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組合論 第五章 命運機緣論

來源: happydad76 2023-12-25 02:43: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495 bytes)

第五章  命運機緣論

 

世界到處充滿機緣巧合,萬事萬物的生成與毀滅皆因機緣。機緣與人生命運更是緊密相連,息息相關。一個稍縱即逝的機緣,一個不期而至的偶遇,甚至一個誤打誤撞的偏差,都有可能改變人生的命運。唯有能把握瞬間機緣的人,才能把握住美好的人生,美好的命運,美好的未來。世間最燦爛、最迷人、最富震撼力的事物,往往都發生在那一刹那!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說過:“命運往往喜歡所謂的機緣,喜歡玩弄一種神秘的數字遊戲。”(《名人語錄·外國卷》第372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因此,了解機緣,認識機緣,把握好的機緣,避免不良機緣,人生命運之舟就一定能繞過礁石,駛向那燦爛的彼岸。

機緣,漢語詞典裏的解釋是指機會和緣分。機會與機遇的詞意又大體相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講的都是指好的時機、好的境遇。緣分,即因緣,也用來泛指人與人或人與物之間發生某種聯係的可能性。佛教把因為這個事物而產生了那個事物叫因,這個事物由於那個事物而生成叫緣。佛說:“萬法皆生,皆係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隻為眼光交匯的刹那。”緣分是一種聯係,一種因果關係。緣分之中有偶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緣是客觀條件,是偶然因素;分是人為,是主觀因素,有分才能留住緣。偶遇,或者不經意的一瞥,是緣;相識或相交是分。相遇到相識,是緣分;相遇而不相識,是有緣無分;既不相遇,又不相識,那就是無緣無分。緣分因為具有偶然的特性,所以表現為可以是這樣的關係,也可以是那樣的關係;可能有聯係,也可能沒有聯係。我們這裏所講的命運機緣,實質上就是緣分、機遇、機會三者的涵蓋、融合,或者說是三者的總和與統稱。同時,機緣又與偶然成雙結對而行。機緣常常以偶然的麵貌出現在人們麵前,而偶然發生或出現的人或事,又都蘊藏著人生命運大大小小的機緣。講機緣則包括偶然在內,論及偶然,機緣又是題中應有之義。因此,機緣與偶然這兩個詞在人生命運的範疇,可以分別使用,也可以一並使用。站在甲的角度,可以說這是機緣,站在乙的角度,又可以稱之為偶然。

翻閱曆史,曆史上許許多多的人和事無不把機緣偶然性因素表現得淋漓盡致。住在隆中的諸葛亮和走出隆中的諸葛亮,同一個人,生存方式一變,竟造成天地之變;一個山野村夫,鬧出個天翻地覆慨而慷來。住在隆中的諸葛亮,隻不過半耕半讀、喝酒吟詩的平常活法,時不時還大白天睡懶覺(“草堂春睡遲”),這在孔夫子眼裏,是要挨批語的“晝寢”之人;若生在今天,去城裏打工不被老板炒掉才怪。然而一旦走出隆中,與劉備一整合,整個天下都成了諸葛亮的棋盤,任他縱橫捭闔,生生地創造出一段曆史來,而且是中國最知名最生動的一段曆史。細想一下,這一切其實就是那麽幾個偶然機緣帶來的。其中如有一個機緣起變化,曆史也許就是另一個樣子。試想,如果當初徐庶的老母沒有被曹操扣為人質,他便不會離開劉備,這樣他就會坐軍師之位,如此,徐庶大約再不會引薦諸葛亮了,因為這不是引進競爭對手給自己添麻煩嗎?這是第一個機緣。接下來,如果徐庶因走得急忘記了推薦諸葛亮,那麽史書上恐怕從此沒有了《三國誌》(他本來是忘了的,走出老遠後才想起來,方回馬向劉備薦賢,所以才叫“徐庶走馬薦諸葛”),這是第二個機緣。諸葛亮此人有點好作清高秀,劉關張去了三次才見到他,第二次劉備還差點凍病了。如果劉皇叔沒有那麽好的耐性,去了第二次不再去第三次,或者因為關、張投反對票不再去第三次(二顧茅廬差點被他倆阻止),劉備為了維護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哥們義氣而就此作罷,以後史書上也就沒有了《三國誌》。因為當時諸葛亮之能還隻是耳聞,是騾子是馬還沒遛過,而關、張是現成的龍虎之將和哥們,也是不好因此失彼的。劉備一生中也不是沒有把哥們義氣放在首位而決策失誤的例子,如後來為了給關羽報仇不聽諸葛亮之勸伐吳而致夷陵之敗的。還有第四個機緣,諸葛亮雖然走出隆中,當上了二把手,可如果關、張不服,認為咱倆革命資曆比孔明那小子長得多,和一把手的關係比那小子鐵得多,咱倆憑啥要聽他指揮?於是二人處處給諸葛亮找別扭,鬧得他隻好再回隆中,那麽史書上也還是不會有《三國誌》了。

