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歲月----工農兵學員生活回憶---(126)

來源: 清衣江 2020-12-03 11:24: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3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清衣江 ] 在 2020-12-09 22:26:0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1973 to Spring 1977 (126)

照片為西南師院校園及北碚城區的照片   攝影:清衣江

一九七五十二月底的一天當我們新編教材觀摩課的授課快接近尾聲的一天早晨,我站在校園的圖書資料室的一扇窗戶前,俯瞰著北麵玻璃窗外的景象。一道樹林把校園與小鎮隔成了兩個世界。

 

樹林的那邊是位於小鎮街口兩幢老式青磚瓦房。屋外的落葉樹和長青樹,都悠然自得地顯著入畫的奇姿。平坦的小鎮的街道沿著兩邊修飾過的淺黑的老舊的青磚街屋筆直地向前延伸,就好像一幅構圖很簡潔的油畫一樣敷設在小鎮的街上。

 

青的磚,綠的窗欞,白的欄杆,淡灰的瓦----------哎,畢竟是小鎮的人曉得享受一些與大自然親近的生活,那灰瓦的房頂上伸出來的竹葉翠綠的顏色喲!竹林的這邊是一片草地,雜草叢生,有幾朵野花長在那兒。花瓣的顏色已經泛黃了。草地上有幾個孩子正在那裏玩耍。我的注意力集中到這幾個正在玩耍的孩子上來了。

 

然而,今天早上,用過早餐後,戴老師為了熟悉今天要講授的自編教材觀摩課的內容,他正在閱讀英國作家洛奇的校園小說上課資料,他的腦子裏充滿了上課時教學上需要解決的疑難問題。他現在正在不斷思考著這些問題,想著該如何上課時向同學們解答這些問題。

 

他身上穿著一件泛白的青嗶嘰的中山裝,數處麵料都已現出磨損得很薄很薄快破的樣子了,用藍棉線從塑膠扣子眼中穿過將扣子縫在衣服上,紐扣上麵顯一個“十字”架的形狀。這顯然文革時期服裝的樣式了。

 

他一個人兀兀地坐教研室他的辦公桌前,腳上穿一雙解放牌塑膠鞋------這也是文革時期流行的鞋子樣式的。他用一隻手拿著教材,另一隻手不住地翻書,翻書的間歇大概有幾十秒的光景。他讀了一會兒了。頭腦漸漸開闊起來------這是讀書進入狀態的征候了。

 

他隨手把英國校園小說家洛奇的作品取來翻讀。洛奇的作品他真喜歡,他在這兒尋出一種很謙和,很恬淡的氣氛。洛奇寫的是大學校園師生沸騰多姿多彩的平凡生活。

 

戴老師動身走去教室上課的時候已經快八點鍾了。他對一人悠閑地攜帶著教材走到教室去上課感到滿意。剛好 今早來上他的觀摩課的一個學生已經比他還早就到了教室外,並站在那裏等待他了。

 

那學生站在那兒等久了感到有點累了便頹然靠在教室門旁邊的牆壁上,再順著牆壁移動坐在牆根下,打著哈欠,用指甲撓癢了自己。

 

而這時戴老師向著靠教室門旁邊的牆壁處坐著同學走來,他的腳步是多麽輕快約!他顧不及多看他一眼,更不用說與他寒暄了,他快步走過來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把鑰匙來開教室門鎖,然後他再順手把門推開,坐在門邊上的那個學生便近距離地出現在他眼前,與他的眼睛恰好相對。兩人的距離不過六七尺的光景,中間無任何東西相隔。

 

突然間一種小說中描寫的情景出現在戴的腦海裏來了。-----假使那同學剛好是他的一個親屬的小孩,如遇到這種情況,不消說心中的這感覺便會是五味雜陳的了,要他對這種情景視而不見,要他保持一種平和心態,這將是很難做得到的事。

 

如果更假使這裏坐著是一個陌生人,恐怕也很難讓他心情平靜下來的。----他們兩人對視了片刻,心識久了,不知不覺之間便生出師生間的友情來了。

 

------“你在這裏呆了很久了嗎?”

