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與養生

來源: 北美原野 2021-12-19 06:20: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76 bytes)

       

       

        提起長壽,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那是年過半百、知天命之後的事了。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隻有一次,長壽是每個人所希望的,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良好祝願到耳熟能詳的“唐僧肉的故事”,都可以略見一斑。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為探尋長壽而苦苦求索。隨時打開互聯網,輸入關鍵詞“長壽秘訣”,就會出現海量的相關信息,譬如像衝繩群島,當地老年居民壽命在全球範圍內是最長的,每10萬居民中就有68位百歲老人,這是美國同等規模人口的三倍多。這些百歲老人的秘訣就是多吃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10:1),好的遺傳和恰當的鍛煉與社交;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裏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經過二十年的研究,在《長壽工程》一書中列出了“長壽關鍵要素排行榜”,其中人際關係赫然排在了第一位;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蘿爾·格雷德和傑克·紹斯塔克總結出延緩人類衰老的“鑰匙”:一是要樂觀 ,因為樂觀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二是生活要有目標,因為目標可以激發活力等等。這些發現或研究成果,多多少少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提供積極的指導或借鑒。

 

       除了上麵提到的“長壽秘訣”外,也有許多人通過不吃飯,調整氣息等的“辟穀”之養生方法去追求長壽,甚至有人無限誇大其作用,認為“辟穀”可以包醫百病,這個說法相比博大精深的太極、氣功等養生的方法,聽起來挺玄乎的。

 

       理論歸理論,實踐歸實踐;信息歸信息,現實歸現實。盡管許多人不相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的宿命論的說法,但由於個體的千差萬別,卻做不到“一刀切”的長壽,正是“黃泉路上無老少,百歲'壽星'甚廖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人們日益追求長壽的年代,養生的作用越發凸顯。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髒,使生命得以綿長。關於養生的研究已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養生學、現代養生學涵蓋了中醫學、西醫學、康複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道學等等。

 

       現代養生學裏提到了“通過調節個人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及心理狀態,來調理身心,達到未病先防、不適消除、已病促愈、病後複原之保健目的。”

 

      人們努力通過各種養生來達到長壽,在我看來,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養生法就是“養心”。豁達開朗,保持良好心態,遇事泰然處之,心靜如水,淡泊明誌,通過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做一個“沒心沒肺”的樂觀派,這種“綱舉目張”的養生方式會讓長壽的願望“潤物細無聲”地接近現實。

 

       長壽和養生相輔相成,長壽需要養生,養生促進長壽。置身於滾滾紅塵,“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是一種怎樣的“勝似閑庭信步”的灑脫!它是實現長壽的“基石”。

 

       願好人一生平安!願追求長壽的善良之人如願以償地科學養生!

 

       (12/18/2021 Oakvill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