翻檢曆史,可知一些滔天的曆史巨瀾,最初的掀動往往是一條“偶然”的細流,或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差錯。1914年6月28日上午,薩拉熱窩天氣晴好,一輛汽車載著兩名乘客,司機拐錯了彎,這輛車本來沒有打算離開大街,但它的確拐出了大街,上了一個沒有退路的窄道。這位司機這天犯的這個小錯誤,改變了世界的進程。這輛車恰好停在了一位十九歲的塞爾維亞學生加夫利羅·普林西普的前麵。普林西普是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成員,他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運氣竟如此之好。他大步走到汽車跟前,從口袋裏拔出一隻小手槍,開了兩槍。車上的兩名乘客——奧匈帝國的弗蘭茲·費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婭雙雙斃命。事發之後,奧地利以這次暗殺為借口,開始圖謀入侵塞爾維亞,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當五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1000萬人為此付出了生命。1910年,十九歲的坦迪加入英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加了血腥的伊普爾戰役和索姆河大會戰,並兩次受傷。讓坦迪留名青史的,不是他的英勇無畏,而是槍下留情改變了曆史。他的失誤發生在奪占法國小鎮馬爾寬渡口的戰鬥中。1918年9月28日之天,坦迪所在的步兵團一度被德軍猛烈的重機槍火力所壓製。二等兵坦迪躍出戰壕,隻身一人匍匐靠近德軍陣地並成功地消滅了德軍槍手。抵達渡口時,他再次冒著密集的炮火率先鋪設起木板,使英軍衝鋒部隊得以順利衝入敵軍陣地,最終迫使人數占優的德軍退出戰鬥。兩軍的血腥廝殺漸漸平息下來,突然,坦迪的視線中出現了一個德軍傷兵。這個一瘸一拐走出陣地的德軍士兵也看到了不遠處坦迪的槍口死死地指著他。然而,這個傷兵顯然已經精疲力竭,他既沒有舉槍也沒有驚慌失措,隻是毫無表情地盯著坦迪,似乎在等待已無可避免的最後時刻。“我當時的確瞄準了,但我從來不射殺傷兵”,坦迪日後回憶起當時戲劇性的一刻,“我讓他走掉了。”上膛的子彈沒有擊發,坦迪收起了槍。那個年輕的德國傷兵略略點了點頭,然後慢慢走遠了。人類二十世紀的曆史在這一刻,忽然掉轉了方向。因為那位傷兵是希特勒,十幾年後,希特勒瘋狂地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把人類再次推進災難的深淵。據統計,全球百分之六十的國家參戰,二十多億人口卷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人流離失所,四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再說李自成起兵吧,那也是始於一個偶然機緣。李自成本來是個吃皇糧的驛卒,捧著鐵飯碗,本可以安老終生的。然而明末朝廷為了減少財政支出,出台了裁減驛站的政策,李自成因此下崗。沒有生活來源,加上幾個哥們一慫恿,於是起而造反了。後來事情越鬧越大,不僅推翻了明朝,還招致清兵乘亂入關,造成明清更替。以後的什麽康乾盛世、慈禧太後等等今天電視上百演不厭的清朝故事,都和明末一個驛卒的偶然下崗有著隱隱的因果關係。還有清末的洪秀全,他本是個一心考功名的讀書人,可參加了幾次科舉考試都沒考上,前途無望,隻得上街閑逛。一日在閑逛中偶然得到一本傳教士送上的基督教書藉,他拿回去進行了一些改造,創立了“拜上帝教”,竟聚眾造反,鬧出個“太平天國”來,差點兒滅了清朝。假設一下,把以上兩個偶然機緣變個樣子:假設李自成依舊當他的驛卒吃皇糧終老,假設洪秀全考試順利金榜題名,明末和清末的曆史會不會是另一個樣子呢?

