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卦問道:老成的文星卦原理》第二章
4096對“前後卦”的世界地圖
——重新繪製命運結構的起點與終點
一件事的來處決定它的意義;它的趨向決定它的完成方式。
每一次“問卦”,其實都是在描繪一段看不見的軌跡。
2.1 前後卦的結構意義:路徑,而非點位
在傳統易經中,一卦已可代表某種狀態或變動,例如《坎》象征陷難,《離》象征明照,《乾》《坤》,分別代表主動與承受。
但如果將每一次問卦理解為一次路徑演化而非瞬時判斷,就必須同時看到:
• 事情從哪兒來? ——即“前卦”的意義
• 事情將往哪兒去? ——即“後卦”的預示
這一雙卦係統,將單一卦象的“橫向圖像”,變為一條“縱向軌跡”,對應人生中的因果演化 / 決策演進 / 命運展開。
在詩人老成的係統中:
六十四卦 × 六十四卦 = 4096組前後卦組合,形成一個複雜而係統的“世界結構網絡”。
這就是“卦圖譜”(卦的拓撲結構)——每個節點有來路,有去向,是一個動態生命體。
2.2 舉例分析:幾種典型前後卦組合解讀
①【前卦:震為雷】→【後卦:艮為山】
• 震:行動、突變、開始
• 艮:止步、安守、內省
含義示例:
一個人正從躁動(震)中開始突破、改革或創業,但未來的趨勢將轉入“止足”與“自我封閉”,可能表示:
• 計劃會因環境因素突然暫停
• 內心成長需暫停外部追逐
• 初始衝動難以持久,轉而安定
這是“從外動到內定”的路徑。
②【前卦:坎為水】→【後卦:離為火】
• 坎:陷落、困境、隱晦
• 離:光明、分明、智性
含義示例:
你當前或正經曆情感/職場/家庭的“低穀”或“暗影期”(坎),但這一困境中孕育著澄明的覺醒與轉化(離)。
這是“由困入明”的路徑。若中卦配合得宜,此為“轉劣為優”的人生躍遷點。
③【前卦:乾為天】→【後卦:坤為地】
• 乾:陽剛、主動、建構
• 坤:柔順、承載、歸藏
含義示例:
事業或某項計劃由一段“極度意誌性”的建構期,進入“全麵執行、承接與成就”的階段。乾坤一體,象征從“創意與策動”走入“落地與完成”。
亦可能是權力交接、從父到母、從理性到情感的位移。
2.3 前後卦的哲學轉化:不是結果,而是“趨力”
易經從不言“注定”,它言“趨向”,言“氣流”、言“勢能”。
在三卦係統中,前卦與後卦不是封閉性的判斷,而是像兩塊磁極:
• 前卦是初始的結構張力
• 後卦是未來的潛在引力
我們身處這兩者之間,像一個在“磁場之間”穿行的人。你的選擇、態度、覺察程度,將決定你是被動地滑向後卦,還是主動在中卦中轉化自己,使後卦成你所願。
2.4 係統結構圖:4096種前後卦的四象分類(簡表)
為幫助使用者快速理解,可將前後卦組合依四象(少陽、少陰、老陽、老陰)係統簡分類:
前卦類型 |
後卦類型 |
動態趨勢 |
樣例方向 |
陽 → 陽 |
自強不息型 |
精神持續強化、逐步建構 |
|
陽 → 陰 |
柔化調適型 |
意誌減退、向感受轉化 |
|
陰 → 陽 |
脫困奮發型 |
從柔順中奮起、再建意誌 |
|
陰 → 陰 |
沉潛修整型 |
整體退隱、蓄勢待發或長修期 |
|
2.5 前後卦作為“人生關口”係統:八種典型路徑模型
1. 破局型:從艮到震,從止到動
2. 頓悟型:從坎到離,從暗到明
3. 回歸型:從巽到艮,從漂泊到安定
4. 展翅型:從坤到乾,從承受到主動
5. 熄火型:從離到坎,從顯到隱
6. 枯竭型:從乾到坤,從意誌到瓦解
7. 平衡型:從兌到兌,從喜悅到穩定
8. 逆流型:從艮到坤,從止到沉沒(需警惕)
這些模型可作為日常卦象解讀的參考分類,也可用於人物劇作發展、故事結構設計、谘詢對話引導等。
2.6 你正處於哪一組前後卦之間?
每個人在生命的某一階段,都處於一種卦與卦之間的過渡點。這種係統的意義並非是讓你依賴“結果預測”,而是幫助你理解:
我現在正處於什麽樣的結構中?
這個結構的內在動力,是通向瓦解,還是走向突破?
我是否可以在“中卦”之地扭轉自己的位置?
這便引出第三章的核心問題——中卦的生成與選擇。
結語:地圖,是為了看清腳下
我們為什麽要構造4096對前後卦?
因為我們在迷宮中太久,太久。
《三卦問道》的初衷,不是替你選出路,而是幫你看見:你當前所走的路徑,是從哪開始,又向哪偏斜;你所麵對的不是一麵牆,而是一個可以理解的係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