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了,就上圖!我多說一句。西安回坊從唐朝就有延續至今。市府多次想改造,都遭到回坊居民的強烈反對。那裏有大小清真寺(大清真寺已有千年曆史,其街區居民自成一派小天地。我是指回坊民族事務是較敏感的,他們自有阿訇即教長解決其內部各種問題)。我在熟悉的街區轉悠,看大多食肆攤位都是父子相傳的模式,一般老爺子都屬於顧問興致了。該開幾十年,回坊的居住環境還是差一些,就是平房都原地基建成三四層的居民小樓,較窄小逼厭。如今有許多青旅租用那些民居樓,小有格調,旅客圖的是住那裏每日早中晚有好吃的。估計中年旅客就不願將就那些曲折的小路了。
再有講回民姑娘漂亮。總體說那些女孩年輕時膚白鼻梁高,是挺美。我還有個大表哥,年輕時喜歡一個回族姑娘-人家那時在同盛祥泡饃館當服務員。我大表哥為了追她,被她哥哥弟弟追著打過,後來發誓此生不吃大肉也不與漢族原生家庭人員來往,才娶了那女孩。說話間,我大表哥太太已癌症去世了-大表哥一邊是高中台柱子老師,一邊服侍生病太太多年。親戚間有話說大表哥“一生隻愛了一個人”,意思是對不起親戚們。我在石油器材公司工作時,也有回民女同事,潑辣能幹。彼時,他們已大多進入回坊區以外工作。畢竟,回坊工作機會就那麽幾種,不是誰都愛幹個飲食店。
另,我在一家油茶麻花店吃地道地有杏仁有芝麻有黃豆的傳統油茶時,聽攤主相互打趣,說真店主已經看不上這小生意,去幹“大生意”了。我自己觀察,西安各地各區各街道上,都有回民泡饃店或水盆羊肉店等,店麵一般挺大進深也深,沒有幾百萬資金開不起來吧。回坊老人們在改開幾十年間也積累夠了,大踏步地走出回坊,攻占各處西安人的胃。
你還別說,我家住東大街附近。可我也想吃好的轉有意思的店子,立馬想坐車去西大街去回坊。那商氣那曆史積累的熱鬧繁華,擋也擋不住熟悉情況的人的腳,不自主就往那裏去了。哈哈!
僅以此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