2002年10月底,在“古巴導彈危機”40周年紀念大會上,一位俄國軍人講述了一段40年一直不被世人所知的驚人內幕。1962年10月27日,蘇聯B——59號潛艇正在古巴海域潛航。突然,海麵上的美國“比勒”號驅逐艇投下了一連串的深水炸彈。美國人的意圖很明顯:潛水艇要麽浮出水麵,要麽葬身海底。美國人顯然沒有意識到,受攻擊的這艘蘇聯潛艇,和另一艘在古巴海域遊弋的蘇聯潛艇都裝載著帶有核彈頭的魚雷。炸彈在B——59號潛艇附近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猛烈衝撞著潛艇,潛艇上亂作一團,船員被巨大的爆炸聲震得耳聾,潛艇內的氧氣幾乎消耗已盡,有的人已經昏迷不醒。不少蘇聯水兵認為戰爭已經爆發,馬上要求發射潛艇上的核魚雷。根據當時的授權,發射核魚雷需要經艇上三名軍官一致同意。而當時的情形是,其中二人已同意,隻等第三人一點頭或舉手,帶給蘇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將是毀滅性的災難——全麵核戰爭。但那個名叫阿爾希波夫的蘇聯軍官,關鍵時刻頭腦十分清醒,正確地行使了屬於自己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權力,他對發射核魚雷的提議大聲說:“不!”40年後,出席“古巴導彈危機”紀念大會的美國國家檔案館館長表示,當時美蘇之間衝突的激烈程度已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核戰隨時都可能因一點小小的軍事衝突而一觸即發……阿爾希波夫可能不知道,他簡單的一個“不”字,在不經意間挽救了他的國家和整個世界。阿爾希波夫作為一名蘇聯潛艇軍官,身份卑微,權力有限。在一般情況下,他絕無可能,也無任何能力和機會去阻止一場核戰爭的爆發,屬於他的僅僅是——在十分緊急的關頭,他有三分之一的權力否決或同意自己所在的潛艇向對手發射魚雷。按照當時的授權,他能做到的隻有這麽多。實際上,他真正做到的也就這麽多,卻成功地避免了一觸即發的核大戰。

曆史的吊詭,曆史的魅力,或許正因為曆史的機緣巧合。我們不得不驚歎暗藏在曆史細節中的玄機,它們總是貌不驚人地出現,以看似微小平和的力量推動曆史發展前進,卻最終展示給我們那樣波瀾壯闊的曆史場景。曆史是由曆史人物創造的。曆史的機緣巧合,實質上是曆史人物命運的一種機緣巧合。曆史人物如此,當今現代人亦如此,任何人的命運,任何一種形態的命運,都是由一連串的機緣組合形成的。我們常常感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不分時候的拉我一把,扯你一下,我們就是在這樣被拉拉扯扯中,總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走到一起,演繹人生命運的華章。這雙看不見的手,就是命運機緣。命運機緣常常以偶然性的麵貌出現,甚至有時表現為一些看似無關緊要、微不足道的元素,卻能夠引發出大的事件,成為人生命運的轉折點。

回溯我們涎生的過程,兩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滿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機緣的產物。我們脫離娘胎的第一聲啼哭,代表著命運開始的第一個機緣。人們常常遙想:如果是另一個男人和另一個女人,就絕不會有今天的你我;即使是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如果換了一個時辰相愛,也不會有此刻的你我;即使是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在這一個時辰,由於一片小小落葉或清脆鳥啼的打擾,依然可能不會有如此的你我……我們落生在誰家,落生在一個怎樣的家庭,是權貴之家,是書香門第,還是平民小戶,這是我們人生第二個命運機緣。我們擁有什麽樣的父母,遇上怎樣的老師,謀取了何種職業,與誰結為夫妻……凡此種種,都是我們命運之中一個又一個機緣。機緣之於命運,往往在人生關鍵緊要的幾步產生重大作用,而這關鍵緊要的幾步,往往影響到人的一生,甚至可以決定人的一生。

