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9年廬山會議,因彭德懷上書毛澤東,抨擊大躍進,導致兩人爆發激烈衝突。最終彭德懷與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人被打成“彭黃張周反黨集團”,國防部長職務被撤銷,由林彪接任,林彪還推舉羅瑞卿來出任軍委秘書長兼總參謀長。 *****
當時,毛澤東作了一個題為《機關槍和迫擊炮的來曆及其他》的批示。說:“廬山出現的這一場鬥爭,是一場階級鬥爭,是過去十年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的生死鬥爭的繼續。在中國,在我黨,這一類鬥爭,看來還得鬥下去。至少還要鬥二十年,可能要鬥半個世紀,總之要到階級完全滅亡,鬥爭才會止息。” *****
這個批示為後來的“文化大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此外,吳法憲還透露,與自己關係密切的時任空軍司令劉亞樓因彭德懷倒台而興奮不已。本文摘自《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

1946年1月27日,周恩來、陸定一返回延安,匯報政協會議情況。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從左到右)到機場迎接(圖源:VCG) *****
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避暑勝地廬山召開擴大會議,主要內容是總結經驗,繼續糾正經濟建設中的一些錯誤。會議期間,彭德懷於七月十四日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對一九五八年以來產生的一些“左”傾錯誤及其經驗、教訓,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誰也沒想到,這封信引發了一場政治大風暴。 在中共建政後的國家經濟建設中,毛澤東的領導和決策,已經不再像戰爭年代那樣得心應手了,他在經濟建設上出現的一些嚴重失誤,導致了黨內一些不同意見產生。他沒有去很好地檢查自己的失誤,反而對一些提出不同意見的、曾經生死與共的戰友產生了一些疑慮。特別是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在蘇共二十大上作了對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秘密報告”以後,這種疑慮更是有所增長,以至於他先後幾次告誡人們:要警惕像赫魯曉夫一樣的人物睡在我們身旁。 *****
一九五九年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以及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幾個人,對經濟建設方針提出不同意見,毛澤東就感到有些人不那麽聽話了,需要采取點措施來樹立個人威信。他親自領導開展了批判“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所謂“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彭德懷和他的幾個戰友,轉眼之間就成了一批犧牲品。 *****
八月十六日,全會通過了《關於以彭德懷同誌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解除了彭德懷的國防部長、黃克誠的總參謀長、張聞天的外交部副部長、周小舟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職務,隻是分別保留了他們在黨內的職務,而這些職務僅僅是掛個名而已,他們已經沒有什麽實權了。 毛澤東還於八屆八中全會閉幕的當天,作了一個題為《機關槍和迫擊炮的來曆及其他》的批示。他說:“廬山出現的這一場鬥爭,是一場階級鬥爭,是過去十年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的生死鬥爭的繼續。在中國,在我黨,這一類鬥爭,看來還得鬥下去。至少還要鬥二十年,可能要鬥半個世紀,總之要到階級完全滅亡,鬥爭才會止息。” *****
毛澤東的這個批示,為後來的“文化大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 全會結束以後,毛澤東在廬山上又主持召開了一個中央工作會議,決定任命林彪為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兼國防部長,以接替彭德懷的工作。之後,林彪推薦羅瑞卿為中央軍委秘書長兼總參謀長,以接替黃克誠的工作,會議也同意了這個提議。 *****
