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組合論 結束語

來源: happydad76 2024-03-04 00:03:4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332 bytes)

結  束  語

 

    以上,我們對命運的幾個主要問題和重要方麵,進行了比較詳盡的討論,初步理清了命運的脈絡,揭示了命運的本來麵目。在行文將要結束之際,我們不妨對命運相關的事理,再做一番簡要的歸納與論述,使之更加清晰明朗。

我們通篇討論的命運問題,論來論去,談論的都是人的生存狀況與狀態,講人生經曆中的興衰成敗、榮辱禍福與終了結局,並沒有發現什麽獨立於人體之外的命運。任何一個人也找不到脫離本身而單獨存在的命運。人不在命運之外,人即命運本身。或者說,命運不在人的身體外頭,而在人的身體裏頭,她與人的本身是一體的,即本身的生存經曆、生存狀況。人們關注命運,實際上是關注生存過程與生存狀態,特別是對職業、地位、財富、健康、家庭等各方麵的關注。說到此,仿佛戳破了一層窗戶紙,我們猶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哪有什麽神秘的命運,命運這東西原本不是別的,隻不過是人生的過程與結果,人生的種種際遇和變化!人有沒有命運,就像人有沒有靈魂一樣。世間沒有脫離人體軀殼而單獨存在的所謂靈魂,也就沒有脫離人體本身而單獨存在的所謂命運。法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羅曼·羅蘭對此曾有精彩之論:“人虛構了命運,以便將他們應該管理好的世界上出現的混亂歸咎於命運。”(《世界10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智慧金言》馬正飛編譯、金城出版社出版)

命運是人虛構的一個概念,一種現象。千百年來,人們千方百計為命運披上神秘的外衣,並賦予種種莊嚴氣象,令人惶恐畏懼,頂禮膜拜。人們為什麽要捏造虛無的命運,並將她奉為神靈?

從國家統治階層或社會管理者階層來看,命運是一件很好的統治臣民或管理社會成員的思想武器。你處於何種位置,你擁有何種生存狀態,這都是命運使然,與國家無關,與社會無關。好也罷,壞也罷,都是自身命運結的果。用不著感激誰,也無須怨恨誰。哪怕你處在社會最底層,謀生十分艱難,你也應當逆來順受,安分守己,不可心生怨恨,更不可心生妄念,犯上作亂。誰叫你是這樣的命運呢?!

從平民百姓、芸芸眾生的層麵看,命運既有精神上的慰藉作用,也有世俗功利方麵的作用。有的人渴求改變命運,改善現有生活狀況,也努力奮鬥了一陣子,但屢屢碰壁,不見成效,於是敗下陣來,慨然歎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句“全是命啊”,草率完事了之。有的人各方麵的條件本來與好友基本相似,好友的一生似乎特別的順,家庭和美,事業有成,生活得有滋有味。而自己呢,總是不太如意,家庭方麵的煩惱多,事業方麵阻礙也多。看看好友,比比自己,心中幾分惆悵,幾分酸楚,幾分羨慕,一句“他的命比我好哇”,作為自我安撫的良藥。有的人不努力上進,渾渾噩噩過日子,糊裏糊塗度光陰,麵對困頓的生活,艱難的處境,不從自身找原因,一句“不是我不行,而是命不好”,成了借口與托辭,把種種的不如意歸咎於命運,以此來抵擋來自各方麵的批評指責。有的人勤奮刻苦,誌向遠大,凡事把握拿捏精準,心中的願景大多能實現,各方麵均有不俗的成就。然而,在鮮花掌聲麵前,在他人討教成功秘訣的時候,一句“我的命運好”,掩飾了一切,顯得謙虛又真誠。有的人頭腦機敏,直覺良好,言行舉止處處暗合機緣,如同神助,既獲春風,又得夏雨,麵對接踵而至的幸運,自己心中卻道不明白,於是乎一個簡單的“命好運好”成了最好的解答。也有一些政客,或者暴發戶富豪,在人前顯貴顯富,一句“我的命好啊”,成為最光鮮的外衣,原有的不光彩,甚至齷齪的行為,全部遮掩得嚴嚴實實,不露痕跡。

