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最喜歡的7本書

保加利亞作家格奧爾基·戈斯波迪諾夫的《時間避難所》(Time Shelter) 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反烏托邦小說。故事圍繞一家獨特的實驗診所展開,該診所通過重建不同年代的物理空間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喚醒他們對往昔美好時光的回憶,從而重獲生命力。這個以空間置換時間的理念逐漸擴張,從一棟樓發展到多個分部,最終蔓延至整座城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對現狀不滿的健康人也開始為這個概念著迷,紛紛申請入住,最終這股"懷舊潮"席卷整個歐洲,各國甚至開始舉行公投,讓民眾選擇要回到哪個年代。

 

 

作者以卡夫卡式的黑色幽默和迷宮般錯綜複雜的情節,展現了一個深刻的悖論:回憶反而導致失憶,時間在避難所中逐漸失去意義。這讓人想起羅馬尼亞流傳的一句諷刺性笑話:"在communist製度下,未來是確定的,而過去卻在不斷改變。"當戈斯波迪諾夫在2022年出版這部作品時,這句話已不僅僅適用於主義,更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小說最終以時間診所創始人隨時間消逝而神秘消失作結,餘韻深長。這部榮獲2023年國際布克獎的佳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寫作,讓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獨特的感悟,這正是文學的真諦所在。

 

0

2

 

《大師與瑪格麗特》

 

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The Master and Margarita)是一部令人驚歎的奇書,融合了黑色喜劇、現實主義和哲學諷刺於一體的奇幻傑作。這部創作於1928年至1940年間的小說,直到作者去世二十多年後的1967年才得以麵世,讓我不禁聯想到肖斯塔科維奇的遭遇。雖然有人稱它是二十世紀最佳俄語小說,我不敢妄下論斷,但說它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倒是很有說服力。

 

小說以三條線索並行展開,每一條都引人入勝。第一條線講述神秘的教授沃蘭德和他的隨從降臨莫斯科,用魔法將城市攪得天翻地覆。其中最讓人難忘的是那隻會直立行走、說人話的大黑貓。第二條線圍繞著被關進精神病院的作家"大師"的戀人瑪格麗特展開。她被選為魔鬼舞會的女主人,獲得了超能力,化身女巫騎著掃把翱翔在俄羅斯上空。作為成功舉辦舞會的報酬,她實現了尋回大師、複原他作品的願望,重返地下室過兩人世界的浪漫生活。第三條線講述了本丟·彼拉多審判耶穌的故事,這正是大師被毀掉的書稿中的核心內容,裏麵充滿了關於哲學、神學和人性的對話。

 

表麵上看,第一條線索似乎是主線,但書名卻選用了第二條線索的主角;而如果考慮到布爾加科夫創作此書是為了抗衡蘇聯的無神論,那麽第三條線索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說實話,看到沃蘭德和他的隨從們戲弄那些無能的文化官員,把他們送入時空隧道的段落,令人快意。一些諷刺場麵令人拍案叫絕:空降的錢幣一夜變廢紙,政府機構職員不受控製地集體唱讚歌,秘書因上司有聲無影而驚恐萬分...最終,沃蘭德這個撒旦的化身帶著大師和瑪格麗特離開了俄羅斯,據說從此再未造訪人間。真的嗎?布爾加科夫還是活得不夠久。

 

0

3

 

《一間自己的房間》

 

英國文學大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讓我重新審視這位深邃難解的女作家。這部散文集探討女性與文學的關係,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名言:“女人要想寫小說,就必須有錢和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在1929年,當中國女性仍困於裹小腳的桎梏之時,伍爾夫已大膽抨擊男性對女性的偏見,以及文學作品中刻板的理想女性形象。雖然當時英國已出現簡·奧斯汀、勃朗特姐妹、喬治·艾略特等傑出女作家,但社會依然將相夫教子視為女性的天職。即便是伍爾夫的父親也認為求學乃男子之事,非女子所應為。 現今有人質疑伍爾夫的觀點,認為文學創作不應是富足閑暇階層的特權,實在是脫離了當時的曆史背景。每個人都應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自由創作的天地。 這才是她想說的!