在這裏我要附帶說明一下,林彪接任國防部長,這個職務並不重要,國防部長這個職務隻是掛一個名,實際上軍隊的整個工作都是中央軍委在管。彭德懷那時不但是國防部長,同時是軍委第一副主席。如果隻是國防部長,而沒有軍委副主席或第一副主席這個職務,國防部長也就成了一個擺設。林彪同時接任了軍委第一副主席,這樣他才能全麵主持軍委工作,指揮整個解放軍,這才是主要的。 對廬山會議的具體情況,我起初是一無所知。當時在空軍,隻有一個中央委員和一個候補中央委員。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是八屆中央委員,副司令員劉震是八屆候補中央委員。他們兩個上山參加了後來召開的八屆八中全會。 *****
廬山會議前,空軍黨委決定我和副司令員王秉璋共同去大連休假。八月十六日晚上,我突然接到劉亞樓從廬山打來的一個電話,就在這個電話中,他給我傳達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彭德懷在廬山發生了問題。 劉亞樓告訴我,彭德懷是“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代表,在廬山會議上對黨中央、毛主席發起了攻擊。毛主席已經決定要林彪出任軍委第一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接替彭德懷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林彪還提議要羅瑞卿當軍委秘書長兼總參謀長。說到這裏,劉亞樓興奮地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他還告訴我,雖然由林彪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但由於林彪身體不好,工作起來很勉強,隻能在原則上進行主持,許多具體工作不能親自參與,必須要找別人來代替他做一些日常性的工作,因此林彪選擇了羅瑞卿。是林彪親自提出,要羅瑞卿來出任軍委秘書長兼總參謀長的。林彪選擇羅瑞卿,不僅因為他有才幹,而且因為他身體好,能組織實施許多具體的工作。 *****
從電話裏聽得出來,劉亞樓當時非常高興。劉亞樓當時為什麽這樣高興呢?我想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麵的原因;第一是劉亞樓和彭德懷的關係不那麽好;第二是劉亞樓和林彪、羅瑞卿的關係非常好。 說到劉亞樓和彭德懷的關係,這裏我說一件事情。在彭德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時候,一九五五年,空軍後勤部的一個助理員丟了一個工作筆記本,在這個筆記本裏記錄了空軍後勤部一部分“五年計劃”。這個筆記本丟了以後,空軍黨委專門開會作了討論和研究,並進行了認真的追查。同時,我們也老老實實地報告了軍委和總參謀部。沒想到,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幾次三番地受到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的責難。 *****
彭德懷說:“這還得了,丟了‘五年計劃’,就是泄露了國家機密,一定要追查到底。”這一查,不但追查了劉亞樓,還追查了當時的公安部長羅瑞卿。 在這之後不久,我陪同彭德懷去東北檢查空軍部隊的工作,準備先到丹東誌願軍空軍指揮所駐地去看看。我過去從來沒有陪同過彭德懷,這是第一次。開始的一路上,彭德懷要我同他下象棋,大家說說笑笑,一直都很好。車到沈陽東站時,因火車頭加煤上水需要一個多小時,他還動員我到市裏去看看,對我非常關心。可沒想到,車到丹東的那天早上,彭德懷突然翻了臉,就在車廂裏指著我的鼻子大罵:“你們空軍丟了那麽一個重要的本子,根本不在乎,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把國家的機密都泄露了,你們怎麽一點都不感覺到痛心。”罵了一通後,他又氣哼哼地說,要撤劉亞樓的職,空軍司令應該讓劉善本來當,劉善本是個內行。這是我頭一次領教他的脾氣,還真有點嚇人。 不知道彭德懷當時因何故對劉亞樓不滿。當然,他當時說要撤劉亞樓的職,隻不過是借機發發脾氣而已。實際上,要想撤掉劉亞樓的職務,並不是一件簡單和容易的事,更不是彭德懷一個人所能決定的。 *****
劉亞樓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情緒很不好。他當時身體不好,於是就要求去休養,差不多前後休息了一年。 因為羅瑞卿是公安部長,這個丟筆記本子的事情,後來了牽涉到了他。在一次軍委會議上,彭德懷當著我們的麵大罵羅瑞卿:“空軍丟了這麽一個重要的本子,你這個公安部長為什麽不去追查?為什麽要袒護空軍?你不破這個案,我拿你是問!”接著,他又罵劉亞樓和我。 其實彭德懷也是小題大作,真正的原因不在這個本子上。一個公安部長應該破的案子比這個多著呢。彭德懷之所以如此,實際上可能是因為他在曆史上和羅、劉有些恩怨。關於這一點,我在後麵還要談到。 為了丟筆記本的事情,我兩次挨罵,實在有些想不通,於是就跑到我的老領導、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那裏去訴苦。我跟他說:“彭老總怎麽那麽厲害呀!為了一個本子,要撤這個,要撤那個,把羅部長也牽進去了。” *****
