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公幾次去購物中心附近溜達都碰到了形單影隻的胡老先生。回來的時候就會叨叨“終究就是個小女人啊,要不得要不得。”我們詢問究竟,知道了胡老先生當時尬尷的生活狀態。
胡老先生到澳洲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小皮箱帶著自己的簡單的衣物,還有一張國內發放退休金的銀聯卡。他國內在當地那個3線城市還算不錯的退休金經過匯率的換算在悉尼可以用“微薄”來形容。但是老先生在國內的兒子工作也還不錯,並不需要老先生貼補,這邊的老太太的子女都已經成家並各自有不錯的的事業,兒子是有不錯收入的白領,家境小康;女兒家在購物中心的廣場邊上開了個裱畫鏡框店。不說不知道,我們是真的才知道在悉尼做裱畫鏡框竟然那麽賺錢,平時去購物中心的時候都覺得這樣的店鮮有人進去,但是據家公回來告訴我們的信息,老太太女兒家就靠這家店有了沒有貸款的一套自住的house,又投資了至少4套公寓和一套house,而且都是正現金流的在出租著。早在老先生到悉尼來之前,老太太已經拿到了當地的每兩周近2000澳幣的養老金,而且還經過排隊住進了本地的政府養老公寓,公寓裏麵設備齊全,還配有小區的醫護和各種服務人員,每周租金就是區區的100澳幣。所以在一開始,老先生並不覺得經濟上會有什麽問題,而他一直不認為在他們那麽來之不易的再續前緣的真愛中“錢”會有多大的分量,甚至都不應該是能想到的問題。
的確開始的頭半年,一切都很美好,老先生和老太太有聊不完的前緣舊事,隻要不下雨,每天上下午兩個人都會出門一邊聊一邊慢慢走到購物中心溜達一圈,和附近的華人朋友聊聊天,坐在噴泉廣場看廣場上的孩子嬉戲,再喂喂不怕人的鴿子。老太太的兒子每個月回來他探望老太太,老太太的女兒也隔三岔五的過來給母親送些菜和營養品,他們對胡老先生也都客氣有加。
慢慢的胡老先生開始察覺到一些變化。
首先是他們兩夫妻吃的雞蛋,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老太太的女兒送過來的,胡老先生也會在散步的時候順手買1,2盒。他和家公說起這個“我怎麽也是個男人,總不能不出家用吧。”他們每天早上都會白煮兩個雞蛋來當早飯的葷菜,拿雞蛋的時候也並沒有在意過到底是老先生自己買的還是老太太的女兒買的。後來如果老先生忘了買雞蛋,就算是來太太女兒買的雞蛋還有,老先生早飯都沒有這唯一的葷菜了。吃早飯的時候老太太也並無尬尷的對老先生說“你忘記買雞蛋了,我的這個雞蛋是我女兒買來給我的。”還不忘提醒他一句 “今朝出去你記得買雞蛋哦。女兒經營那家店不容易,雞蛋也都不便宜,我們也都不能都吃她的。”
因為老人家吃得不多,做菜又太累,所以老太太平日裏隻是會蒸米飯,然後水煮一些青菜,老太太的女兒會做一些葷菜送過來,譬如紅燒肉,芋頭燒雞,紅燒魚之類的。老先生和老太太吃飯就每人一個大碗,盛些米飯和蔬菜,然後加上兩三塊女兒送來的葷菜。 有時候胡老先生會來了胃口,在購物中心的華人燒臘店或是food court的華人盒飯檔買些熟菜回來,這時候老太太就會打電話跟女兒說不用送菜來了,有葷菜呢。漸漸的,老太太去購物中心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提醒老先生買熟菜,慢慢形成了一個規律是這周葷菜都是老先生買的熟菜,下一周是女兒做的葷菜。老先生意識到這規律是因為總是去購物中心溜達的時候忘了買雞蛋,已經一周早餐沒有見葷了。
家公在購物中心碰到一個人逛的胡老先生,是因為那幾個禮拜老太太不在家。女兒一家說是全家去郊外一個度假村遊玩,他們帶上了老太太,說給她也散散心。老先生沒有去,因為老太太說女兒講那個度假村算人頭的,一個人都不便宜,老先生那點退休金要用來去玩,這月和下月的熟菜和雞蛋都買不上了。“其實就是我不是她家的人,他們不會給我花錢去玩就是了!再怎麽講我也不是他爸爸。” 老先生歎著氣跟我家公說。
“什麽度假村算人頭的?”我家公憤憤不平的問我們。我們也隻能以不知道作為回答,不參與別人的家事是我和先生共同的默契。我先生轉頭低聲跟我說“我看這青梅竹馬的婚怕是難長久。”
我也低聲回他 ”不遠萬裏的再續前緣,不能那麽容易散了吧?而且都80好幾了,正兒八經的結了婚那麽容易就game over了?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婚姻可沒有那麽隨意吧。“
”等著看吧,我不看好。男人總是有尊嚴的。“ 我先生說。
”那老先生和老太太商量好他們的家用不久好了麽?“ 我忍不住問家公。
”老胡一來就提過這事,老太婆說他那點退休金能當幾個家用啊,說她在這邊的養老金付完房租剩下的都吊打他幾個月的退休金了。說他們這個年紀了,能吃用多少啊,現在又這樣!總歸就是個小女人!“ 家公對胡老先生一副感同深受的模樣。
”是不是其實是老太太女兒有想法?“ 我再問。
”我都叫老胡問問清楚了,他說老太婆女兒每次來兩母女就嘀嘀咕咕的避開他說悄悄話,不都不清楚是老太婆有抱怨還是女兒有抱怨。“ 家公歎氣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