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na, 剛剛開始認識你

Neena是我弟弟的女兒,中文名字很好聽,王媛,一位鍥而不舍地用藝術叩問生命意義的探索者。

九月底,剛剛過完三十歲生日,她那怒放的生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中嘎然而止。

  這些天,奔走於自己和弟弟家,陪在孩子的父母身邊,表麵鎮靜,心卻陣陣作痛。無數安慰的話堵在喉頭,卻說不出幾句。無論多麽善解人意,我也自知無法真切理解、更無法替他們分擔那撕心挫骨的苦痛。都說時間可以緩解悲傷,但它卻一分一秒行進得如此緩慢。

這些天,追看Neena留在網上及Instgram 等社交媒體上的作品與留言,參加朋友們為她舉辦的網上燭光悼念會、葬禮及紀念她的特展。我驟然發現,那個我眼裏一直沒長大的甜甜的媛媛,已經在不經意間蛻化為一個成熟灑脫、極富獨立人格、意境高遠且刻意追求創新的藝術青年。讓我無法釋懷的是,我與她內心的碰撞似乎是在她離開這個世界時才剛剛開始。

這些天,我在狂補藝術修養課,努力尋找一條快速接近她的途徑。在我這個藝術盲的認知中,Neena對藝術的追求與探索絲毫未受任何疆界的羈絆。她如此年輕,卻涉獵了繪畫、雕塑、攝影、電影等多項領域;而她那雙纖細的手,居然已經擺弄過陶瓷、玻璃、金屬、木器等多種材料,且各具成熟作品。

這些天,我日日夜夜地追蹤著Neena短暫卻絢爛的藝術生涯,探索她的內心。

Neena生前曾參加過一個由另外三位與她相同背景華裔美國藝術青年組成的藝術團體。她們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夢城團(Mengcheng)。此次,夢城團及藝術界的朋友們專為她策展了名為"What Shall We Build: Memorial Exhibition of Artwork by Neena Wang " 的特展。那晚,小放映廳中連續播放著Neena曾參與各種藝術活動的視頻,其中有行為藝術,有她導演的MTV,有她參演的短記錄片,還有她擔任電影製作設計的藝術片。我坐在暗處,連看數遍,每一分鍾都能感覺向她的內心貼近了一步。鏡頭中向我走來的那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女孩,在用她的作品向姑姑細細地詮釋著她的思與想、耐心地牽著我手,一遍又一遍重曆她曾經的探索。我已經無法顧及身邊不斷輪換的觀眾,泣淚不止。

熒屏上,Neena已經遠遠不再是我心目中小女孩兒媛媛,她已經躍身變成為一位睿智、精神無拘、收放自如的成熟女性。她的內心,她的微笑,她的格局,她想通過自己的作品傳達給世人的信息:愛、痛苦、迷芒、掙紮、自省、蛻變,用藝術語言詮釋不同文化背景對人從外表到內心的浸潤與融合,以及由此而生的多重層次感 … 。如她所願:我收到了。

這些天,我伴著她的父母送別Neena,更替她父母陪她到最後一秒。Neena的葬禮隆重而溫馨,傳統中點綴著暖陽陽的藝術情調。

葬禮最後,每位送行人分得一個小盒子。在風笛的奏鳴中,親人和朋友們一一把盒子打開,五顏六色的蝴蝶瞬間散開,帶走一片片祝福。就在那一刻,大家幾乎同時驚訝地看到,一隻蝴蝶落在了弟弟西裝的領口處,不願離開。我確定,那是Neena的化身。她一定感應到父親在葬禮儀式開始前曾在空曠的大廳裏撫棺許久,低聲啜泣。女兒是來最後撫慰一下那疼她、愛她、卻少言寡語的父親。

葬禮的最後,孩子的母親放飛了一對白色的鴿子。籠門一開,鴿子便抖索翅膀,直衝天空。好像在印證她那組關於火的繪畫主題:In the flames, I finally felt free  (在火花中,我終獲自由)。Neena是在告慰疼她、愛她、與她心心相印的母親:女兒並未走遠,她隻是鳳凰涅槃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讓人淚濕眼眶。難以想象她父母的痛。。 -小樂即安- 給 小樂即安 發送悄悄話 小樂即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06:14:29

RIP 生如夏花之絢爛 -JoyAnna.- 給 JoyAnna. 發送悄悄話 JoyAnn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10:06:09

斯人化蝶而去,生者節哀保重…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22:10: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