電影《畫魂》中的潘玉良,原名張玉良,一歲喪父,兩歲時姐姐過世,八歲時相依為命的母親也因病離開人世。孤苦伶仃的張玉良被舅舅收養,寄人籬下的生活有著不可言喻的孤單與苦楚。十四歲,她被舅舅無情地送入了蕪湖縣城的怡春院,當了雛妓。自古揚州出美人,張玉良是揚州人,十七歲時,張玉良芳名遠播,成了蕪湖地界一株令人矚目的名花。這一年,她遇到了剛上任不久的海關監督潘讚化。為了給新上任的監督接風洗塵,商會會長將張玉良獻上。“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去。”這首《卜算子》原是南京天台營妓嚴蕊的詞,今時今地,同樣的處境,相同的心事,張玉良趁機道出。這曲《卜算子》,唱出了張玉良淪落紅塵的悲苦,當在座眾人為張玉良的歌聲陶醉時,唯有潘讚化,他聽懂了歌中的深意。潘讚化認真仔細端詳著麵前的女子,她低眉斂目,年紀輕輕,這讓他心底生出了憐惜之意。初遇張玉良時,潘讚化已是有家室的男人。起初他對張玉良沒有非分之想,他隻是單純地憐惜她的處境,想幫幫她。當張玉良被送到他的住處時,潘讚化覺得受到了侮辱,女子的清白不可以如此輕賤,他立即遣退了她。但是,當卑微軟弱的女子用哀求的目光望著他時,潘讚化知道,他得想辦法既不沾汙她的名節,又要保全她的處境。於是,他邀她共賞芫湖。這是張玉良第一次與潘讚化出遊,一路上,這個博學儒雅的男人給她講了很多風土人情、奇聞軼事。作為妓女,她受盡了世人的嘲弄與唾棄,可這一刻,眼前的這個男子卻將她當作再正常不過的女子,並沒有因為妓女的身份而看低她。夜幕降臨,潘讚化要送張玉良回去,張玉良卻堅決拒絕。青樓三年,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的時間裏,張玉良雖未被風塵所累,可她也懂得識人。淪落紅塵非她所願,這黑暗的生活她做夢都想逃離。當潘讚化出現的那一刻,她便意識到機緣的降臨,便知道這個男人可以救她。惻隱之心,讓潘讚化留下了張玉良,以自己的名譽作為代價。他拯救了這個女子,並且將她贖出青樓。他原以為他們的緣分到此為止,他給了張玉良自由,打算送她回鄉。家破人亡,張玉良沒有可去的地方,亦沒有可以投靠的親人。是感激,也是愛情,張玉良態度很明確,潘讚化救了她,她便要以身相許。但潘讚化遲遲不願接受,他是有妻室的男人,也是受“五四思潮”影響的進步人士。女人吸引男人並非隻有美貌這一點,張玉良的天賦好學,加上善良純潔的稟性,這些珍貴的品質足以讓一個男人動容。他和她,終是跨越重重障礙,結成連理。妓女從良在當時的年代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二人婚後在上海過著相敬相愛的生活。她懂得感恩,要將自己完整的生命奉獻給潘讚化。她說:“我應該姓潘,我是屬於你的,沒有你就沒有我。”婚後的潘玉良,並不安於隻做嬌柔的小妾,她將命運重新譜寫,以驚人的天賦與努力,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傳奇。潘讚化不僅是潘玉良的丈夫,更是她的老師。在他的教導與庇護下,潘玉良開始了學畫生涯。不久有幸結識洪野先生,這是又一人生機緣。在他的指導下,潘玉良的畫技突飛猛進。人的機遇是難以預料的,從認識潘讚化開始,潘玉良就走向了另一段全然不同的人生。在丈夫的鼓勵下,她報考上海美專,成績出類拔萃,可因為出身的緣故,並未被立即錄取。後來,在老師洪先生的力薦下,校長劉海粟頂著巨大的社會壓力,提筆在錄取名冊上添上了她的名字。她是一代名妓,更是一代畫魂。從孤兒到雛妓,從雛妓到小妾,再由小妾到畫家……潘玉良的命運充滿著悲涼與傳奇的色彩。

