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邢復禮的履歷説起來有些讓人可笑的是,眞正有些幫助的綫索都是來自他的那篇《清末日本女間諜河原操子在喀喇沁的活動》一文。在文中他寫道:“我從小就聽我母親和她的一些舊日同學,經常談到她們的河原老師如何如何好,甚至對於河原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她們都是頌揚和贊賞的”,“我在童年時期,因為受我母親的影響,對河原這個人也多少抱有好感”。“一九三六年春,我東渡日本留學”。
從邢復禮母親是河原操子的學生來看,她應該是在毓正女學堂學習過,因此能確信無疑是蒙古族,所以邢復禮是蒙古族人。他在一九三六年春去日本留學,那年是滿洲國的康德三年,因此他當時是滿洲國民。在一九三六年去日本之前,按其在北京大學學習過的履歷,他應該有幾年是在北京生活的。以此推測找下去,興許會有更多的綫索。
民國時期,在京城有家族顯赫之蒙古子弟謂之蒙古四少,其中還眞有個“少”就叫邢復禮的,是不是同一個人?爲此我下了點功夫找尋,此四少爲於寶衡、邢復禮、逹禮吉雅和席振鐸。於寶衡原藉喀喇沁旗(旣今赤峰市),蒙名爲劄奇斯欽,家族爲管旗章京,先入北京大學政治係,後入早稻田大學,歷史學家,一九四九後一直在臺灣、美國、英國等進行教學及研究;逹禮吉雅,博爾濟吉特氏,曾就讀於北京大學,承襲親王,與其妻金允誠和平歸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死於文革批鬥;席振鐸,字新民,蒙名拉席敦多克,曾就讀北京輔仁大學,上世紀五十年代後一直在西德教授蒙古文,著名詩人席慕容爲其三女;奇怪的是四少中隻有名爲邢復禮之人找不到出處,神龍見首不見尾,可以説是來無影去無蹤,高手一枚。
因爲其母是河原操子的學生,因此我推測邢復禮可能是在貢桑諾爾布所辦的崇正學堂或守正武備學堂裡學習過。由此查到有文獻記載著,民國八年北京發生了“五四運動”,這股風氣也吹到了內蒙古草原,崇正學堂一部分高年級學生在當時組織了學生自治會,“打倒孔家店”,砸了“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之位”的牌位。與此同時因總管財務的汪林閣等人,管理不善以致一時無法支應學堂開銷,致使崇正學堂出現了不穩定的狀態。在此種狀態下,崇正學堂有些家庭富裕的學生就負笈去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內地各大城市求學,巧的是其名單中就有一個叫邢復禮的。這些去內地求學的學子中有後來去日本留學的,更巧的是名單中也有邢復禮的名字。
由此再深入下去,我在浙江留日同學録中找到一同名者:“邢復禮,年齡二十四,留日學校,玉川學圖,自費,出身學校北平朝陽大學,昭和九年五月入學。”再查找朝陽大學的資料,很幸運的是在民國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的朝大校刊“海外同學近訊”中發現一與邢復禮同名者:“邢復禮,麻布區霞町二一番地馬居龍莊博士方”。昭和九年爲一九三四年,“玉川學圖”似爲“玉川學園”之筆誤,玉川學園爲東京都町田市的一所私立學校,成立於一九二九年,是玉川大學的前身。
把上麵得到的所有信息串聯起來,就能組成一個比較鮮明的輪廓。我的推測是當崇正學堂處於動蕩,學生們已經無法安下心來學習時,邢復禮被家裡送去關內繼續求學。富人家的子弟如果是學習的種子,而家中又不是暴發戶的,也就是俗語中所稱之爲“耕讀之家”的,通常在社會出現變動時,仍能堅持學業,而不是混跡於社會,亂中進行政治投機,當時進入內地求學的崇正學堂的學生大多都是如此的情景。邢復禮最先是被送到杭州完成了中等學業,然後又去北平就學於朝陽大學。朝陽大學是當時北平最出名的法律類私立學校,該校與北大齊名,且在法律界的名氣遠高於北大,一九二六年在世界法學會被贊爲“中國最優秀之法律院校”,一九四九年該院被改組爲“中國政法大學”,但於一九五0年關閉,因爲“新中國”是和尙打傘,講法律太可笑了。這裡要明確一點的是今天的“中國政法大學”與過去曾存在過的“朝陽大學”一丁點的關係也沒有。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一些蒙古王公貴族逃往北平避難,因經濟來源斷絶,生活陷於困頓。南京國民政府在一九三三年“為救濟外蒙東蒙旅平王公紳士及學生起見,現經組設蒙古救濟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愼選蒙古優秀靑年二十八人為職員”,在這個職員名單中也見到了“邢復禮”三字,爲八名正幹事之一,屬於中上層管理職。這説明此時他仍在北平,也可能他此時經過參與社會活動而成爲“蒙古四少”之一。轉年的昭和九年,也就是一九三四年他自費東渡日本求學,首先進入的是玉川學園。至於何時進的早稻田大學,尙沒查到相關的資料信息。而在朝陽大學與北京大學之間也還沒找到“邢復禮”的軌跡。那麼他是什麼時間從日本回國的,也沒有綫索。但一九四八年三月的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的代表名單中有個名爲“邢復禮”的,其代表地區爲喀喇沁右旗,旣今赤峰地區,這説明“邢復禮”一定早於一九四八年就回國了,而且生活工作在內蒙古喀喇沁右旗好幾年了,成爲當地的政治名人,否則他不可能代表那個旗去參加民國政府的國民大會。在那之後他就又一次消失了。再跨越下去,一九七0年在整理綏遠通誌稿的人員名單中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的“邢復禮”名列其中,這與他的公開履歷重合了。關於其家庭能查到的是,邢復禮有女邢莉及邢旗,曾聯合著有《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的變遷》一書。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