人生在世有太多不可解的謎,有太多的苦厄、困惑與災難。有的時候,在某些方麵,人表現得軟弱無力,感到無可奈何,仿佛有一種神秘而巨大的力量,生抓硬拽著你,或東或西,或上或下,使你身不由己,不可自主。所以,便有了迷信,有了命運一說。人們把命運當成了人生的一個“筐”,人生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往裏頭裝。正因如此,這個虛構的命運,人們已經說了數千年,不僅現在還在說,而且今後仍將繼續說下去。因為曆史的、社會的傳統文化習俗有著巨大的慣性力量,不是輕易能夠阻止得了的、改變得了的。當然,也沒有十足的非改不可的理由。但是,我們可以給予、也應該給予命運一種新的解釋,去除其迷信的內容,賦予新的內涵。本文前麵講述過詞典對命運的解釋是:“<一>事物或事情預先注定的進程,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這是迷信的人對之以為無可奈何的某種必然性;<二>比喻發展變化的趨向”。我們現在將其“預先注定”的迷信部分剔除掉,對剩下的部分稍作整理便十分明了了:命運即事物或事情發展變化的趨向和進程。從人的方麵講,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通俗地說,命運其實很簡單,就是人的本身,就是人的整個生存過程和生存狀態,就是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人們所走的每一步,所做的每一個選擇,所經曆的每一件事,都是刻錄自己的命運。命運的全部內涵,就是整個人生過程所經曆的順逆、貧富、貴賤、禍福等等。民間曾經流傳著許多命運改變的故事,如“一張彩票改變命運”、“一場車禍改變命運”、“一堂課改變命運”、“一麵牆改變命運”、“一個簽名改變命運”、“一根樹枝改變命運”……這些故事所講的,都是因為這些東西使人的生存狀態與狀況發生了重大改變。當今流行的勵誌金言“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改變命運”、“心態改變命運”、“機遇改變命運”、“形象改變命運”……凡此種種,手段也好,途徑也好,方法也罷,都是能夠改變或完善人的生存狀態,從而使人生精彩!

人生的整個曆程,就是一個段落,處在生死之間,生之後,死之前。人就是在這個段落裏填寫履曆表,或貴或賤,或榮或辱,或窮或貧,或苦或樂,或長或短,或曲折或平坦,錯綜複雜,紛紛芸芸。因此,我們講命運組合,歸根到底是講人生過程、人生狀態的形成與變化組合。

世間萬物都存在因果關係。人自然也不能例外。人的一生,就是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因果鏈。因成果,果又成因,循環往複,直至終了。

一顆豆子,在實驗室的瓶裏生長是一個樣子,在田土裏生長又是另一個樣子。且瓶有大小,田土分厚薄,豆子就在這裏頭分出各種不同的命運走勢。播種在田地裏的豆,豆苗出土之後,就有風呀、雨呀、水呀、肥呀、陽光雨露呀、管理呀種種不同的際遇,生長成不同的棵,結出大小、多少不同的豆莢。倘若遭遇大災大難,如狂風暴雨、大旱大澇等,豆苗也很可能中途夭亡。不可否認,這種夭亡也是一種果,生命的苦果。

一條河流,從發源地開始,就會根據地勢高低和水流的大小等等因素,形成自己的一個走勢。以黃河為例。黃河恰似我們的人生,而且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性智慧的人生。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一路東行,經後套而南行,是因為地勢,隨順自然;遇到低處,就默默地灌滿它,然後前行;遇到高處,衝不過去,就悄悄繞開,照樣前行;遇到四處都是阻礙,無處可繞,則坦然麵對,不急不躁,一點點積累自己、提升自己,積蓄到一定程度,越過障礙,就出現了壺口瀑布之壯美,就有排山倒海之力量,並最終緩緩流入大海。從地圖上看黃河,那是一條曲線,彎度非常非常大,從北向南跨了半個中國,這時你不得不感慨,何必要拐這麽大的彎呢?何必要拐這麽多的彎呢?黃河的本意應該是不拐一個彎,不拐一點彎,但它一路上遇到的種種地勢、地貌,又迫使它不得不拐這麽大的彎,這麽多的彎。黃河這樣的命運形態,是多種因素的限製、影響與作用所致。