---“戴老師你好!呆了一會兒,時間不算長。”

戴老師向這位同學打招呼,並請他進教室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好準備上課。這教室的門上刻有年級班級名字(初三年級三班)的一塊金屬銘牌上貼了一張寫有戴老師名字的紙條。

 

 他走進教室裏的時候,教室後麵那道門也打開了,教導處的張幹事抱著一大堆供戴老師上觀摩課用的教學參考資料邊友好地向戴打招呼邊從那扇門走進來了。她很清脆婉轉地說著,真好象夜鶯兒在花叢中裏清囀的一樣,把戴老師說得來心花怒放似地高興起來了。

 

他看見她穿著很樸素的服裝,同時他看見教室裏顯得十分整潔,並且顯得很簡單的陳設,使得他怎麽也不得不把負責雜務事的張幹事讚歎一番。

---“張老師,多謝你了,你負責組織工人來把上課教室打掃得這麽清潔。請你把資料留下來吧。” 戴老師一邊說,

----“好的。”張幹事一邊將手捧的資料放在講桌台上。她倉猝之間與戴老師告別便走了出去。

 

今天是晴朗陽光明媚的天氣,教室到處都寂立在早晨新鮮的空氣中,穿過教室窗戶照射進來的光線映在同學們臉上就好像要給他們增添一些歡樂的上課的氣氛似的。

 

 

上觀摩課的這間教室最前麵有一個寬敞的講台,講台麵對的是安放著一排排整齊的課桌,站在講台上一眼望過去隻見這整個課堂真成為令同學們能安心上課學習之絕佳的地方了。

 

----------我們新編教材最低限度應該將它們分發到這初三年級的每位同學的手上‘,買了五百張稿紙來油印這批教材,鄭同學當時心裏想著,“在這學校’開門辦學‘搞教改一個月,定能把這五百張稿紙用完,這就算是很好的成績了。我們這回定要好好地編寫教材,我們計劃著要編寫一係列有關簡·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的書評的文章。”

 

早晨八點半過後初三年級三班新編教材觀摩課開了課了。我們的早飯是在學校食堂裏用的,每天照例是早飯後,就匆匆趕往教室去上課。這兒便是初三班的正在上觀摩課的課堂了。同學們都整整齊齊地坐在課堂上正在專注聽著戴老師講課,沒有一個學生開小差埋首閱讀課外書籍。

 

戴老師正興致勃勃,心情十分舒暢地 為大家講授一堂高效率,高質量的文學藝術課。 他一開課就解釋說,閱讀簡·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就是享受一場文學藝術的盛宴,早期的基督徒通過她的小說來表達他們對彼此的相愛。

 

而我們今天講授的這部分新編教材,對研究簡·奧斯汀,甚至對研究英國近,現代文學藝術,思想文化史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在當今,人們已開始把簡·奧斯汀從狹小的文學,小說,藝術史的角落,放到英國思想文學藝術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遼闊背景上來進行研究,由單篇作品的微觀研究,甚至庸俗社會學的研究,進入到宏觀的全人全部小說的全方位研究時候的今天,更感到現有的資料不足了。

 

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這本新編教材,對於研究簡·奧斯汀所處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藝術便是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簡·奧斯汀的文學活動期是從她的少年時代15歲時開始,那時她就寫了講述兩百餘年君主政體的《英國曆史》的書,聲稱自己是“無知的曆史學家,一知半解,且不乏偏見”。簡講述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時,她的評論耐人尋味的。

 

喬治三世時代英國鄉村的生活環境對她而言則是完全不同了,那是她通常所熟悉的生活環境,而她在那兒能找到一種令她感到心悅神往的感覺。設想一下,比如,如果與那些置身於偏僻和未開化的荒山野嶺中的探險者們時常感受到的那種極為不適應和危險的感覺相比簡·奧斯汀不知比他們好了多少倍。而簡·奧斯汀當時的生活環境對我們而言則是如此離奇,而感到溫馨的。

盼老閻歸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