在紐約市布魯克社區工作的麵包店老板,一直辛苦打拚到五十五歲,才使得他的店看起來頗有氣派。剛好此時有人想買他的店。於是,他就把店賣了。夫妻二人決定在氣候良好的加州度過晚年。他以十萬美元的代價將店脫手,把一百張嶄新的千元大鈔放進腰包,和妻子朝加州飛去。可是,飛機到內華達州沙漠的上空時,引擎情況不佳,機長便宣布:“我們的飛機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危險狀況,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將暫時在拉斯韋加斯著陸做準備工作。停留時間約四個小時,乘客可以在您喜歡的任何旅館吃飯,一切費用由航空公司負擔。可是請各位旅客注意,如果您要賭博,費用您自己負擔。”“賭博呀!”麵包店老板嘲笑地對妻子說:“那玩意兒鐵定吃人的,會去賭博的人應檢查檢查腦袋!”可是一進入豪華無比的旅館,乘客們都高高興興地到賭場遊玩。於是,麵包店老板也帶著鈔票去試試運氣。啊!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千元大鈔漸漸少了,很快就不見了。為了拿回輸掉的錢,麵包店老板又下了賭注進去。同樣地,鈔票瞬間又消失了。當回過神時,養老用的十萬美元已經輸光了。可憐的麵包店老板踉踉蹌蹌地往洗手間走去。可是,往口袋一摸,他連上洗手間所需要的二毛五硬幣也沒有。這時,恰好一個搭同一班機的客人來了,看見麵包店老板的窘狀,便好心地拿出二毛五的硬幣塞進他的手裏。“真謝謝你”。麵包店老板說:“我到今天以前,從沒有向人借過一分錢。我跟你拿這個錢,隻要我一有了錢,就會馬上還給你。”說完,麵包店老板便強迫那個好心的男人寫下名字和住址。可是,洗手間裏有人把門開著就走了,於是他沒有用那二毛五就解決了問題。回到大廳,忽然看見有二毛五可以玩的吃角子老虎機。他神思恍惚,竟無意識地投進二毛五,再拉了搖杆。你猜,發生什麽事?他竟中了大獎啦!拉斯韋加斯空前的大幸運降臨在這個麵包店老板身上了。當飛機起飛的時候,麵包店老板的口袋裏已裝進了十五萬美元。到加州後,麵包店老板夫婦馬上就覺悟到,他們倆並不適合悠閑度日。於是,他們又開始經營麵包店。店很快就興隆起來,數年之後,麵包店老板就躋身百萬富翁的行列。有一天,他把自己在拉斯韋加斯的體驗說給自己的店員聽,“我在加州所建立的所有買賣,都是拜這個男人所賜,就算竭盡全力我也一定要找到這個男人。”“可是,我不懂”。店員一副懷疑的表情問道:“借給您二毛五的那個人,不是把名字和地址都給了您嗎?”“我要找的不是那個男人”。麵包店老板說:“我要找的是,沒有關廁所門就離開的那個男人!”麵包店老板的故事富有戲劇性,在拉斯韋加斯短暫停留的四個小時裏,一連串看似平常而普通的際遇,竟使他經曆了人生的大悲與大喜,尤其是那扇他人忘記關上的廁所門,無疑成了他的重大命運機緣,陡然間獲取了比以前失去要多百分之五十的財富,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此前所未有過的人生領悟,命運也因此有了新的走向。

1993年,童話大王鄭淵潔到鄭州亞細亞簽售。當時還在讀小學四年級的馮豔是鄭淵潔的熱心小讀者,聽說鄭淵潔要來鄭州,高興得歡呼雀躍,能夠得到偶像的親筆簽名書,該是件多麽驕傲的事情啊!“全班同學都會羨慕我的。”馮豔心想。她記得,那天亞細亞商城排起了長長的舞龍隊,馮豔整整等待了三個小時才站到鄭淵潔麵前。看著平日裏隻有在電視上才能見到的鄭淵潔,馮豔激動不已,她天真地問:“鄭叔叔,我長大後能到你身邊工作麽?”“可以啊,我不會英語,我需要懂英語的助理。”鄭淵潔回答,並鄭重其事地在馮豔的書上寫下幾個字:“長大以後,學好英語到我這裏來。”寫過之後,鄭淵潔忘記了。但這幾個字,卻刻在了馮豔的心裏,並改變了她的命運軌跡。馮豔過去成績不好,自從得到鄭淵潔的親筆簽名後,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她考上了鄭州十一中,成績名列全班第一。隨後,馮豔考入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主修英語。畢業後,她拿著十二年前鄭淵潔簽售的那本書,找到了他,並如願成了鄭淵潔的助理。馮豔的英語非常棒,在工作中的表現相當精彩。這個女孩的故事讓人感慨:簡單一句話,甚至是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有可能成為重要機緣,成為他人奮起飛揚,改換命運的強勁動力。