人的命運,人的生存狀態,遠比豆子、河流複雜得多,變數大得多,生動有趣得多。因為人有主觀意誌,有心靈意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夠把握生命的走向。我們的人生,擁有著兩個世界,一個是客觀的物質世界,一個是主觀的心靈世界。客觀的物質世界是人所不能掌握的,但人可以適應,也可以通過主觀意願施加影響,加以改造,為己所用。主觀的心靈世界,為自我所擁有,一切操之在己,心有多寬,世界便有多寬。人類社會具有雙重屬性,既有主觀的一麵,又有客觀的一麵。相對自我本體來說,他人都是客體,屬於客觀物質世界。人們各自有著各自的命運,但彼此之間又相互交叉著。你和我,我和他,他和你,共同組成社會。彼此之間,有拆台的,有捧場的,有施愛心的,有獻鮮花的,也有背後捅刀子的。人的一生會因同各種各樣的人相遇,而使自己的命運染上不同的顏色,呈現不同的狀況。

客觀物質世界,有萬千事物,有萬千景象。主觀的心靈世界,有萬千思緒,有萬千鏡像。人的生存過程,就是人的心靈世界與物質世界的相互映照、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變化的過程。這兩個世界的“萬千”相遇相撞,又生變出萬萬千千的“蓮花”或者“荊棘”來,導致你做出種種反應,采取種種行為,從而形成一個走勢,產生種種結果。人的命運,人的生存狀態,就是自身主觀之因與客觀環境之因結出的果實,是生存環境中與人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各種要素相互作用的總和。自身主觀之因很多,客觀環境之因很多,各種各樣的境遇很多,命運形態也就千差萬別。所以說,人生猶如萬花筒,有著千般變化,萬般模樣。

客觀環境方麵的諸多元素與自身主觀方麵的諸多元素,共同組合構成了人的命運,人的一生。如前所述,這些元素總共有四大類,也可以稱之為四個方麵,即環境元素、意識元素、性格元素和機緣元素。在人生命運的進程中,這四個方麵的元素都產生了各自的作有,當然作用的大小不等,強弱有所不同。總的來看,在通常情形下,環境元素與意識元素所產生的作用要大些,影響強烈一些;在特殊情形下,性格元素與機緣元素的影響則顯得強烈,產生的作用大過環境元素和意識元素。它們雖然都是人生命運的組合元素,但各自在人生進程中的表現,又不完全一致,有的時候很突出,有的時候又很隱蔽。它們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段內都有同等的表現,起著同等的作用。它們的表現與作用,似乎有著某種默契,大多是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但也有這樣的一種情形,某種元素的表現總是那麽突出,對人生的影響作用持續長久。比如說,有的人性格方麵表現得很突出,人際關係老是很緊張,不論做什麽事,大多既不順心也不順手;有的人機緣方麵特別好,被好運追著跑,許多想不到的幸運之事,接二連三地落在他頭上;有的人主觀意識很到位,心中想著什麽事,就能幹成什麽事;還有的人仿佛是環境的寵兒,無論處在何種環境之中,他都能得心應手,如魚得水,好像是專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如此以來,人們往往被表象所迷惑,隻看到某一方麵對命運的影響,甚至斷言:“性格決定命運”、“想法決定命運”、“環境決定命運”、“偶然決定命運”等等。其實不然,命運並非單一元素所能決定的,而是由四個方麵的元素共同決定的,缺一不可,有所區別的僅僅是分量的不同,作用的不同罷了!組成命運的這四個方麵的元素,相互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係,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將它們割裂開來。一方動作,其它各方也會相應動作;一方產生作用,其它各方也會隨之產生作用。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有的表現在明處或表麵,有的表現在暗處或背麵;有的表現得強烈和突出,有的則表現得微弱與隱匿。以性格元素為例。性格暴躁的人,容易發脾氣動憤怒。脾氣的爆發,與環境有一定的關聯。因為環境對人的情緒、行為有調控功能。為什麽有的人明明心中火冒三丈,卻偏偏壓著怒火不發作呢?是因為場景不對,不便發作,不能發作。脾氣的爆發,與人的主觀意識的關聯作用更大。如果你的主觀意識一直在告誡自己“不要發火”、“不要發火”,即使怒火衝到了腦門頂,也會被意識拉拽回去,不會爆發出來。脾氣的爆發,總有個導火索之類的誘因,得有個發泄的對象,比如什麽事,什麽人。這裏就有個機緣的問題,沒遇上這樣的事,沒遇上這樣的人,你也發不了脾氣,也不會亂發一通脾氣的。由此可見,憤怒的爆發是果,憤怒爆發的背後有環境、主觀意識和機緣諸元素在起著或大或小的作用。誰見過無緣無故對天大發脾氣的人嗎?如果有,那一定是精神病患者!

