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岸悲歌 (連載一) ——民國廣西省政府何縣長被害案始末

來源: 格利 2020-02-15 11:14: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79 bytes)

/格利

我站在龍岸回龍村上一個新修的寬大地坪上,遙望著西邊遠處山尖尖上那一抹血紅血紅的夕陽,浮想聯翩,我的先人們從哪裏來,又往哪裏去了…… 

1944年10月,廣西羅城縣當地紳士何文運在日本鬼子第二次侵入廣西的大敵當前之際,臨危受命,出任柳慶專區民團副指揮官兼羅城縣縣長職,本想為保衛鄉梓一方平安,出來做點好事。但遇到小人,遇害於日寇戰敗即將投降之前。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真是可悲可歎。 

筆者收集了關於這場對於何氏家族來說是一場大災難的事件當事人的數篇文章和口述史,企圖以客觀的態度還原這一史實。 


一 黃夢年將軍 

話說1944年10月間,當日軍進攻桂柳之際,白崇禧到柳州布置抗戰事宜。 

黃夢年此前已出任柳慶師管區司令,此時由白長官加派柳慶民團指揮官。他則向上峰白崇禧當麵提請何文運出任他的副手,任柳慶民團副指揮官,獲白長官批準。此後,又在國軍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夏威征詢他的意見時向夏將軍推薦何同時兼任羅城縣縣長。 

以何的脾氣和秉性本不擬再接受縣長一職,如果接受縣長這一職務,在行政係統上就要受專員指揮。可是當時的專員倪仲濤又是新委的,係黃埔軍校南寧分校第五期(1933年畢業)學生,資歷較淺。而何係1919年畢業的保定軍官學校正統軍人,1929年就曾任梧州公安局局長,中將軍銜,怎麽看得起倪這個後生小子。 

耐不住老同學黃夢年的再三勸說,何文運才勉強接受。 

黃夢年何許人也,競能說得動賦閑在家的何文運? 


黃夢年將軍生於1892年6月(清光緒十八年),原名黃鶴齡。祖籍廣東省肇慶府高要縣(現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西安鎮良江村),但其本人卻出生於柳州中山東路黃竹巷口一戶貧苦家庭,廣西陸軍小學堂、湖北陸軍預備學校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騎兵科畢業。 

黃夢年,當年的柳慶師管區司令、柳慶民團指揮官,是何文運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的老同學,何文運是學步兵科的,黃夢年是騎兵科。 

為什麽說黃是何的老同學?不單單是指黃夢年與何文運是保定軍官學校的同學,而是指黃夢年與何文運從在桂林就讀的廣西陸軍小學堂和湖北軍官預備學校起就一直是同學。現在雖然筆者還未查到任何資料說何文運也是廣西陸軍小學和湖北軍官預備學校的學籍,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保定軍官學校的生源非常嚴格,規定一定是從各省的陸軍小學和各地的軍官預備學校(相當於初中)的畢業生招來的。除此之外,別無它途。特例有,但十分罕見。 

保定軍校創建於清末,而開辦於民初。最先所擬名曰兵官學堂,是陸軍軍官教育四級階梯中的第三級。這前三級的教育階梯分別是:第一級,陸軍小學,每省一所(廣西省陸小設在桂林象鼻山),招收年滿15歲以上具備高小畢業文憑者,在校學習三年後畢業。第二級,陸軍中學,全國開辦四所,廣西省學生一般就讀設在湖北武昌南湖的清陸軍第三中學堂。陸軍中學招收陸軍小學畢業者,在校學習二年後畢業。畢業後的陸中學生要先到部隊當兵,名曰入伍生,半年以後,再考入陸軍兵官學堂,成為軍官學生。軍官學校兩年後畢業,成為軍官。 

何文運和黃夢年均為1914年入學並在1917年初畢業的民國陸軍第二預備學校第二期畢業生,即此前的清陸軍第三中學堂(湖北武昌南湖尚武橋邊巡司河西岸)。 

何文運自從1919年春保定軍校畢業後,先是與七、八名同是廣西省籍的軍校生一起到陸榮廷任兩廣總督時廣西駐廣東潮汕地區部隊任職連附,在軍中隨部隊征戰多年,1929年蔣桂戰事結束後,因與李白廣西省當局政見不同,遠避香港,一直到1942年日軍侵占港島前才返鄉閑居。

何文運當初並不是想當官發財謀私利,而是經過思考再三,大敵當前,為抵抗桑梓免遭日寇踐踏蹂躪,作為曾經的軍人應該在此時挺身而出,出任縣長,為國捐軀,為保衛家鄉而戰。 何任職三天後,羅城縣城陷入敵手。

沒有這個黃夢年,就沒有後來的何文運出任柳慶民團副指揮官兼羅城縣縣長,也就沒有後來的與柳慶專署倪仲濤專員的爭執,沒有那些是是非非的爭執,何文運也就沒有後來的被害。 

但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