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古鎮名山遊?Day3(4.16)

景德鎮->宏村->湯口 

上午:離開江西進入安徽,在高鐵黃山北站租了一輛小豐田,開啟後麵的自駕遊。

 

中午:在山間路旁的一家農家小館用餐。安徽的飯菜味道比江西的好太多了。

紅燒小鱖魚鮮嫩入味,肉片炒鮮筍清脆爽口,蒜香蕨菜別有山野氣息,

紫藤花炒雞蛋更是清香淡雅。幾道小菜,滿滿都是春天的滋味。

 

下午:來到號稱皖南最美古村落-宏村

 

走進宏村,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南湖。它位於村子南麵,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由村中富紳出資開鑿,

用於蓄水灌溉,也是村民日常取水、洗滌之地。

南湖湖麵寬闊如鏡,白牆黛瓦的民居依水而立,倒影清晰得仿佛一幅靜謐的水墨畫。湖上有小巧

雅致的拱橋,橋身與湖麵、遠山、民居交織在一起,是攝影愛好者必拍的角度。

 

村中小巷幽深曲折,腳邊還伴著清澈的小水渠潺潺流淌,走在其中,仿佛時光都慢了下來。

 

街道兩旁的徽派民居古樸典雅,門樓與窗欞上點綴著精美的磚雕,花鳥蟲獸、人物故事,刀工細膩,

靜靜訴說著幾百年的光陰。

 

民居內部更是別有天地,梁柱和門楣上隨處可見精美的木雕,花草飛禽、人物故事栩栩如生,

凝聚著徽州匠人的巧思與技藝。

 

白牆黛瓦的徽派建築錯落有致,簡潔素雅,卻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格外靈動,如同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月沼位於宏村的中心,是一個半月形的小水塘。名字寓意“月滿則虧”,既象征天人合一的哲理,

也與村落的水係布局巧妙呼應,倒映著四周的白牆黛瓦,恰似一輪靜靜的明月。

 

汪氏宗祠是宏村的重要家族祠堂,坐落在村中顯眼的位置。祠堂雕梁畫棟、木雕磚雕精美,

屋脊飛簷與青瓦白牆交相輝映,既彰顯了徽州家族的威嚴與榮耀,也展示了徽派建築的獨特藝術魅力。

 

承誌堂是宏村保存完好的古宅之一,屋宇依山傍水,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盡顯無遺。

青磚白牆、雕梁畫棟,無論是精致的木雕、磚雕,還是飛簷翹角,都展現出徽州古人

的匠心與生活美學。庭院幽深,屋簷下陽光斑駁,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幾百年前

家族的溫度與故事。

 

承誌堂的木雕不僅精致,還鍍上了金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花鳥蟲魚、人物故事栩栩如生,

彰顯徽州工匠的巧思與富貴氣息。

 

 

承誌堂的磚雕精工細作,圖案為花卉和瑞鳥,線條流暢、層次分明。其精美程度讓人讚歎,

以至於有人曾出高價收購。

 

 

 

宏村的古銀杏樹枝幹粗壯,屹立村中百年甚至數百年,見證了宏村的興衰變遷,也為古村增添了歲月沉澱的厚重感與自然韻味。

 

 

 

這家的毛豆腐還曾上過中央電視台。

毛豆腐外表略帶青綠色,表皮微微發黴,但經過油炸或烤製後,外脆裏嫩,搭配特製醬料,

味道獨特又讓人回味無窮,是徽州人家常桌上的美味。

 

宏村,不愧被稱為“畫中的村落”。南湖靜謐如鏡,月沼半月形巧妙布局,庭院幽深的承誌堂與

莊嚴的汪氏宗祠,讓人感受到徽州家族的曆史與生活美學。

 

 

傍晚:抵達黃山腳下的湯口鎮,在這裏住一晚,準備明天上黃山。小鎮燈火輝煌,車輛川流不息,

儼然是個熱鬧的小城市。

 

 

這是我第二次來黃山,第一次已經是44年前。那時黃山市還叫屯溪市,火車不通。我從杭州武林門

坐長途汽車,先到歙縣岩寺住了一晚,第二天再坐車前往黃山,汽車甚至可以直接開到慈光閣。那時

黃山沒有纜車,隻能徒步,我年輕氣盛,用了整整六個小時,從慈光閣登到光明頂,中途還攀登了

天都峰和蓮蕊峰。希望這次能再次挑戰天都峰,重溫當年的激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