人生如戲。人生這出戲,就是環境、意識、性格、機緣四個角色在同台演出。角色有主次之分,但又沒有絕對的主次之分。這個場段她是主角,下個場段她也許就成了配角。角色之間配合默契,演出動作到位,這台戲肯定叫好!

命運如網。命運這張網,由環境、意識、性格、機緣四個方麵的元素互為經緯編織而成。人在這張網裏,蹦蹦跳跳,哭哭笑笑,有著訴說不完的各種人生故事。

 

命運有好有壞,或者說命運有好與不好之分。好與壞,好與不好,用什麽標準來衡量?在大眾的心目中普遍這樣認為,好命運應該包括四個方麵的內容:一,擁有足夠的財富,生活優裕;二,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或名望,受到尊重;三,擁有健康的身體,無殘疾,無大病;四,擁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好家庭。全部擁有的人,就是命運很好的人。擁有其中三項的人,可以算作是命運比較好的人。擁有其中兩項的人,命運應該是不好不壞,屬於一般狀況。隻擁有其中的一項,命運就屬於不好的了。如果一項也沒有,可想而知,命運就是很差很壞的了。

眾人心目中的命運標準,隻是一個抽象的標準,或者說隻是一個大概的樣子,很難衡量準確的。因為這個標準隻是一個簡單的定性,而沒有實際準確具體的定量。足夠的財富是多少?生活優裕的標準是什麽?至於一定的社會地位或名望就更難描述清楚了。社會地位或名望有政治方麵、學術方麵、經濟方麵、事業方麵等等。從政的話,一定的地位是指科級、處級,還是廳局級、省部級?關於家庭和諧美滿問題,這個“美滿”二字也是很難弄明白的。單就家庭組成人員而論,有兒有女是美滿。有兒無女,或者有女無兒算不算美滿?這個問題恐怕就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外人的見仁見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感覺如何?自我覺得美滿,那就一定是美滿。倘若自我感覺不美滿,那就是有缺陷。

紅塵之中,人們難以抵禦許多誘惑,如金錢、地位、房子、車子、美女等等。有一首民間流傳的《十不足詩》,詩曰:“終日奔忙為了饑,才得溫飽又思衣,冬穿綾羅夏穿紗,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並四妾,又怕無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南麵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鑾殿,卻慕神仙下象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還嫌低。”這樣的人,欲望太多,總是不能滿足,心中不免生苦惱長怨恨,也就沒有了幸福快樂的感覺,甚至還覺得自己命苦。在我們周圍,我們還常常看到,有些人雖然僅得溫飽,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既不富且不貴,但日子過得很開心,臉上笑意盈盈,自我感覺命運不錯,上天對他很眷顧。