 

這部由六篇演講稿結集而成的作品,虛實交織,譬如虛構莎士比亞的妹妹一節,令行文更具可讀性。值得玩味的是,伍爾夫在評價勃朗特姐妹時,獨讚艾米麗的《呼嘯山莊》,卻對夏洛特的文風頗有微詞。她認為《簡愛》中過多的心理獨白喧賓奪主,超出了人物塑造的需要。說到《簡愛》,在中國享有盛譽,歸功於電影,但真正研讀原著的讀者究竟幾何?誠然,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往往篇幅浩繁,細節累贅。誰讓那時候的人時間一大把?沒有電子產品的年代慢節奏慢生活。伍爾夫在文集裏大膽地提到了女同話題,她小說裏也出現過。在那個年代,不管中外,非常超前。

 

0

4

 

《奇想之年》

 

美國作家瓊·狄迪恩的《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可以和伍爾夫的並列。如果沒有時間,建議讀這本,因為時間段更靠近我們,容易讀進去。《奇想之年》記述了作者在失去丈夫後一年裏的心路曆程。這本書以其冷靜而深刻的筆觸,展現了一個人如何在突如其來的巨大悲痛中尋找生存之道。

 

狄迪恩是記者出身,她用一貫的理性和克製的寫作風格,詳細記錄了丈夫猝死後的每一個細節,以及她隨之經曆的種種奇想——那些看似不合理卻又真實存在的想法,比如認為如果保留丈夫的鞋子,他可能會回來穿。這種近乎病態的心理狀態,在她筆下變得異常清晰而且讓讀者產生共情。

 

 

作品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狄迪恩如何以作家的敏銳觀察力,將個人的哀傷經曆轉化為對生死、婚姻和人性的思考。她展示了悲傷並非隻是一種情感狀態,更是一個需要經曆的完整過程。這個超越個體的飛躍,讓這本書上了一個大台階。我驚歎她文字的內斂和冷靜,也折服她冷靜下的柔軟,這個柔軟在她別的書裏很少見到。這本書獲得200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實至名歸。碰巧在她去世的2024年年初我讀到這本書,加上同讀她的《白色相冊》(The White Album), 向這位優秀的女作家致敬!

 

題外話:她女兒不久也離世,而且生病康複再生病是夾在她丈夫猝死之間。楊絳、李逸雲也經曆了雙重哀傷,她們最後都寫出了優秀作品。何等堅韌。

 

0

5

 

《才華橫溢的雷普利先生 》

 

美國作家帕特裏夏·海史密斯的《才華橫溢的雷普利先生 》( The Talented Mr. Ripley )實在好看。主角湯姆·雷普利是一個令人著迷又令人不安的人物。 故事從有限第三人稱視角講述,也就是說故事是通過湯姆·雷普利的眼睛講述,凡事所為有他自己的理由和解釋,巧妙地挑戰了讀者的道德底線,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對一個騙子、冒充者,甚至殺人犯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同情。

 

湯姆是窮小子,獨狼,從小被人看不起。成年後居無定所,因為一個偶然機遇,跑到了意大利一偏遠村莊,和富家子迪基·格林利夫成了朋友。海史密斯以精湛的筆法描繪了湯姆複雜的內心世界。他渴望過上優越的生活,渴望成為另一個人。這種欲望最終導致了連環犯罪,最後走上不歸路。

 

 

小說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在於它對人性陰暗麵的刻畫。湯姆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反派,他絕頂聰明又有幽默感。海史密斯讓讀者看到,惡往往不是以猙獰的麵目出現。迪基作為受害者,生活優越,他從高而下的俯視,對人對情的漫不經心,光鮮的外表名不副實。善也不總是有副無辜的麵孔。

 

這部作品更像是一篇關於身份、欲望和道德界限的探討。通過湯姆·雷普利這個角色,海史密斯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在追求理想生活的過程中,人究竟可以走多遠?湯姆幾乎成功了,這本書裏,他得到了他所有相得到的,而且逃脫了法律。後麵的幾本續集,故事愈加驚險。他要同時扮演湯姆和迪基兩個身份,及時切換,情節的緊張度在不斷切換中越拉越緊。

 

