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七日之誠品書店——台北旅遊係列(3)

來源: 格利 2020-02-12 14:27: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544 bytes)

 

/格利

我們在台北短短的七天旅遊中,依次數來一共瞻仰和尋訪了國父紀念館,也稱中山紀念館,中正紀念館,總統副總統文物館,也稱國史館,國軍文物館,國軍英雄館,士林官邸,也稱蔣介石別墅,台北故宮,台北美術館,總統府,國立台灣大學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等著名曆史、文物古跡和學術機構。雖說是走馬看花,但也增長知識,大有所獲。

說說台北的書卷氣吧,我想談談台北的誠品書店。據說台北誠品書店是台北的文化地標,與101是台北的地理地標齊名。

誠品書店對於我來說早已如雷貫耳,是讀書人到台北不得不探訪的地方。

我這個人到一個地方不刻意去追求美食美景,但必探訪當地的書店或圖書館博物館等處以增進新知。這次在台北有意無意間探訪了三間誠品書店。

一家是設在鬧市區的誠品信義店,宏大齊整,人流如蟻,內容豐富。不但有購書,還有關於書的文化講座以及起休閑交友作用的咖啡店也設在其中,比鄰經營。

書店的文化氣氛十分濃厚。鋪麵前部是新書係列,一字兒排開新近出版的書籍,拿在手上似乎還可聞到印刷品的墨香。愛讀書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對於一本新著總是有一種近乎癡狂的追求——那就是一睹為快。書店的老板顯然很懂得讀者的心理。

我亦然是這種心理的分子之一,加上自己平時也時不時弄些小文在網上或朋友辦的雜誌上發表,更有一種追求先睹為快的快感。

這種悅愉感是從內到外的,與物質感受從外到內不同。你吃一種食品,你是先從舌尖感受到食物,然後才能感受到它的酸甜苦辣。

我們看到新書的感受卻是從內至外的。你先有一種期待,有時是滿滿的期待,有如是你走了很久的路,問了很多的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找了很久的一本書,當你看到書名的那一刹那,你是驚喜的,如獲至寶般的,滿足的。

我有過許多次這種特殊的感受,有時甚至感到這就是一種人間的溫暖,滿滿的幸福感。

古人雲: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有時候追求一本好書的過程正是如此。

在新書榜專櫃後麵是暢銷書專櫃。

暢銷書專櫃和暢銷書排行榜的設立是一般書店的常用經營方式。台北誠品書店也未免俗,設立了這一專櫃。

在讀書人看來,暢銷書並不等於有價值的書籍。有些書雖然不暢銷,曲高和寡,但價值連城。暢銷書隻不過是商品社會裏的人們追求時尚,在某一時段買的人多些罷了。當然也不否認有些有價值的書本身就是暢銷書,但暢銷書並不等於有價值的書,這是一個書界常識。

書店還幫人訂書,如果說你在書店找某一本想看的書,一下找不到,書店裏無庫存,書店還負責幫你登記在案,協調訂購。

書店除了賣書,還設有一個專門的空間用於文化人講座。我們到的時候正好遇到一場文化講座,是台灣中科院的研究員針對一本新書作的一場專題講座。《數學教你不犯錯》,由中研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國偉主講。

我放下背包,坐下來,認真的聽了一段,學者在縱橫捭闔激情滿懷地對一本新書以及與該書出版有關的情況一一評說,讓讀者對該書以及有關知識有了一個比較深切的了解。

我拿到一份該講座平台一年內的各場講座內容提要及時間安排。這種事先的安排可以讓讀者提前選擇參與,可以說是對於新書的推介收到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種方法很值得中國大陸書店借鑒,一方麵可以滿足部分讀者對作者或名人的仰慕之需,另一方麵則可以通過作者或專家的講解,對書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了解。