大眾熟悉的香港演藝明星張國榮,盡管謝世十餘年,卻仍活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張國榮長相美貌,是獨一無二的可以稱得上美豔的男子。他曾與李嘉欣、關之琳、林青霞當選為香港的“四大絕色”。他的美,揉合著男孩固有的清澈和男人天生的放縱;他的美,滲透著女孩的嬌媚和女人的妖嬈。她出演的程蝶衣是迄今為止扮相最為美豔的男旦,甚至超過了梅蘭芳。他的歌唱和演技俱佳。他於1977年參加歌唱比賽後踏入影壇,從此紅透香港歌影壇,傲立紛擾的香港娛樂圈——從漂亮的歌星,瘋狂少女的夢中人,到香港最放肆忠於自己生活方式的演員。他的歌聲、他的個性、他的美麗、他的微笑、他銀幕上千變萬化的形象,都是大眾最燦爛的夢。有人說,無論時光怎麽變,“哥哥”書寫的神話永遠不會變。這樣一個有貌、有才、有輝煌事業、有社會名望、有頗豐家資(資產數億)的人,命運應該是相當好哇!可張國榮本人並不這麽看,他的內心一直並不怎麽幸福,有的卻是難言的痛苦,還有壓力和困擾。於是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跳樓身亡,年僅46歲。他用這樣決絕的方式擺脫了命運的折磨,擺脫了心魔的撕扯,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悲慘的句號。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設法培養愉快之心,並把它當成一種習慣,那麽,生活就好像一連串的歡宴。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幹涸了心血,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誌,我們的人生豈能美好?許多時候,人往往會陷入到一種誤區,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而覺得別人的幸福卻很耀眼。甚至將自己心中盲目生長出的不痛快不如意,與他人看上去的風光愜意作比對。因此,總覺得自己命運不濟,春雨偏落鄰家,澆開梨花千萬朵,香風不向這邊刮;而覺得別人命好運好,旭日獨照當頭,映出金輝滿地錦,風光不竭度年華。人如果能跳出這個誤區,多關注自己,少關注他人,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命運,那情形便會大不一樣。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更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快樂,人人也都有自己的煩惱和不如意。多關注自己的幸福,幸福便會綿綿不斷。少計較個人的得失,煩惱和不如意就會像風輕雲淡一般。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串聯而成的,在每一個點滴的記錄中都融會著快樂音符,隻需用心彈奏,就會流動出美妙的樂聲。因此,快樂幸福的標準,命運好與不好的標準,歸根結底是由命運者本人來決定,是心靈內在的感觸,是思想深處的認同。正如佛門的一首禪偈所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嫌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必須麵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人生之路。不論是誰,一旦選擇了一條什麽樣的路,就會走上一條什麽樣的路。如果他明明想要一種東西,卻又不肯走上一條能夠將他引向那個東西的路,那麽他就永遠走不到終點,永遠也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人生就是那麽簡單。

所謂人生之路,實質上是兩條互感互應的雙行路,一條是外在的腳下之路,一條是內在的心靈之路。兩條路彼此互感,內外相應。人生之路便是這兩條路彼此交疊的產物。心中有路,腳下的路才有了目的性;腳下的路走多了,心中的路也會多起來。人生之路又往往比腳下的路更崎嶇,更坎坷。它隱於沸騰而複雜的社會生活之中,不為一般人的視野所觸及。每個人由於目標不同,行走的方法不同,其結果也大不相同。人生中的好多選擇,都明擺著會導致後麵的一些結果,為什麽自己當初會做出那些莫名其妙的決定呢?為什麽自己總是不斷地把自己扔進各種各樣的困境當中呢?最可笑的是,當你自己在反思所走過的人生時,總是能夠輕易發現其中的謬誤,一旦再次麵對相同的事情,麵對相同的誘惑,你又會做出與往常一模一樣的決定。這是因為你已經無法控製自己的心靈,你的心靈已經成為不良欲念的奴隸。“錯走了一條路”,常有人如此後悔。人在錯的路上走,遇到的都是錯的,在對的路上走,遇到的都是對的。這裏的錯路,主要是指心靈之路。心靈走向決定著實際的走向。心裏時刻想著善,條件具備之後,會做好事;心裏總是有惡念,條件具備之後,會做壞事。做好事的結果與做壞事的結果能一樣麽?關注命運,最重要的就是關注心靈之路的走向,它牽扯著命運的進程變化和人生的種種際遇。關注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時常進行自我拷問。譬如說,我這樣好,能保持多久?我這樣不好,怎麽樣才能改變?我這樣好,還能不能更好?我這樣不好,怎麽防止更加不好?這樣問來問去,如同撥雲見日,披沙簡金,心中的路愈發清晰,愈發端正,愈發地向善向上。

