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新得433

來源: 北平 2019-02-19 06:11: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6 bytes)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孔子也是人,一看走高不行,就想試試低就,結果被子路當麵損了兩句。他麵子上下不來,隻好強辯遮羞。

孔子已經是沒理找理,宋儒又替他辯解,“聖人以天下無不可有為之人,亦無不可改過之人,故欲往。然而終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故也。”“無不可改過之人”與“知其必不能改故也”顯然自相矛盾,而後儒不覺,是因為他們心裏都有一個先入為主思想——凡是子曰都是真理,所以凡是崇聖之言都馬上接受。從“畏聖人之言”到“崇聖人之言”聖人之言變成了禁錮中國人思維的條條框框,猶然不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