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菜的樂趣

來源: 北美原野 2021-05-16 21:46: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14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北美原野 ] 在 2021-05-17 04:47: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種菜於我有著言無不盡的樂趣。

 

小時候在鄉下,每到夏季,生產隊會定期通知每家每戶到集體的菜地領取按人頭分發的免費的蔬菜,其中有蔥、茄子、辣子、西紅柿、西葫蘆、韭菜、菠菜、南瓜和冬瓜等,根據菜地的收獲,每次分發的品種類有所不同。每每聽到生產隊分菜的消息,我就心花怒放,向媽媽主動請纓,挎著菜籃子帶著弟弟飛也似地前往領取。望著菜園子滿眼的各種蔬菜,對種菜的大爺莫名地羨慕,也許是因為對蔬菜的那種天然的親切感使然。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看到綠色的蔬菜就興奮。在清晰的記憶裏,青辣子沾鹽就饃,一根大蔥兩個饃就是“山珍海味”般的享受。我曾發誓,長大後一定要去種菜,把“山珍海味”的生活進行到底。

 

可是事與願違。連滾帶爬幾十年眨眼的功夫,陰差陽錯,一直沒有機會去兌現這一願望。終於,兩年前太太排隊從政府的網站上租到了一塊約25平米的“專用菜地”,令人喜出望外。這塊菜地離家開車約5分鍾,從此有了一塊“自留地”。作為業餘愛好,多年前種菜的願望瞬間就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幸福往往來得都是那麽突然。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有了自己的菜地,就要把它打理好。以前從來沒有親自種過菜,可是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去年和前年算是摸索,用耳聞目睹到的種菜經驗ABC付諸實踐,按照時令采購不同的菜苗進行載培,在這過程中,真正享受到了“有苗不愁長”的喜悅。在充足的陽光、空氣和水分的陪伴下,各種幼苗生機勃勃,日新月異,綠瑩瑩地令人愛不釋手。那些快速生長的幼苗就像火箭般地往上竄。這些可喜的變化,讓人有一種爭分奪秒的緊迫感。感恩上蒼賜予的風調雨順,各種蔬菜開花、結果和收獲不在話下,自然,飯桌上就增添了新鮮無比、手工打造的“純天然、無公害”的時令佳品像茄子、辣子、豆角、西紅柿、黃瓜、韭菜、芹菜、 苦瓜、西葫蘆、紅薯、土豆、菜花、洋薑、菠菜、胡蘿卜、線菜、Kale(羽衣甘藍)等。用時髦的商業用語講就是“快、省、準,點對點供應,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看著這些蔬菜絡繹不絕,兢兢業業地開花、結果,我的“桃李滿天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個青天,好友應邀前來摘菜並交流種菜經驗,月亮掛在清朗的天空,我們談笑風生,他興致勃勃地幫我用菜園子提供的自來水來澆地。噴頭裏灑向菜地的水霧在空中不間斷形成一段段的彩虹,漂亮極了!於是在朋友圈裏分享道:“彩虹從綠色裏拔地而起,和藍色中的月亮展開深情的對話。”

 

在諸多蔬菜中,我對大蒜情有獨鍾,也許是太太喜歡的緣故吧。剛出土的大蒜輕輕去掉外衣,切成細片,放到嘴裏還未來得及輕輕嚼一嚼就要化掉的感覺,那表麵水汪汪的乳白色散發著鮮嫩的淡淡的蒜的芬芳也即刻融化到全身了,就像品嚐了剛出爐的鮮嫩的紐約牛排的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真是醉了。那種感覺不折不扣地把我勾回了當年辣子就饃的“山珍海味”的年代。大蒜容易長時間保存,而且從對人體健康的角度看是很好的“長壽明星食材”,比如增強免疫力,消炎,防止心血管硬化,降血脂,抗衰老等,更有趣的是大蒜要前一年的初冬下種出土,它要依偎在大地的懷抱見證嚴寒的冬天並給春天帶來最早的嫩綠,而且它在次年7月中旬收獲之前還可以源源不斷地奉獻爽口的蒜苔。我決定把大蒜作為“保留節目”一直種下去。

 