清代乾隆朝舉行過一次博學鴻詞科考,是清代僅有的三次製科考試中規模最大、考題最難的一次。科舉中的進士考試嚴格說分為兩類,一類叫常科,即常規的定期考試,這種考試一般三年舉行一次,所考主要是儒家經典以及治國方略,即知識和能力。人們通常談起的科舉考試,一般就是指這一種。另一類叫製科,是不定期的一種臨時性考試,這種考試主要是根據國家需要,選拔具有某方麵異能的“非常之才”。製科考試與常科不同的是,不一定隻有舉人才能應考,隻要確實具有某種專強之學,即使沒有功名也可以應考。但是與此相對應的是考試範圍也寬泛龐雜了許多,三墳五典、三教九流各種冷僻雜說無所不包。正因如此,考取極為不易。這一科的奪魁掄元者,是清代知名的能臣劉綸。說起來,劉綸能中得這次製科狀元,很有些傳奇的色彩,是他在赴考途中一次意外的奇特遭遇促成的。原來,劉綸在赴京趕考的途中,進入河北境內的一天晚上,劉綸來到一座古廟投宿。這個古廟荒涼破敗,裏麵空無一人,借著天黑前的一點光亮,劉綸在燭台上找到一個已經用過的蠟燭,點起後四下裏一照,到處都是厚厚的一層積塵,空中蛛網交錯,看來已經荒廢很久了。劉綸在燭台旁收拾出一塊地方,打算將就休息一晚。猛然間,發現香爐的下麵壓著一本書,外邊露出不大的邊角,劉綸覺得有些奇怪,就上前取了出來。這本書顏色已經有點發黃,邊角還破損不少,打開一看,劉綸不由暗吃一驚,原來這本書的內容神奧玄怪,根本無法讀明白,以前不要說見,聽也未曾聽說過。這是一本什麽書呢?又是誰放在這裏?劉綸百思不得其解。他知道宋朝蘇軾曾見過一本奇書,這會不會也是世所罕見的一本奇書呢?順著這個思路,再仔細逐字地進行研讀,慢慢地,果然發現了其中的一些門道。原來,這是一本專門講奇門造化和天地玄機的書,道理極其深奧難懂,但又自成體係暗含玄機,似道家又不是道家,原來是一位世外高人所作。劉綸對這部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決心弄清楚裏麵的道理,當晚他一直讀到燭盡,並且決定帶上它進京,在赴京途中接著研習揣摩。在趕考途中,他晚上習讀這部奇書,白天趕路時再反複進行品味和參悟,越學越品悟出其蘊含道理的玄奧與深邃,心裏更加歎服,學的也越加興趣盎然。這部書本來不厚,待趕到京城時,劉綸不僅已經參悟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還能將整本書完整地背誦下來。這次製科的考試為了驗考考生們的博學程度,也為了能選拔真正的異能之人,乾隆皇帝經過再三考慮,親自出題,出了一個極其僻冷的怪題,叫作“五六天地之中合賦”。這題的內容來自宮藏的一本秘書,完全不同於諸子百家等“正經”學問,民間絕少能見到。果然,在考試時,麵對這樣的怪題,那些飽學的考生們個個目瞪口呆,不知命題所示,根本無法下筆應答,有的甚至急出滿頭大汗,不停地用手擦拭,整個考場氣氛顯得有些尷尬和緊張。而劉綸見過考題以後,卻大喜過望,原來題目要論述的,恰恰正是古廟裏那本奇書的內容!劉綸驚愕之餘,沉下心來,理清思路後,當即提筆作答。由於心中有數,答寫得極其圓滿順意。在考試剛剛過半,大多數考生還沒有搞清題意時,劉綸就已經答完謄清,第一個交上試卷!這次考試是乾隆帝親自主持,他見劉綸這麽快就交卷出了場,覺得很詫異,就取過卷子來細看,不想一看之下卻大吃一驚,隻見卷題答寫不僅極其精邃透徹,完全符合題意要求,甚至就連所用的字句,也與宮藏秘書裏的幾乎完全一樣!乾隆心裏非常奇怪,不明白是怎麽回事,派人把劉綸找回來詢問,這才知道了他赴京趕考路上的奇特遭遇。在聽了劉綸的敘說以後,乾隆不由再三慨歎,並且認為這是天意,於是當即就決定,不再審看其他試卷,直接把劉綸取為第一,把他欽賜成這次博學鴻詞科(乾隆元年即1736年)的狀元。這科考試,除了劉綸,答得象樣的隻有四人。