羅榮桓聽了我的話,隻是叫我不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這之後不久,彭德懷在毛澤東那裏開會,向毛主席匯報軍隊的工作。由於劉亞樓還在休養,我去參加了這個會議。沒想到會開到最後,當著毛澤東的麵,彭德懷又說起空軍丟了本子的問題。他還說:“我這個人是高山上倒馬桶,臭名遠揚。但是我主持軍委工作,一定要公事公辦,對什麽問題都要一查到底。”當時弄得我十分緊張。 那個筆記本到最後還是沒有找到。筆記本究竟丟在了哪裏,又對國家造成了多大的損害,到現在還是一個迷。 坦白地說,因為這個本子的事,當時我對彭德懷的印象是不太好的。後來在劉亞樓休養期間,空軍的工作暫時由我主持,有關空軍的問題也就由我直接向彭德懷匯報和請示。另外,時間一長,慢慢的我的看法就有了一些改變。我認為,彭德懷秉性剛直,炮筒子脾氣,好訓人、罵人,有話就說,憋不住。但是真正辦起事情來,對部下還是很關心的。 與此相反,劉亞樓同林彪及羅瑞卿的關係一直都很好。據我所知,劉亞樓與林、羅二人的關係,是從紅軍時期開始的。大革命失敗後,羅瑞卿被派到閩西去開展武裝鬥爭,從而認識了閩西人劉亞樓。閩西暴動以後,羅瑞卿成為閩西紅軍的領導人之一,劉亞樓則在閩西紅軍中初露鋒芒。一九二九年七月,閩西紅軍被編為主力紅軍紅四軍的第四縱隊。一年以後,林彪接替朱德擔任紅四軍軍長,從此羅、劉二人便開始在林彪的直接領導下工作,並先後分任十一師和十二師政委。一九三一年,羅瑞卿在林彪任軍團長的紅一軍團任政治保衛局長。那時的保衛局在建製上是和軍團司令部、政治部並行的。因此,羅瑞卿當時也是紅一軍團的領導人之一。一直到長征結束,林彪和羅瑞卿的關係是非常好的。他們天天在一起,行軍騎馬,走在一起,住在一起。 那時軍團下麵的建製就是師,劉亞樓先在紅一軍團二師當政委,後來又在一師當師長。紅軍到了陝北以後,劉亞樓又回到二師當了師長。隨後,林彪、羅瑞卿、劉亞樓一起到了延安,進了紅軍大學。紅軍大學改為抗日軍政大學後,林彪任校長,羅瑞卿任教育長,又抽調劉亞樓任訓練部長,專管軍事訓練。當時,林、羅、劉三個人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
抗日戰爭開始以後,劉亞樓被派往蘇聯學習並治病。不久,林彪也因為負傷去蘇聯治療和休養。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林彪被毛澤東派到東北,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此時的劉亞樓,正作為蘇聯紅軍的一名少校軍官,在蘇聯紅軍遠東方麵軍司令部任情報處處長。日本投降後,劉亞樓隨蘇軍來到了大連,並堅決要求回中國工作。不久,經過林彪的提議,劉亞樓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成為林彪的得力助手。 *****
一九四八年十月東北解放後,在平、津戰役中東北的第四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並肩戰鬥共同完成平、津戰役的重大任務。在戰役進行過程中,林彪、劉亞樓和當時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二兵團政委的羅瑞卿,在共同的作戰中更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情誼。 建國以後,林彪、羅瑞卿、劉亞樓三人雖然不在一起工作,但卻經常見麵,關係依然如故。所以,林彪接替彭德懷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以後,羅瑞卿自然成為了林彪的助手。正如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以後,就把總參謀長粟裕撤掉,而讓時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黃克誠來當總參謀長。毛澤東說過:“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曆來如此。”這話一點沒錯。 關於粟裕被撤職這件事, *****
我認為彭德懷的作法是欠妥當的。紅軍時期,彭德懷一直是紅一方麵軍三軍團的主要領導人。黃克誠也是紅三軍團的,是彭德懷的老部下,兩人的關係一直都不錯。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以後,為了用起來順手,就必然要把黃克誠調來當總參謀長。本來,當時的總參謀長粟裕,也是我們軍隊中一位非常有名的戰將,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林彪這個人自視甚高,但他卻非常看重粟裕,很重視粟裕的意見和建議。 *****
然而彭德懷不光一下子把粟裕撤掉了,還給他戴上了好幾項政治上的大“帽子”。這幾項大“帽子”一壓就是好幾年,最後在粟裕逝世時也沒能完全拿下來,以至成了他的一件終身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