初次種菜,激動而期待。遵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的理論指導,在明媚的陽光裏,在遼闊的藍天下,揮舞著鐵鍬,翻動著剛從寒冬裏蘇醒過來的土壤,一鍁一彎腰,一鍁一低頭,像是在向大地虔誠的祈禱。翻過的泥土像換上了春季的新裝,吐露著大地的淡淡的芬芳。汗水嘀嗒下來落到地上,仿佛自己也滲進了眼前的泥土裏。把預先購置好的袋裝牛糞、羊肥和專程從30公裏外拉來的免費的蘑菇土均勻地攪混在鬆軟的泥土裏,這時的土壤看上去精神抖擻,像整裝待發的英俊的戰士,充滿了昂揚的鬥誌。再選擇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很淡定地蹲在鬆軟而肥沃的菜地裏,用小鏟子挖好一個個小坑,把一株株可愛的菜苗錯落有致地放置進去,回填,澆水...  ...。眼前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幼苗,像上了膛的子彈,一觸即發。

 

去年朋友送來的紅薯苗很給力,在茂密而旺盛的葉蔓的覆蓋下,地下長出了成群結隊的白嫩可愛的小紅薯,秀色可餐,沒想到“富貴深山有遠親”,地老鼠居然不請自來,接二連三挖地洞來“盜竊”這些果實。好幾顆碩大的紅薯被它偷偷地啃噬了,好心疼啊!後來幹脆在菜地放置了針對鼠類的太陽能噪音幹擾器驅趕了它們。

 

和往年一樣,經過冷暖交替,雪雨相間的“過山車”式的人間四月天和五月上旬,總是讓育苗種菜的人們心有餘悸。五月中旬的多倫多,一片片樹林披上了層層的嫩綠,鳥語花香,草長鶯飛,季節也漸漸地豐腴起來, 正是大部分蔬菜種植的好時候。

 

這不,疫情肆虐,蝸居過活。今年的種菜事宜早已列上了日常。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前不久興高采烈地驅車專程拉回來了免費的馬糞已全部通過翻土混進了菜地,再加上今年3月份以來CCAA連續舉辦的各種恰逢其時的種菜公益講座,心裏更有底氣了。萬事俱備,隻欠種苗了。種植菜苗的事日益扣人心弦。

 

今年我們試著“購苗”、“贈苗”和“育苗”三結合,開始小部分蔬菜自己育苗,比如豆角、黃瓜 ,西紅柿,辣子,西葫蘆、佛手瓜、苦瓜、黃瓜、生菜、冬瓜,節瓜等來全程體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樂趣。先小心翼翼地把菜籽埋在“母土”裏,配以足夠的水分,空氣和陽光,靜等破土而出的一個個新生命的誕生的瞬間,那一刻,世界增添了新的綠色生機,它們會去孕育更多的綠色生命。這些溫室裏出生的幼苗在奔赴菜地“前線”茁壯成長之前還要被反複放到室外進行“磨練”來適應風吹日曬的大環境,就是通常所說的煉苗。聽起來就像剛畢業的大學生走向獨當一麵的工作崗位前必須經過一段見習一樣。經過煉苗的幼苗目前正陸續前往菜地“大本營”那廣闊的天地大顯身手。

 

前兩個禮拜,迫不及待地育了一些苦瓜苗,無視室外溫度變化的影響而把它們栽倒菜地,也算試點,可惜太早了,移植的八棵全軍覆沒,看來還是“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不過也算是“交學費”吧。但願後麵移植的幼苗再不會重蹈覆轍。今天又在溫和的日光下栽種了一撥自己育苗的西紅柿、辣子、黃瓜、西葫蘆、冬瓜、絲瓜、佛手瓜和西葫蘆。目前看,除了菜地一角已有的鬱鬱蔥蔥的蒜苗,韭菜,水芹菜和Kale(羽衣甘藍)外,其它新載種的幼苗南瓜、豆角、茄子、辣子,黃瓜,西紅柿等狀態良好。不久,人間的酸(西紅柿)、甜(紅薯)、苦(苦瓜)、辣(辣椒)等諸味道又要在我的菜園子相逢了。

 

經典浪漫古老的英國民歌《Scarborough Fair》(《斯布羅集市》)膾炙人口,流傳全球500多年,表達了一種對愛和幸福的的美好向往和願望,歌曲裏唱到了四種植物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 、迷迭香和百裏香)。我專程到菜苗市場找到了三種:Parsley, rosemary and thyme。我把它們種到我的菜園子,希望這些神奇的植物散發的芬芳能幫深情的歌者找到愛的歸宿。

 

人生演繹精彩 ,生活需要樂趣。能享受到種菜帶來的樂趣,想必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雖然作為菜鳥級的業餘愛好者,不能和那些專業種菜的大咖們相提並論,等量齊觀,但至少種菜的日子可以過得充實而有趣。業餘時間,一頭紮進菜地去領略高翔遠翥的僧侶的禪意;感受世外桃源的聖賢的愜意;抒發絢爛多姿的生活的詩意。


在自留地種菜,自由自在,其樂無窮。

 

(5/16/2021 Oakville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