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的思緒

來源: 北美原野 2021-04-06 07:58: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1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北美原野 ] 在 2021-04-07 11:53:4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4月5日,剛過了4月4日東方的清明節和西方的複活節,我和太太按計劃驅車專程前往附近的公墓為兩年前意外發病突然不幸去世的共同的好友L掃墓。

將一束清雅的鮮花輕輕依偎在墓碑身旁以寄托我們對L的深深哀思。站在精致而肅穆的黑色墓碑前,L生前那談笑風生,性格開朗,熱情好客,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音容笑貌和生活點滴像過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裏不斷閃現,仿佛我們又一起回到了在一起踏青徒步,唱歌跳舞,家庭歡聚的快樂時光,不知道她此刻是否感應到了我們放飛的思緒...  ... 斯人已去,思念長存。

清明時節,追思已故之人,免不了感歎一下人生。人的內心可以無比強大,但身體卻如此脆弱,它經不起病魔或意外傷害的突然襲擊,所謂的“人有旦夕禍福。”一個鮮活的生命會在瞬間戛然而止,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對於年輕的生命來說會留下更多措手不及的遺憾。雖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輪回,可是誰不願意長命百歲活到自然老而壽終正寢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好死不如賴活著。L好友在知天命之年毫無征兆地突然離去無疑留給親人朋友“昨夜星辰已墜落”的遺憾和悲傷,但我們隻能選擇麵對,這大概就是人生的無常吧。

前兩天和萬裏之外的老母親通話,她告訴我幾天前和老爸剛給爺爺奶奶上了墳。可惜由於新冠疫情我無法飛回去和他們一起為爺爺奶奶掃墓,這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回到童年時代和爺爺奶奶相處的快樂時光。上世紀70年代初缺吃少穿,在鄉下幾乎家家吃糠咽菜維持生存,隻要偶爾能吃到好吃的零食就是天大的幸福。盡管生活艱難,爺爺卻常常把在外工作的三爸從省城太原寄來的好吃的如餅幹、麻花、芝麻糖、水果之類的等省下來偷偷分給我們這些孫子們,而他自己寧可一塊也不吃,看到我們這些孫子們得到零食開心的樣子,爺爺也笑得合不攏嘴,可彼時誰知道那是三爸孝敬爺爺的“專供食品”?倘若現在知道這種情況,無論怎樣饞嘴,打死也不會從爺爺“口裏奪食”。還記得有一次我纏著奶奶要吃好吃的,奶奶為了滿足我讓我高興,她就自己攀著一扇門去到屋內頂棚去取珍藏的一些紅棗,不料門軸轉動了,奶奶意外地掉下來重重摔倒在地上,鼻孔流出了鮮紅的血,我有點嚇傻了,趕快去叫爺爺。現在想來自己當時傻乎乎地隻想著吃,怎麽就不知道幫奶奶把門扶住呢?奶奶和爺爺分別在我七歲和九歲時相繼駕鶴西歸,而在我的模糊的記憶裏永遠珍藏著爺爺奶奶對我無微不至的愛。

關於清明節的來曆,我願意相信下麵的說法,它來源於約2500多年前春秋時期。在晉文公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為他割肉煮湯,但晉文公登基後卻忘了介子推,晉文公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得知介子推已死,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親自上山祭拜介子推,發現當年隨介子推焚毀的柳樹竟然死而複生了。所以,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現在我的家鄉山西省位於晉中地區的介休市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命名的。

由清明節我想到了位於陝西延安的人文始祖軒轅帝黃帝陵;想到了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想到了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的烈士陵園;想到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強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但願長眠大地的英烈們能欣慰地看到在他們的墓前祭祀獻花,銘記曆史,深切緬懷前輩的後人們,看到在他們身後民族的希望之光。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人們追思親人,緬懷前輩的同時,也開始播撒辛醜牛年新的希望。

 

(2021/4/6 Oakvill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