生命的曆程,需要自己去踐行,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走好腳下之路,是關注自身命運的另一個重要方麵。心中之路,無論如何正確無論如何光彩,但不邁開腳步,就隻能是停留在原點,白白耗費光陰。心中的想法,無論如何多,無論如何好,隻想不做,則是毫無意義的空想。世人皆知,行動不一定帶來成功,但不行動絕對不能成功。我讀初中時,語文課本裏有篇古文講述了兩個和尚的故事。說四川南部住著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看看”。富和尚說:“你憑什麽去呀,你這麽窮?”窮和尚說:“我隻要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多年來我一直想租條船沿江而下,到南海去朝拜,直到現在還沒有做到呢?你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吧!”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在南海的見聞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這兩個和尚都有去南海的願望,也就是心中都有這樣的一條路,為什麽條件好的富和尚沒有實現而條件差的窮和尚卻能如願到達呢?問題很簡單,一個懼怕困難,不敢邁步,願望停留在嘴上;一個不怕困難,勇於按心路的指導去行走,願望變成了現實。

我們麵前的世界廣博無垠。哪裏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在哪裏才有益於自己摘取成功的果實?人生之路雖有千萬條,但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適合自己的路都不過是區區幾條,甚至隻有一至兩條最適合自己的路。這樣的舞台,這樣的人生路,不是你心中默念幾下就會飄忽而至的。你必須從接觸社會和感知社會開始,不斷地行走闖蕩,多渠道探尋,甚至要經過磨難和挫折才能找到的。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雄偉,不臨滄海,不知海之博大。我們走過了,經曆了,見識自然就多,心胸和眼界自然就開闊,智慧才幹也就不斷地增長。腳下之路走得對不對,哪一條路更適合自己,行走中所得的種種體驗與感悟,便會源源不斷地傳送到大腦,幫助心靈做出判斷、抉擇,或提升心靈之路的層次,或修正心靈之路的方向。心靈之路有了新的感應,作出了新的調整,又必將進一步調整腳下之路行進的方向、方法和技巧。人生的內外雙行路,就是如此相互感應,知行合一,共同提高,走向遠處,走出光彩,走向成功。

在人生之路上,有的人總是心不遂願,事不能成,拮據、尷尬、困窘、酸辛等種種慘境,影子一般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終生與其結緣。然而,也自有成功者在一旁輝煌,他們祥雲罩頂,風光縈麵,一路凱歌。這種霄與壤、峰與穀、天堂與地獄、清風與濁泥之反差,引發了人們“千古人間路不平”的無恨慨歎。這聲慨歎從遠古洪荒一直響到今天,恐怕還要一直響下去。其實,風光絕不是專利,每個人都有權利也可以享受,隻要覓得要領,把握機關,貧與富、貴與賤、順與逆均可變動移位。這個要領,這個機關,就是確立好心中的路,走好腳下的路,使內外兩條路互為觀照,互應互動,融為一體。這樣想了,這樣做了,一般都能達到願望與目的。即使成不了十分,也能有個七、八分。

人來世間走一遭,實屬不易。單就命而言,從成因、成形到降生,從嬰兒、幼童、少年到成年,有著眾多的因緣聚合,要經曆許多的溝溝坎坎,如各種病、災、意外侵害等等。稍有疏忽,偶有不慎,都可能導致流產,或胎死母腹,甚至在降生成長的過程中夭亡。人的性命得來如此之艱,人人理應倍加珍惜,好生對待,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命是自己的,命運是自己的,生活更是自己的。你得做她的主人,對她負責,關注她的走向,關注她的每段過程,關注她的點點滴滴,包括她的結果。當然,對於結果不必太在意,太過於糾結。電視上有句廣告詞說得好:“人生是一趟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和觀看風景的心情,並不在於目的地。”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什麽事情能完全預知,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有太多的不可知因素,有太多的變數。假如你能早早地預知到自己的最終結果,你還會去奮鬥去吃苦,去拚搏去思考嗎?奮鬥後的成功喜悅,挫折後的生命感悟,統統沒有。你說,人生哪來的壓力動力,哪來的繽紛色彩,哪來的意義?電視連續劇跟人的命運一樣的,觀眾都願意看那個過程,看情節跌宕起伏,看一個一個謎怎麽解開。若是看過的人提前告訴你結局,立即沒有了意思。一場已知輸贏的競賽,必然引不起更多觀眾的興趣。人生的可貴可愛,人生的有趣有味,就是輸贏都在未定之數。是輸是贏,贏多贏少,一切仰仗自己的掌控。

