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館

來源: 應帆 2023-06-27 13:58: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11 bytes)

這個周末抽空去法拉盛圖書館參加一位文友的新書發布會。法拉盛圖書館過去十來年裏成為紐約一個小小的文學中心:很多華文活動都這這裏舉辦,包括作家們的新書發布會,各種作協組織的文學講座,乃至更大規模的法拉盛詩歌節等等。因為疫情,線下實體文學活動中止了將近三年,如今又開始漸漸恢複。

聽了新書發布會,帶新來紐約的文友上圖書館三樓看看。圖書館疫情期間曾經關閉,後又辟為疫苗注射點,如今似乎正在大動幹戈地裝修,卻也不影響滿屋滿座的讀書之人。三樓主要是中文藏書,包括各類中文報紙和文學雜誌。朋友在國內時原是《北京文學》的詩歌編輯,如今在書架上看到《收獲》《花城》等等大刊,驚訝不已,忙著要拍照傳給國內的朋友看。

我們又瀏覽書架上的各類書籍,驚喜看到好幾位認識的文友作家的大作陳列其上。有那麽一刻,因為這些陳列在圖書館書架上的書和文字,以及周邊安靜閱讀的人類,讓我們欣慰文學也許還是有點價值和作用的。

法拉盛圖書館位於鬧市之中,正門就對著兩條大馬路匯合而夾出來的一個三角箭頭地帶,不遠處就是長島鐵路橋,而路邊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形形色色的攤販和喧鬧紛雜的市聲。圖書館,在我看來,就像這個社區的靈魂,讓法拉盛因此更具一些迷人的力量,在鬧市之中,如一塊磁鐵吸引那些對文字、對閱讀、對信息、知識乃至智慧依然有著樸素和執著追求的人們,也如一根定海神針提醒和安撫我們這紛亂的世界還是可以放得下一些書架和書桌的。

在圖書館逗留過,我們去附近的上海豫園吃飯。雖然下午五點不到,飯館裏卻也是幾乎客滿。天氣漸暖,外麵長椅上也有人捧著一兩份生煎饅頭之類的上海小吃大開吃戒。這個2016年才開的上海飯館,疫情之前就做得聲譽鵲起,引得很多老外按圖索驥從曼哈頓跑來饕餮一頓。他們有一項店規:隻要消費超過10元,就贈送一客六粒小籠包或者兩片北京片皮鴨。這優惠大概也是吸引許多食客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店裏的裝潢也有些意思。天花板上裝飾著大幅書法作品,《春江花月夜》的文字和韻律龍飛鳳舞其中。續茶搛菜之時,偶一抬頭,看見“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月何年初照人”之類的詩句,倒也不自禁地要停箸噤聲,發發懷古思幽之歎。吃客倚靠的牆上則在大紅的背景裏勾勒出一樽古瓶,古瓶上又畫著《喜鵲登梅》的圖案,也無端增添些流俗媚雅的生活趣味。

我們兩個中年人,隻點了幾樣清淡食物,四喜烤麩、馬蘭頭、毛豆百葉、拍黃瓜和上海菜飯等,再加上贈送的小籠包,卻也是滿滿一小桌子。我們吃喝一個多小時,也隻能消滅掉一半,另一半需要打包帶回。

回來路上,想想這疫情是漸漸成為過去時了:圖書館和飯館裏的人群和人流是提振人心的景象。疫情之中,最受其累的其實就是餐飲業。從這點來說,雖然靈魂很重要、圖書館很重要,但是對普羅大眾來說,填飽腸胃更是第一需求。從經濟學來說,下飯館是跟消費和GDP掛鉤的,而圖書館人流多少可能對經濟數據不會構成太大的衝擊。

若說疫情後個人生活方式的另外一個大變化,應該是常去健身館莫屬。事實上,這一天因為要去法拉盛,我早上還提前去了健身館,完成這一天的鍛煉任務。疫情三年在家,居然也懶出了、胖出了一點小毛病。去年夏天知道終於可以安心去健身館後,我就決心要把這失去的鍛煉時間給補回來。

仔細想想,對於一個人來說,除了靈魂有趣之外,健康的體魄才更是一切的基礎。常去的這家健身館不貴,一個月隻要20美元。我的要求也不高,大多時間是在跑步機上快走慢跑幾十分鍾,偶爾也做一點力量練習。有一個星期休假,每天去跑,倒引得一位老人家問我是不是在練習馬拉鬆。我過去倒是想過這個所謂完滿人生必須完成的體驗之一,如今隻有哈哈一笑,跟老人家說“我倒是想呢!”

這麽一算,似乎疫情之後,日常生活裏最重要要的場所竟然是健身館、圖書館和飯館這三館了。有閑了,第一個要去圖書館;有錢時,不妨時不時去去飯館;又有閑又有錢,可以常常去健身館運動運動。如此這般,靈魂、腸胃和體魄都能得到滋養,若有幸,或許靈魂有趣一點,腸胃滿足一點,體魄健美一點。人生有此三館,夫複何求呢?

(原載於《世界日報》副刊版麵)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