在茫茫人世間,緣於某個人、某件事、某句話、某本書、某個念頭,或者某種行為、某個動作,從而形成命運機緣,激發命運力量,促使命運呈現精彩的事例,比比皆是,就是你我應當也有或多或少這樣的體驗與感同,有所區別的僅僅是,體驗與感同的次數、強弱和狀況的不同罷了。人們之所以常常感歎命運無常,認定命運乃人生難解之謎,這正是機緣的魅力所在。機緣有時戴著偶然的麵具,猝然臨之,從天而降,令人目瞪口呆;機緣有時又顯得那樣漫不經心,緩步而至,在不經意間改變著你我他。因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隻有一個條件,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隻有一個原因,命運裏的機緣常常被某一種現象或某個現實問題所掩蓋,命運也就因此常常被不經意發生的事情所左右甚至成為人生的分水嶺。讀懂的人,讀懂了;讀不懂的人,自然也就錯過了。

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壞兩麵性一樣,命運裏的機緣也有好與壞之分。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把好的機緣稱呼為“機緣”、“機遇”、“機會”、“好運”等等,而把壞的機緣稱之為“厄運”、“惡遇”、“災星”等等。從通常意義上講,壞的機緣,或是不好的機緣,就是泛指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遇見錯誤的人、碰上錯誤的事、釀成錯誤的後果。最常見的有交通事故、自然災難、路遭劫殺、誤上賊船、意外飛物、被誣致冤……

2013年5月22日《法製文萃報》載文,浙江省高級法院於5月17日對張高平、張輝再審改判無罪,並作出國家賠償決定,兩人共獲賠221萬元。至此,浙江叔侄冤案風波塵埃落定。獲賠後的張高平叔侄情緒低落,表示很無奈,十年來因冤案所受到的身體、精神和工作生活等方麵的巨大影響,並不是這百餘萬元所能撫慰得了的。他倆怎麽也想不明白,明明是做了一件好事,反而被誣為罪犯,坐了十年牢房,受了十年的折磨。十年前的這天上午,張高平叔侄開著自家的解放牌大卡車為別人送貨,路途中,一位年輕的姑娘招手,請求搭乘一段路。張高平叔侄想也沒想,就讓姑娘上了車。姑娘到目的地下了車,張高平叔侄繼續駕車前往,誰也沒有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然而,數日後,叔侄倆竟被莫名其妙地抓進了公安局。原來,那姑娘下車後不久,竟被人奸殺致死,某女刑偵隊長認定叔侄二人為凶手,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刑訊逼供,強迫叔侄二人認罪。結果叔侄二人一人被判死緩,一人獲刑15年。入獄後,叔侄二人至死不服,不斷地繼續向上申訴,直到2012年真凶落網認罪,張高平叔侄二人的冤案方大白於天下。事後想想,假如張高平叔侄這天沒有出車,或者不走這一條線路,冤案就無從產生;假如沒有遇上這位姑娘,或者拒絕了姑娘搭車的要求,冤案也就不會存在;假如姑娘下車後沒有遭遇奸殺,也就沒有這個冤案;假如承辦此案的公安刑偵人員重證據,不搞逼供信,冤案也就不會發生;假如檢察院或法院的辦案人員能細心一點,看出此案中的漏洞與破綻,最終也不會釀成冤案。由此可見,張高平叔侄的冤案其實就是一連串的巧遇巧誤巧合所造成的,或者說一連串的陰差陽錯、一連串的巧遇巧誤巧合共同作用才鑄成了叔侄倆重大的惡性命運機緣,倘若缺少某一個巧遇巧誤巧合,這世界上將少一個冤案,叔侄倆的命運就不會有如此之大的跌落。再假設一下,如果真凶沒有落網,張高平叔侄的冤案也許難以澄清,今生今世也許都要背負著強奸殺人的罪名!