毋庸置疑,命是自己的,自己是命運的主人,每個人因此都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自由。你可以將自己毀於庸碌,也可以讓自己活得精彩。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我們個人的命運又不完全是自己的,它還是親人的,朋友的,這些人會為我們的痛苦而痛苦,也會為我們的哀傷而哀傷。所以,隻有我們快樂,才能讓他們的臉上綻放陽光。愛自己,等於愛你所愛。關注自己的命運,也等於關注你所愛之人的命運。

人是社會的人,是人類群體中的一分子。人在其生存奮鬥的過程中,社會為之提供了各種必要的條件,人類群體為之提供了各種支撐、幫助和溫暖。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群體的繁榮昌盛,都要求其每一個成員在自我發展自我成就的同時,貢獻出應有的關愛和正能量,體現出生命的價值。個人生命價值的大小,不僅僅表現在個人成就的大小,重要的在於個體對社會、對人類群體有多大的積極的促進作用,能給予他人多少關愛和幫助。倘若人人都能貢獻一份愛,釋放一份正能量,人類社會將會成為愛的海洋,凝聚起巨大的正能量,哪將會呈現出多麽美好的景象啊!

人生是一個履行責任的過程。人來到世間,真的不是完全為自己活著。活著不隻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人,對朋友,對一切關心你的人負責。責任是一種動力,一種使命。認清自己的責任,才會辨清人生的方向;找到自己的責任,才能明確生命的目的;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才會有生活的美好和寧靜。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可以不去做,但責任要求我們去做,甚至責任要求我們完成一些憑我們能力很難完成的事情。如果做到了,得到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坦蕩和安然,精神和責任也會感染別人。因為,責任更是一種可以傳遞的道義,閃現著人性的光輝。

顯而易見,無論從哪一方麵說,人都不應該漠視自己的命運,不關心自己的人生,更不應該荒唐地背負著傳統的命運陰影,任由命運或哭或笑,成為命運的奴隸。當今確有許多人不在乎自己的命運,也不知道要到哪裏去,該幹些什麽,認為活著就是活著,活成什麽樣就是什麽樣,處於一種混沌狀態。更有所謂清醒者,感覺到生命短促,又強烈地感到自己這個肉體的存在,於是以滿足感官感受為目的,追逐聲色犬馬,講求口腹之欲,什麽都想玩一回,什麽都想試一把,先過把癮再說,不然死後沒機會。不關心命運,也就是不關心自己。不關心自己,這個自己就像是迷途的孩童一樣,懵懵懂懂在自以為是目的其實不是目的的處境中隨波逐流,樂小利而忘大憂,如魚遇食,不辨釣餌,往往大禍臨身而不知懼,及到禍來便怨天尤人,不以為錯在自己這裏。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正因為有“可恨”的人性弱點,才有了可憐的悲劇命運。這樣,既損害了自己這條來之不易的命,損害了親人與朋友的幸福快樂,也損害了社會與族群的利益。

流星可以無憾地消失,因為它曾以自己短暫的生命劃亮過漆黑的夜空;春花可以無憾地凋落,因為它早已把成熟的夢化作一個微小果實孕育胸中;溪水可以無憾地匯入大海,因為它曾經為寬廣的大地留下過歡樂的歌詠。那麽,我們該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麽,才能無憾於自己的人生呢?

人生之貴,不在年高幾何,而在經曆幾許。關注命運,把握命運,珍惜人生,做好自己的主人,在實現人生目標的行進過程中,超越平庸,超越自我,感受一份拚搏的喜悅,感受一份超凡的灑脫,活出人生的精彩,活出生命的滋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