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邪不壓正》

來源: 紅塵無浪 2019-01-13 21:24: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755 bytes)

我曾經是薑文的鐵粉,尤其喜歡《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太陽照常升起》。《陽》片如其名,把火熱躁動的青春和政治化冷色調的時代背景結合起來,對社會、人性和生命、青春以一種非常溫婉但又非常直率而方式表現出來,讓人感覺外在的冷感從來就不曾真正遮掩內心的光芒,超越製度的背後永遠是生命中的純真的活力。雖然也夾雜著青春特有的青澀,但是孩子般的真誠如同燦爛的陽光一直都在那裏,是我們成長的永恒動力。

同樣的,《太陽照常升起》一片在藝術再現上更把電影語言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文革場景的還原、氣氛的營造,充滿時代特色歌曲音樂對人物的呈現(比如炊事團隊員們唱著“美麗的梭羅河”揉麵的鏡頭),還是一些長鏡頭逆光的特效對人物心理的表現、和奔跑中快速搖動的鏡頭展現的不安,都是非常出彩的。特別有兩個淚點影響很深,一是音樂響起中長達半分鍾中河上漂流的衣服的特寫,表現力實在太強了,能拍出這個橋段的絕對是大師。二是結尾的火車後麵鮮花叢中的漂亮健康的初生嬰兒,這種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不但不顯得突兀,而且非常能夠展現出生命之美,與開頭的媽媽前後呼應,對觀眾有極大的震撼力。所以無論從任何意義上,這兩部片子都堪稱經典。

但是今天看了《邪不壓正》後感覺很複雜,可能主要是失望。感覺從主題的突出、角色的定位,還有就是敘事(包括節奏和剪輯)上都有問題。一部電影,我認為如果要大眾接受,敘事必須要成功,主題必須突出,角色要自己站得起來,觀眾記得住;然後才是更陽春白雪的藝術性。敘事的成功,依賴於如何推動劇情發展,如何製造懸念、各個橋段之間的起承轉合還有節奏的控製。《邪》片呢可能因為人物眾多劇情複雜,的確要說清楚不容易,但畢竟是薑導的片子,期望也比較高。其實看完後覺得劇情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故事發展是順序表現的。但總是有點不得要領的感覺,想來可能有一些細節上的原因。

首先應該是本片敘事的風格上特別是節奏快慢不一致,有些混搭,效果並不好。比如,有好幾個橋段圍繞藍先生在場的都是有多人大段的對話,對話當然也很符合人物的性格,但導致節奏太快,有點舞台劇的感覺;相反,在表現李天然的飛簷走壁等,還有與巧紅的對手戲卻又顯得有些慢條斯理、拖遝羅嗦。

對白的質量也不大一致。有的對白非常精彩,比如幾個人在舞廳裏麵關於鳳儀屁股上章是誰蓋的鬥智鬥勇的大段對白,同樣也是非常的舞台化;但反過來,很多時候的其他對白,特別是巧紅和李天然在鍾樓上的很多對白又特別弱智,像害怕觀眾看不懂,不符合兩人的個性和心理狀態。

另外,觀眾對於誰是主角也會困惑。上半場感覺是李天然,下半場感覺可能是藍先生,最後覺得可能巧紅才是真正的主角。這樣的轉換當然好處是總有驚喜,懸念不斷。缺點也明顯,到底導演想表現什麽,主次是否合理就成了問題。在任何作品中,主角的氣質和心理如何展現,重點是否突出,決定了角色的設定和主次關係、從而決定了作品的主題,觀眾對主題的把握就不夠肯定,這個肯定影響觀影效果。總的說來,藍先生的發展最為一致和合理,關巧紅的性格發展也有重點不突出(或者鋪墊不夠)的問題,而作為男主角,李天然的心理變化和成長卻表現更加不夠到位。

當然,上述的問題如果相關台詞更好和表演到位,也許就不是問題。所以個人覺得,周韻演的關巧紅人是很漂亮,但是演技有限,表現力不足。因為巧紅應該是一個非常深沉的角色。這樣的戲份,如果章子怡來演,可以把人物內心的複雜情緒刻畫地更好。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彭於晏演的李天然。 

《邪》片好的地方當然也有不少。首先故事的懸念把握不錯、尤其是視覺效果和電影語言本身的運用,從頭到尾的質量都是非常高水平的。這是本片還算過得去的基礎。尤其值得一提是老北京場景的刻畫、還有多次出現的壯觀而舒展的胡同屋頂是對傳統的最好致敬。另外,人物雖多,而且關係如此複雜,但無論是藍先生,李天然、關巧紅、唐鳳儀、根本一郎、朱潛龍整體來看的形象還是比較豐滿,這是兩個小時的電影不容易做到的。這當然也是導演的功力。此外據說有很多的影射和致敬,是導演安排的“彩蛋”,也挺有趣。一部電影要承載這麽多的元素,說起來還是有不少難度的。

真心希望薑文在下一部片子中能夠做得更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