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馬嵬驛即人們口頭訛傳的馬槐坡.那故事大約這樣唐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後期,唐明皇攜楊貴妃及皇家親信及禁衛軍部隊,一路逃出長安,當皇室暫居興平城西馬嵬驛時,禁衛軍嘩變,要求唐皇殺死楊貴妃楊國忠等誤國之臣。唐皇無奈,賜死楊貴妃於馬嵬驛,然後禁衛軍才保護唐皇急需西逃,直至“安史之亂”平定後返回長安退位做“太上皇”.
光陰荏苒,時光過去800多年,從那時以降,馬嵬驛楊貴妃墓就成了人們緬懷楊玉環,也是附近州縣女性們敬拜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並在其墳上抓土期望自家女兒美貌如她的一個所在。如今更成了觀光景點和附近地區趕會的所在。我因慕名,也於2月初探訪此地。
我因不喜麻煩別人,就查好路線,當日一早乘坐西安地鐵+鹹陽到興平大巴+興平到晁鎮公車,一路用了近三個小時,來到距離西安近35公路的馬嵬驛。
馬嵬驛其實距離有公交的大陸路有段路,約步行十五分鍾。與我來說,出城來,看麥田野樹也是好的。況且敬慕楊玉環,因為步行以示敬意似乎順理成章。見圖。
馬嵬驛博物館麵積頗大,進入館門區域前,先穿過一個類似農村集市,實際是遊客飲食服務區的狹長道路。那裏麵有賣涼皮,熱餄烙,菜盒子,及其他簡單飯食的攤點。我最主意的,反而是一個用老式爆米花爐子爆大米,並做成或白色或褐色的大米糖球的攤位。對我來說,那有點嚇人的爆米花爐具,承載著幼時少時許多美好的記憶,大米糖球_1970S兩分錢一個,是幼時嘴饞的我心心念念的好零食。如今5元一袋大約二十個,我不愛帶東西就沒買。買了一個菜盒子做中飯,“行軍途中”要簡潔快速吃飯,這菜盒子味道不錯,很應和在美多載,已習慣用三明治或漢堡解決餓肚子問題的方針。路過一個大展示牌(上麵是興平縣旅遊資源地圖,我細看了一下這裏與興平茂陵博物館的距離,不太遠。而且發現我外婆住的村子並不是我從小就知的豆馬村,而是竇馬村,就此糾錯。包括我在從興平到晁鎮的中巴車上,被售票員糾正_不是馬槐坡,是馬嵬驛。這驛站是秦漢唐官驛_即送信信使或來往京城官員路過興平下榻換馬的地方).見圖。
小結一下:馬嵬驛是免費參觀的景區,裏麵除了楊玉環大墓外,還有關中地區農業農具陳列,及典型農家院落及地窩子等類院落,另有遊藝園,戲園子茶社等等休閑園地。它已成為周圍地區廟會聚居區似的所在(過年過節人多地狠!)。我自己覺得它是有心人收集並建立的陝西關中地區農耕生活大覽圖(如栓馬樁,石磨盤,農用大木車的車軸心都各搜集了近百個,由物及人,會讓我覺得觸及到那些曾經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人們,和那些不太久遠的二三百年來的本地曆史)。我知道這些東西這些展示有些土氣,但陝西一直是農業大省,八百裏秦川養育了幾千萬老陝,兩千年前也曾養育秦人秦軍,其部族崛起了成為了(大秦帝國),都是這同一片土地發生過的事情。也曾輝煌了“回頭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出園區前會看到巨大影壁上蒼勁書法全文謄寫的白居易所做(長恨歌)全文)。
遊古跡回顧曆史,頗為受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