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故土》

來源: 格利 2021-02-19 18:20:5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281 bytes)

《父親的故土》
/文遠

父親的故土,它告訴你,我來自哪裏,我現在哪裏,我將往哪裏去?我像父親一樣也愛那方水土和那裏的人們。


父親的故鄉山清水秀,翠竹成林,流水潺潺,是珠江無數支流的源頭之一。

站在故鄉的土地上,父親曾指著遠處那崇山峻嶺對我說過,翻過那座高山就是廣東地界,有更遼闊的天空。那蜿蜒流經村旁的小溪,那遠處高高峻嶺上流下來的一股清流,可以一直通達北流江。因為是水源地,當地村民每年又得到政府些少補助,用以保護環境和培養環保意識。

北流江又稱北流河、繡江、圭江,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是西江潯江段右岸支流,發源於雲開大山支脈天堂山西南麓,北流市沙垌鎮的石成貓,南流至平政鎮嶺垌村轉西流,至平政鎮雙頭村轉西北流,經平政鎮治、隆盛鎮、清水口鎮,至北流市市區轉東北流,之後縱貫容縣中部,最後於藤縣縣城藤州鎮匯入潯江。

父親的故鄉就在這支流上平政鎮嶺垌村一個叫陂底華的小山村。

記得父親最早的映像是小時候第一次與他回北流老家,那時,可能我阿婆(故鄉人稱奶為阿婆)還在。

他一手牽著妹妹,一手牽著當時有四、五歲的我,印象中的記憶有些模糊。

母親拿著行李在前麵走著,我們跟父親三人在後麵緊跟慢走。

那可能是在去車站的路上,也許不是,但有什麽關係,重要的是我們與父母親在一起。

而這種與父母親在一起的時候並不多。那時候運動多,一個接著一個。父親很多時候都是在鄉下搞工作隊,而且一去就是經年累月。聽我隔壁的阿姨說,我出生的時候我父親都不在家,是她拖著生下女兒剛滿月的身子到醫院照顧我母親。

有一段時間父親下放到流山公社任會計,把妹妹帶在身邊,我卻與母親留在縣城家裏。那可能是在六零年前後,以後舅舅們又有回憶說那時父親帶回一桶農村當地土榨甘蔗後剩下的糖油,在糧食緊張的那個年代為全家解了些少燃眉之急,使家人免於浮腫。

文革時我與父親留守縣人委大院,我母親與妹妹卻在龍城隨著打派仗撤退的人流四散避難,顛沛流離。

那些年代家人總是聚少離多。所以那個與父母親一起回老家的映像會經常在我的腦海裏盤旋清晰可見。

記憶中,是很難這樣與父母親同框的,好像也隻有那麼彌足珍貴的一次。

父親生前最後那幾年對故土十分想念。他的這種思鄉之情完全是精神上的,葉落歸根,沒有任何別的功利。那時他已經中風偏癱多年,行動十分不便。他最後一次重陽節帶領我們全家老小回故鄉的情景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他們幾部車從龍城開過來,約好我從省城坐大巴到北流縣城車站會麵。當晚在北流某旅館住了一晚,一位堂侄女在該旅館工作,聞訊後過來與我們認親問候。

第二天堂侄女與我們一起回鄉祭拜祖先。在車上我把陂底華的“陂”字讀成bo{波}音,父親糾正我,這字不讀bo音,按粵語應該讀bei(背)音,說如果回到村裏讀錯此字會被別人笑話。

父親生於斯,長於斯。他是從這裏走出大山的,19歲那年他背著簡單的行李翻山越嶺,一個人走出了大山,到城裏投靠親友。從此,他便在城裏紮下根來。但他骨子裏對故土充滿著感情,他不想村裏人認為他是一個忘本的人。

父親家鄉那個地方重陽節祭祀比清明節
更隆重。

我們給阿婆和另一位老祖供上了祭品、點了蠟燭和香,燒了紙錢。然後分成幾路往更深的山裏走去,為其它老祖也同樣清除墓前雜草,供上祭品,祈求祖宗神靈保佑後輩平安。

父親不能上山,在家與人閑聊等我們下山。

我也與族人聊天,了解家鄉的事情。其中一位是我的近親堂姐,她說你小時候那年回來,我還得背過你。是的,那一年我們全家回來時,鄉裏還沒通車。要從蠻遠的平政鎮上專門請人挑我們兩兄妹回來。回程的時候,可能就是這位堂姐背我步行輾轉曲折走了很多裏山路才能到達鎮上。在我小小年紀的印象裏,一路的青山綠水,茂林修竹……

奇特的是,幾十年後我才第二次跟父親回故鄉,但所看到的鏡像竟然與兒時頭腦裏的印象完全一樣。

一晃眼幾十年過去,我們自己也都已成為老人了。父親過世後,又有一年重陽節,應家鄉堂兄之邀請,我再次回老家祭祖。聽說那位背過我的堂姐也已過世了,不禁唏噓難過,也有些遺憾,當時連她一張照片也沒想到要留下來。

父親對故鄉的熱愛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我。

孫子出生在北美,入鄉隨俗起了一個英文名。最近,我很想按族譜裏的輩分排字幫孫子起一個中文名。但兒子不以為然,僅同意我給孫子起一個乳名。乳名是一種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必專門為此起名。而為孫子起一個按族譜輩分排字的中文名是不想讓他忘記祖宗、忘記中文、忘記桂南這片曾經生我養我族輩的這方水土。這與起一個可有可無的乳名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和意義。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極端自由主義到處泛濫,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逐漸消亡。

兒子不明白這一點。現在我一時還不能說服兒子同意我幫孫子起一個中文名,不過在我的心裏按族譜排輩用字早已為他起了一個中文名,可我暫時不告訴他,隻存在我的心間。

總有一天我要把它說出來。

等孫子長大以後,也許我會帶他一起,就像我父親曾經帶著我們全家人一樣,回到我父親的故土去看看。再請熱情的鄉親們拿出族譜來,翻開有他名字的那一頁,指著那個中文名字對他說,捏,這個名字就是你啊……

我希望,或者說我相信,到那時,他應該也會說些漢語普通話,有可能也會讀些漢字,念出我為他起的名字,他也一定會愛上我父親一直心心相念的那方美麗的水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