記決定的就不算,不建立集體威信,隻建立個人威信,是很不正常的,是危險的。”“浮誇風、小高爐等等,都不過是表麵現象,缺乏民主、個人崇拜才是這一切弊病的根源。”

在幾乎無人敢於正麵與毛澤東抗爭的情況下,彭德懷覺得他有責任站出來“為人民鼓嚨胡”。 他以發言和上書的形式,對黨內開始滋長蔓延的個人崇拜之風進行了批評。但令彭德懷沒有想到的是,毛澤東把彭德懷的信視為“挑戰書”,對他寫信的動機作出了這樣的判斷:“我們這裏鬧分裂的人要鞭我的活屍。”

對於彭德懷反個人崇拜的舉動,廬山會議與會人員幾乎無一例外地站在了批判的立場上。劉少奇指責彭德懷在中共起草七大黨章時“不讚成寫毛澤東思想領導那一條”。周恩來指責彭德懷“要把舊社會的骨氣帶到黨內,犯上作亂”。有些老帥批評彭德懷“桀驁不馴”,“劍英同誌說:毛澤東同誌健在時,你就這樣,將來黨內誰管得了你。”還有人大批彭德懷有“魏延的反骨”。康生指責彭德懷“以反毛澤東同誌為榮”。林彪說彭德懷“非常囂張,頭昂得很高,想當英雄,總想做一個大英雄……自古兩雄不能並立,因此就要反毛主席。”

 
朝鮮戰爭期間,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和副司令陳賡(左)、鄧華(右)在前線司令部合影(圖源:VCG)

朝鮮戰爭期間,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和副司令陳賡(左)、鄧華(右)在前線司令部合影(圖源:VCG)

 

在中共黨內個人崇拜之風已經日漸顯露的形勢下,彭德懷挺身而出,勇敢地向個人崇拜之風進行了悲壯的抗爭。無奈黨內個人崇拜土壤深厚,彭德懷反對個人崇拜的抗爭孤掌難鳴,最終以悲劇收場。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何雲峰在《個人崇拜與1959年廬山會議毛彭衝突》一文中認為,在講“黨性”、講“大局”和講“團結”的名義下,“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的帝王思想和忠君觀念悄悄登場並且占據了統治地位。廬山會議最終成了全黨動員、維護和樹立毛澤東個人“絕對權威”的會議。曆史無情地宣告,個人崇拜的惡性膨脹已成定局。

毛澤東成了籠罩著神聖光環的最高權威,淩駕於人民群眾和黨中央領導集體之上,儼然成為真理的化身,人民的代言人,具有主宰一切的大權。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共已經喪失了有效約束毛澤東的權力、糾正毛澤東的錯誤的任何可能性。“大躍進”運動在出現明顯失誤之後,仍然能得以“繼續躍進”,文革這一全局性的錯誤竟能持續10年之久,讓中國人民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彭德懷反對個人崇拜的認識,早在中共建政之前就有了。1945年中共七大前夕,在延安召開的華北工作座談會,彭德懷因“鬧獨立性”等問題遭黨內同誌斷續40天的激烈批評。批評的依據之一是說彭德懷的講話和文章中很少引用毛澤東的話,而且他說過擁護毛澤東不在“拍掌”上,更不是要去“捧場”和“盲從”。

1988年,在彭德懷誕辰90周年之際,當年參加會議並批評彭德懷的薄一波在《人民日報》撰文懷念彭德懷時就說,對領袖人物“不捧”、“不盲從”、“不迷信”,是完全正確的,唯有這樣才能防止神化。彭德懷當時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如果當年我們黨內有更多的同誌都達到了這種認識,具有了這種曆史的自覺,黨內的政治生活就會保持正常化,而不致出現建國以後對毛澤東同誌那樣嚴重的個人崇拜了。

1998年,彭德懷誕辰100周年時,楊尚昆也在《人民日報》撰文懷念“一生中關係最密切的戰友”的彭德懷。楊尚昆寫道:彭德懷認為“即使是對像毛澤東同誌這樣的偉大領袖,也不應當絕對盲從和迷信。因為領袖也是人,是人就有犯錯誤的時候。他曾經說過,毛澤東同誌有99.9%的正確,難道就沒有0.1%的錯誤嗎?正因為如此,他極其尊重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卻並不盲從。”

https://preview-www.dwnews.com/%E4%B8%AD%E5%9B%BD/60093150/%E6%AF%9B%E6%B3%BD%E4%B8%9C%E6%89%93%E5%80%92%E5%BD%AD%E5%BE%B7%E6%80%80%E7%9A%84%E6%A0%B9%E6%9C%AC%E5%8E%9F%E5%9B%A0%E5%BD%AD%E5%BE%B7%E6%80%80%E5%8F%8D%E5%AF%B9%E4%B8%AA%E4%BA%BA%E5%B4%87%E6%8B%9C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