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過的那些點心

來源: 明月天天有 2019-04-25 06:03: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79 bytes)

在我小時候,點心是一種很奢侈的東西。不但要錢,還要糧票。買一斤點心的錢,能買好幾斤糧食。吃點心自然就成了一種奢侈。要不文革時曾有紅衛兵建議,點心櫃台應該賣窩頭。應該賣磚頭才是!

家裏養著個能吃的毛頭小子,已經不堪重負了。如果再引導著這個從不挑食的家夥喜歡上了點心,那就真是給自己找到了扔錢的無底洞。所以父母往家裏買點心的原則就是盡量不買。非買不可時,就買最難吃的。因此我長起來的時候,就從沒吃過什麽像樣的點心。好點兒的都是家裏的親朋好友拎來送禮的。你能想象我一見了他們,多希望他們能早點離開,好讓我朝那點心匣子下毒手!

雞蛋糕常常出現在家裏。油乎乎的一個紙包提進門,紙上已經印上了一個個油圈。打開來,那一個個褐黃色的圓餅子先已經倒了我的胃口。不過那東西還是比饅頭好吃,鬆軟中透著股甜味,有時候還能吃出碎雞蛋皮來,倒真是貨真價實。但吃完了手上,嘴上全是油。除了甜膩,沒有其他的感覺。那東西在火上烤硬些比軟著好吃。但我寧願沒得吃,也盡量不去吃那玩意。

糨米條。發明這東西的人,上輩子肯定沒吃過糖。我認為這是最沒品位,也沒滋味的點心。那一根根硬梆梆的東西,就像是一截截被剁掉的手指頭。除了甜,吃不出香來。買來擺在家裏,等實在沒什麽可吃的了,捏一把咯崩崩地吃下去,手上嘴上全粘乎乎的,腮幫子得歇半天。

牛舌餅。好吃。雖然我不太喜歡吃那酥皮,但那點心餡甜中帶鹹,有股花椒鹽味,很是獨特。可惜那好東西不是老有。常常到了商店一問,不是賣完了,就是沒有---當時隻要能說這兩句話的,都能當售貨員。

薩其馬。軟甜粘。任何吃完了不能在身上抹一把,而得去洗手的東西我都不喜歡吃。薩其馬就屬於這一類。雖說是好吃,尤其是新鮮的時候,但是除了甜就是粘,吃著太麻煩。

動物餅幹。跟那糨米條同屬地富反壞右一類的點心。但是當我發明了換動物的遊戲之後,經常能拿一塊大象形的餅幹,從妹妹手裏騙出三條魚形的餅幹。再難吃畢竟也比窩頭好吃。

月餅。隻喜歡棗泥的和有肉的。什麽肉的都行。當然那肉永遠是豬肉。最恨那酥皮的月餅,咬一口嘩地掉一身渣,剩下的全粘在嘴邊上。要是陳了的,咬一口餡如鐵,皮就全自動脫落在你麵前。

桃酥。頂上的核桃仁常掉得不知去向。我總懷疑是售貨員偷偷摳下來吃了。倒碗開水,把點心掰碎,用勺子舀著吃比幹吃好。吃著吃著,還以為是在吃一碗衝炒麵。

其他的點心在商店裏見得多,跟父母委婉地提了幾次,得不到正麵答複,慢慢地也就認識到,那些都是隻能到商店裏去看,而不能買回家吃的。

等到炸麻花,炸排叉,方便麵之類的吃食也開始擺到點心櫃裏賣起來的時候,改革很快就開始了。

說句公道話,小吃是中國的一絕。出了國才發現,糕點還是外國的更好吃。

原作於2007-6-30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小時候就買得起動物餅幹。我愛吃起酥,沒了,據說不生產了。我也覺得洋點心比中式的好吃 -無法弄- 給 無法弄 發送悄悄話 無法弄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07:10:31

你這幾個樣點心我都不愛吃,饊子還行,開水泡泡,加點糖。脆餅也不錯。 -anqi07- 給 anqi07 發送悄悄話 anqi0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0:58:26

最喜歡那種不起眼的小月餅,號稱“自來紅”。裏麵有小塊的冰糖,青絲玫瑰。說不清為什麽,就是喜歡。 -蝸牛湖畔- 給 蝸牛湖畔 發送悄悄話 蝸牛湖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3:08:00

啊呀,小的時候最恨青紅絲了,總是挑出來。大了反而接受了,也很難吃到這一口了。:) -yaya2007- 給 yaya2007 發送悄悄話 yaya200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21:09:24

在北美買不到啊。。。 -蝸牛湖畔- 給 蝸牛湖畔 發送悄悄話 蝸牛湖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19 postreply 13:15: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