這部創作於1955年的作品,在今天看起來依然現代——人們對完美生活的向往,以及為了維持謊言而付出的代價,這是永恒話題。同名電影裏,三位好萊塢大明星讓電影很出彩。

 

0

6

 

《軌道》

 

英國作家薩曼莎·哈維的《軌道》(Orbital),去年年底剛獲得 2024 年布克獎。這本書讀於2024年底2025年初,我的跨門檻書籍,勉強拉進來。作者反複強調此書不是科幻小說,因為沒有幻的成分,也幾乎沒多少虛。宇航員在太空的生活細節、技術數據,大部分來自NASA,改了人名而已。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哲學書,連小說都算不上,因為沒啥故事。六位宇航員繞著地球轉啊轉,無聊之極,對人類對地球滿懷悲憫滿懷愛戀。書的弱區同時成了它的強項。

 

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在於將哲學思考與個人體驗的融合。通過宇航員俯視地球的獨特視角,哈維不僅展現了著名的"全景效應",更細致探討了人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小說巧妙地運用了時間壓縮的敘事手法,在短短一次軌道運行的時間裏,展開了關於記憶、個體和人類存在的內心獨白。

 

 

然而,小說雄心勃勃的哲學探索有時過於冷,導致情感共鳴不足。人物比較單薄,故事缺乏主線,跟蹤一個巨大台風氣流也隻能算插曲。密集的哲學思考和複雜的時間轉換也可能讓人感到困惑。我到現在都沒弄明白怎麽書隻描述了24小時?明明他們睡了好幾覺嘛。

 

盡管如此,作品用太空視角作為小說視角,新穎巧妙!哈維優雅的散文既捕捉了太空旅行的技術細節,又傳達了從太空觀察地球的超然體驗。作為攝影師,要是上太空站,頭幾天我一定徹夜難眠!人類對夜空的追逐,對城市萬家燈火的著迷,其實把錯了脈,作者在書中有解——白天才是地球最迷人的時間!

 

六位來自不同國家甚至敵對國家的宇航員雖然有文化差異,長期生活在狹小的國際空間站,從三個月到一年不等。在地球400多公裏上空,這些文化差異沒有造成任何衝突。此時此境,同多於異。靠得足夠近看得足夠高,生死麵前,萬事不究了。

 

0

7

 

《先知之歌》

 

愛爾蘭的保羅·林奇的《先知之歌》(Prophet Song),2023年布克獎獲獎作品。我上頭首選的《時間避難所》也是2023年布克獎作品,那是經過翻譯的國際獎,略有不同。都屬於反烏托邦類別,但是文學成就遠不及《時間避難所》。

 

故事發生在愛爾蘭,通過艾琳的視角,描繪了一個民主國家滑向極權主義的過程。

 

小說最大的成功在於其令人窒息的真實感。林奇以細膩而克製的筆觸描繪了民主崩潰的每一個微小步驟:從看似合理的安全措施開始,到社交媒體言論自由的逐步限製,然後鄰裏互相猜忌,再到完全的極權統治。這種漸進式的恐怖特別真實,因為每一個改變都顯得如此自然,以至於當人們意識到時,為時已晚。

 

作品通過艾琳的家庭,讓我們感受到民主崩塌不是遙遠的政治概念,而是每個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噩夢。當她為孩子們的安全掙紮,為逃離與留守抉擇時,我們看到了極權主義興起對個人命運的殘酷影響。

 

這樣的政治預言小說,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五十年前就寫過。《紅色使女的傳奇》(The Handmaid's Tale)我寫過讀書筆記,不再累贅。因為題材前人寫過,所以我把它排在第七。《先知之歌》我會另發筆記詳述。它對人性在危機時刻的洞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曆史的見證者或參與者。

 

 

讀書,你尋求撫平,還是激蕩?深邃的作品常牽引我們潛入黑暗,探尋那些不願麵對的真相;而輕快的故事則如晨露,來也輕盈,去也無痕。兩種閱讀都有其位置,關鍵在於你此刻渴望的,是心靈的震顫,還是思緒的跳舞?

 

2025年1月19日美國盧恩湖懶人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感謝分享 -登登登登錄- 給 登登登登錄 發送悄悄話 登登登登錄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1/2025 postreply 14:10: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