某電子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汪洪恩,這天下午放學後,準備去操場打籃球,剛出寢室就遇上了上大二的東北老鄉高陽。高陽說:“今晚能不能幫我一個忙?”汪洪恩問:“什麽忙?”“我被人欺負了,你和我一起去,我還叫了幾個人,不用你動手,就是壯個膽。”高陽既是老鄉,又是學長,而且還曾幫過自己的忙,這怎麽好意思不去呢?他隻是稍稍猶豫了一下,便點頭答應。晚飯後,高陽和汪洪恩在校門口等人,高陽說:“一共有9個人,他們開車來接我們”。不久,一輛賽豹和一輛哈飛賽馬汽車呼嘯而至,他隨高陽上了其中的賽豹轎車。高陽把為頭的高哥介紹給他,他看著吞雲吐霧的一車人,有點緊張,小聲地問:“都是幫你出氣的嗎?”哪知,他的話立刻引來一陣哄笑。高陽說:“出什麽氣啊?今天我們去綁幾個人,搞點錢花!”汪洪恩感到一種說不出的恐懼,聲音顫抖:“你們讓我下車吧。”高哥笑著說:“我們綁的是年輕漂亮的單身女孩,她們不敢報警”。高陽說:“我跟高哥幹了幾票,都沒出事,我們這麽鐵的關係,不會騙你的。”汪洪恩隻得坐在車上,打算尋找機會再逃走。然而,高哥等人把他看得死死的,並且威脅他,不許亂說亂動,否則性命難保。這一夜,他們先後綁架了三位年輕的姑娘,搶劫現金12000元,以及手機等其它物品。汪洪恩在威逼之下,不得己也參與了看人、綁繩子之類的事情,事後,高哥給每人分了不等的贓款,汪洪恩分了350元。他不要,高哥威脅道:“你不要也得要,整個事情你都參與了,你也脫不了幹係。”他不得不收下那350元沾染了罪惡的錢。淩晨四點鍾,汪洪恩被送回學校,他不敢回宿舍,坐在校園的一條長椅上,回想著這個充滿恐怖和罪惡的夜晚。他恐懼、羞愧、自責:“從這一夜開始,我的人生或許就要徹底改寫了,再也無臉麵對父母、同學,不得不與相愛的女友告別,因為我已是一個沾上、並且永遠也洗不脫罪惡的人!”這一切,究竟為什麽會發生?汪洪恩1989年8月出生,父母是當地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中層領導,家境很好。2009年9月,他考進西安這所學校,性格柔弱、靦腆的他,無意間結識了老鄉兼學長的高陽。高陽比他早一年進校,其父母在雞西經營一個建築公司,家裏資產近千萬。汪洪恩覺得高陽很豪爽,朋友多,不知不覺就與他走得近了。有這樣一個老鄉,就像多了一些保護,也會少一些在異鄉求讀的孤獨。特別是當他的女友被男同學糾纏不休,他和女友感到十分無奈之際,高陽挺身而出,帶領幾個人幫他“擺平”了這件事。汪洪恩從心底裏感激高陽,覺得欠了高陽一個大人情,因此對高陽更加信任和依賴。這一夜,就是為高陽所騙,誤上賊船……汪洪恩回想著這一切,感到自己完全是被高陽拖下水的,對這個曾經幫助過自己和女友的老鄉兼學長,他不知道是感激還是恨!事隔不久,案件告破,案犯全部落網,老師和同學都覺得難以置信,因為汪洪恩不僅成績好,各方麵表現好,家境好,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友,怎麽會犯下這等罪惡?!2010年2月26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指控書稱:這夥人在中下旬兩周之內,密謀綁架、搶劫8次,搶劫13人,搶劫財物13萬多元,所有受害女性都遭到了毆打,有的被火燙、針紮,有三人被強奸,多人遭到猥褻。2011年2月2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該案首犯、主犯死刑、死緩和無期徒刑等不同的刑罰,汪洪恩也獲刑6年。當天,汪洪恩所在學校組織了120多名師生前來旁聽,其父母和女友也到場旁聽。他飽含熱淚,當庭宣讀了悔過書:“我的行為深深地傷害了受害人,給受害人帶來了難以抹去的痛苦記憶。我辜負了父母對我的期望!我要好好改造,爭取減刑早日出獄,重新做人。希望同學們以我為戒,慎重交友,敬畏法律。”那一夜,無疑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最讓人痛心的就是汪洪恩,這個原本前途似錦的優秀學子,陡然間跌落在命運的泥淖裏,為自己的人生之路栽種了許多蒺藜。那一夜,對於汪洪恩來說,是精神和道德上的滑鐵盧,是命運的一個大拐點,表麵看事發偶然,實質上也是多種因緣聚合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汪洪恩交友不慎,對高陽依賴和信任,且常懷感恩之心,是起因,是罪惡的種子;那夜預謀搶劫,為頭的高哥覺得人手少了,順口要高陽再叫上一個,高陽便立馬想到了這個對自己既信任又感激的汪洪恩,這是汪洪恩誤入那一夜的重要關鍵環節;事到臨頭,汪洪恩軟弱而缺乏主見,且法製觀念淡薄,不能勇敢果斷地抽身退出,或是尋機電話報警製止這起犯罪活動,結果被裹挾而卷入罪惡的漩渦,也就成為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310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