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味”

來源: 格利 2020-02-24 04:40: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31 bytes)
/格利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在大陸南方廣西插隊落戶,經曆了許多奇葩事情,得空我一一道來。今天先講一個吃“野味”的故事。
 
上世紀七十年代,物質十分匱乏,人們十天半月見不到一點肉腥味,也是常有的事情。
 
我們知青點有時候買不到菜,尤其是青黃不接的三、四月份經常就著幾個青辣椒將就一餐。
 
有一天晚上,村上幾個與我們玩得來的青年拎來幾隻“野貓”,說是“打夜”的戰利品。
 
他們嘴裏的“打夜”就是帶著自己家養的狗(不一定是獵狗)晚上出去野地裏亂轉,有時偶爾會與一些野外的小動物相遇,那些較厲害的狗會咬死那些“野生動物”。
 
那天晚上打到的“野生動物”,據他們說是帶狗從前村走過,狗咬死從村頭的樹上被嚇掉下來的幾隻小野貓。
 
路過我們門口專門來邀請我們兩個男插青跟他們一塊“消滅”這些“野味”。
 
記得當時到同村一個顧姓農民家裏將那幾隻小貓退毛宰殺(己被狗咬死)清洗幹淨,用他家自己屋後園子裏種的新鮮木瓜切塊作輔料,加薑酒鹽等佐料紅燒。肉的味道還可以(當年我們都是餓的)。那是我第一次吃“野味”,而且是貓肉,故而印象深刻。
 
以後再也沒吃過貓肉。
 
插隊的第二年深冬,生產隊響應公社號召,隊長派我們兩個男插青去一個叫大田的大隊支援搞水利。
 
我當時在廚房幫廚。
 
有一天,在外搞水利挖土方的小夥伴們抓回一條吹風蛇,又叫扁頭風,是一種毒蛇。這種毒蛇被激怒時會立起身子,頭以下地方會形成扁平狀,呼呼作吹風狀,十分嚇人。
 
他們叫廚房給幾支麵條後,將那條蛇宰殺清洗幹淨後放在一塊煮來吃。
 
我也得吃了一小碗,記得那麵條的湯水很鮮。
 
由於蛇肉的油很多 ,吃完後第二天出汗背心都是黃色的汙漬,洗也洗不掉。
 
蛇肉對於我來說在農村也是第一次吃。當時我們才十七、八歲,什麽也不懂。
 
吃老鼠,吃野貓,吃蛇,吃狗肉……
 
最惡心的是吃老鼠。不是我吃,也不是我們吃(插隊知青),是當地一個上門女婿叫老張的吃。
 
我不知道這個上門女婿是什麽原因來到這個村的,我們插隊時他已經早在這裏了。來賓人,瘦高個,恐怕有一米八幾左右,黑臉膛,高顴骨,兼有餓死鬼和凶神惡煞的形象。
 
有一天生產隊拆舊牛欄準備建新牛欄(用的是政府調撥給我們知青準備拿來蓋宿舍的杉木桁條)。舊的牛欄屋頂是用禾草蓋的,有很多老鼠藏在裏麵。拆屋的過程中就突然跑出許多的老鼠來。
 
說時遲,那時快。老張急忙上前用鏟子一把拍死了一個肥大的老鼠。隻見他一把抓起老鼠,掏出隨身自帶的一把小刀將那個老鼠掏腸破肚,棄掉內髒,然後將老鼠用小樹枝支開扔進燃燒的禾草堆裏,不一會兒,禾草堆裏就發出了陣陣老鼠的肉焦味來。
 
老張見差不多了,就用木棍撥開禾草灰堆將那隻燒熟的老鼠取出,直接用手拿著,吹了吹沾在老鼠身上的草木灰,剝下老鼠皮,直接啃咬老鼠肉。一麵吃一麵說,“如果有點鹽就更好啦”。
 
老張當時的吃相非常難看。
 
他大口大口地嚼著老鼠肉,嘖嘖有聲,嘴邊還流出黃燦燦的油來。
 
而在農村插隊兩年時間裏,吃狗肉的機會則要稍多一些,也更普遍一些。
 
狗的宰殺過程十分血腥,我也不想在這裏重述那個過程,以免嚇到女士。並且,很久以來,我就反對吃包括貓狗在內的一切所謂“野生動物”。
 
現代社會人們吃什麽,不吃什麽,可以有多種選擇,沒有必要也不能再吃野生動物了。
 
尤其是這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後,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社會災害,疫情至今仍不能平息。
 
人們更有理由杜絕再吃野生動物這種不文明的陋習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