在誠品書店我還看到一種類似我們商場或的士上設有的小型票據打卡機,它多了一個Ipad屏幕。可以讓讀者自己查詢想找的書籍。

此間我看到有半大不小的小學生都可以自己通過這種尋書電子工具來查找他們想看的書籍,而不必經由書店工作人員的幫助。隻見那兩名學生熟練地打入文字,不久就在打印機上輸出一張上麵打有書名、放置在哪個櫃台等等詳細信息的紙片來,十分便利。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詢問書店的工作人員,他在幫你在電腦裏查到你所想要的書籍之後會告訴你或直接帶你到相關櫃台前取出那本書來。

我聽到有工作人員問一顧客要不要帶他去相關櫃台找尋那本他想看的書,那顧客說不用了,他自己去找。畢竟讀書是自己的事情,說不定尋書的過程也是讀者的一種樂趣呢。

所有的詢問和交談,輕聲細語,答詢的工作人員和藹可親,耐心細致。

不管是尋書的人或是站在一旁翻書的人,都安靜如水,如一股股細流在書間緩緩地流過。

書店裏的愛書人或坐在台階上,或站立在櫃台邊專注地看著書,那種癡迷的情形可以讓人感動。不為什麽,就是為了那一份在喧囂的商品社會裏一處角落的安寧與追求。

書店離我們的住的賓館不遠,但在地圖中看不出來到底有多遠。我們甚至還走過了,問了身邊的路人,才告訴是我們多走了一個路口,要折往回走。我們也不嫌麻煩,略過那些花花綠綠熱熱鬧鬧的街市,一門心思尋那書店而去。

書籍,隻要你願意去閱讀,任何時候總歸是離你不遠。

另一晚,我們吃完晚飯。從住的酒店台北君悅大酒店往東南方向尋去,我們走街串巷,走過了數不清的大街小巷,繞過了不少夜市裏排長隊隻為了品嚐一口美食的人群。探訪另一處台北誠品書店,據說它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營業。我從來沒見過有這樣一種營業方法,十分好奇。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冒著凜冽的寒風找到了這個書店。

那是設在敦南路的誠品敦南店,是誠品書店的總部,古樸的樓房和古樸的裝飾,甚至它的樓板都是木製的,走在上麵有一種微微震動的感覺。其內部書籍的擺放與前述鬧市區的誠品書店一模一樣。

可以想見,鬧市區裏的誠品書店就是這個總店書店的模板放大,風格與內容一模一樣的。隻不過在藏書上更多以及圖書的分類上可能更細罷了。如果說硬要分辨兩者間其中的差異,則可以說誠品信義店比較現代化,而敦南誠品店則古色古香。

誠品是台灣一家品牌私營連鎖書店。它以書會友,但並不僅僅是經營書籍,而是以文化創意為宗旨的多元化經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

可見一種經營模式如果成功了,它的擴展及放大也是可以延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也就是文化生命的延續,如果說你把書籍看作是一種活蹦亂跳的文化生命的話。

又有一天,我們到國立台灣大學觀光。我們坐的士到台大後,從一個側門進去,觀光完後我們從正門出來。隨行的老人累了,夫人先陪她回去。我卻一個人欲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和文化名人梁實秋故居而去。就在我向一行人問路後跨過羅斯福路的一刹那,我突然發現一小型誠品書店即台大誠品店就在馬路邊上。

驚喜之餘我在門外拍了一張照片後急忙進入店內觀光。台大誠品店雖然小巧玲瓏,但針對性和專業性強,擺放了很多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店內的讀者也是以年輕人居多。

因時間關係我在台大誠品店略事瀏覽之後,出得門外往右街道走了不遠,還看見一間讀者俱樂部之類的書吧。裏麵擠滿了人,我沒有進去。估計是便於大學生讀書之餘交流交友之處,設有吧台和小圓桌之類的物件。

幾天之內,有意無意間訪問了三間誠品書店,既滿足了我的好奇心,也讓我真實體驗了台北人購書書店的繁榮與便利。

我每到一地,不一定尋美食,但一定是有機會就尋覓書店和圖書館,這已成了我生活的一種習慣。讀書人以讀書為樂,也以擴充知識為生存和長見識的必要手段。不論是哪一種需求,書店都與我一生的生活習習相關,這也是我喜歡與書店為友的原因。
————
敬請關注,還有後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