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農場(Duke Farm)秋冬篇:人是一片葉子

來源: 一方天地 2023-06-28 11:01: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8608 bytes)

杜克農場(Duke Farms)在新澤西州頗有名氣。 它曾是煙草大王杜克家族的私人農莊,現是新州最大的非營利性綠色生態農場,對公眾免費開放。它位於新澤西的Hillsborough鎮,距紐約45英裏,距費城62英裏。離家差不多十分鍾車程。

2020年夏,我們搬家到杜克農場所在的鎮。在正常年頭,杜克農場每天開放,除了周一。疫情期間,隻在周二到周五開。那年秋天,疫情回落,周六也開門,趕緊去了兩次。可惜沒幾周後,周六又關門了。

秋天的杜克農場,野闊天低,幽遠空曠。不似一般農場,這裏沒有經濟農作物,隻有大麵積原生草地樹林,是30多種瀕危物種和230種鳥類的棲息地,其中包括大藍蒼鷹和禿鷹。

這片紅葉,像一隻蝴蝶飛落枯草叢。枯草:你從哪裏來?能作幾日停留?"蝴蝶":也許,不再離去,隻把惆悵交付給秋風。

《繁花》中有一段關於人和樹葉的話:“以前一直認為,人等於是一棵樹,以後曉得,其實,人隻是一張樹葉子,到了秋天,就落下來了,一般就尋不到了。每一次我心裏不開心,想一想鄉下過年,想想上海朋友的聚會,就開心一點兒。因為眼睛一霎,大家總要散的,樹葉,總要落下來。” 用上海白話,講人生哲學,過目難忘。

 

關於樹葉,還有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名言:“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當時聽他講座的宮女們不信,紛紛去禦花園,想找兩片相同的葉子,徒勞而返。每一片樹葉都是獨特的。人,更是。

 

每片秋葉,都像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展示最後的美麗。

 

 

 

 

秋日的銀杏葉,黃燦燦的,落滿一地。像是在上演,滿園盡是黃金甲。

 

遊杜克農場,最好的方式是騎自行車,因麵積大,且築有寬平的車道。你可以自帶自行車,也可以付5美元,租一輛。

這殘存石牆,曾是杜克農莊的幹草倉房,建於上世紀初。1915,一場大火,把偌大的倉房,燒得隻剩下四堵石牆。用大塊原石築牆,是杜克農莊建築的特色。杜克莊園第二代主人,多麗絲·杜克保留了這種粗曠天然風格的石牆,用它作為背景,展覽從歐洲訂購來的白色大理石雕塑。不能不說,很有創意。

離幹草倉房不遠,見到這座青銅雕像《法爾內塞公牛》(Farnese Bull ),基座是大鵝卵石,忖著紅葉,有特別的魅力。去年,去南意大利旅行,在那不勒斯的國立考古博物館,看到法爾內塞家族的古代雕塑原件,才知道這複製品的出處。

從農莊的幾處雕塑,可見已故主人的不俗藝術品味。這座青銅《挑刺的少年》("Spinario" 或 "Boy Pulling a Thorn from His Foot")複製品,原件是著名的古羅馬仿古希臘式雕塑,製作於公元一世紀,現珍藏在羅馬康舍瓦托利宮博物館(Palace of the Conservators)中。

 

古羅馬大型雕塑中,青銅製作的,又保存完好的,很少,故而很珍貴,被許多藝術家複製。最著名的複製品曾為美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珍藏。目前,這尊複製品是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的收藏品。十六、十七世紀時,《挑刺的少年》的複製品,被當作珍貴禮物贈送給法國、西班牙、英國的國王們。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也有一青銅複製品。也是在去年的南意大利行中,在羅馬的博爾蓋美術館,見到大理石的《挑刺的少年》複製品。

 

 

第一次看到這"摳腳的老哥"(網上有人戲稱),就好奇,這背後有沒有故事。還真有個傳說,雖早在1704年就被證實是虛構的,仍流傳至今:“一個忠誠的牧羊少年,擔當起了送信者的重任。他將訊息送到羅馬元老院後,才坐下,將腳掌上那根折磨了他一路的刺挑出。後來羅馬元老院為了表彰他的忠心,命人製作了這尊銅雕。”聽起來,有點像我們小時候熟知的《雞毛信》。

 

 

那年冬天,疫情又肆虐起來。連續大雪紛飛後的一個傍晚,心血來潮去拍雪景,可惜農場早早關門,隻在門口拍了幾張。也罷,大雪封門,正好講故事,八卦一下已故杜克莊園的主人父女。

 

昔日杜克莊園的倉房,現是遊客中心。疫情期間,除了廁所,其它都關門。

 

 

創建者老杜克(James Buchanan Duke

 

以煙草起家的老杜克(James Buchanan Duke),老家在北卡羅萊納州。有名的杜克大學正是他捐巨款,在原三一學院基礎上建立的。19世紀90年代,老杜克開始在新澤西中西部Raritan河畔,購買農田和林地,最後集聚了約2700英畝(11平方公裏),建造起類似北卡杜克老家的新澤西莊園。莊園內有45座建築、9個湖泊、18英裏道路、810英畝林地、464英畝草原鳥類棲息地和1.5英裏的石牆。

 

一百多年來,這片土地與杜克兩代人相連。

 

老杜克生意發達,家室並不人丁興旺,隻有一個獨生女兒多麗絲·杜克(Doris Duke),是他55歲時與第二任夫人娜娜林所生。當時,他已身價8000萬美元。多麗絲·杜克一出生,就被報紙稱為"世界上最富的女孩" 。1925年,老杜克過世,多麗絲·杜克才12歲。據傳,老杜克臨終告誡女兒:"不要相信任何人"。但女兒長大後,似乎常常忘記老爸的這一告誡。

 

 

繼承者多麗絲·杜克(Doris Duke)

 

多麗絲·杜克生性大膽好奇,時髦率性古怪,故事多多,一出生,到死,一直是美國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熱點。但這些都不影響她成為受人尊敬的知名慈善家。她的傳記文學有好幾種,並有改編的電視劇。去年,還有以她為主題的新書出版:《銀天鵝:尋找多麗絲·杜克》(The Silver Swan: In Search of Doris Duke)。下麵的"八卦"主要根據《世界人物百科全書》中她的傳記,("Duke, Doris."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edited by Andrea Henderson, 2nd ed.)。

 

錢太多,危及婚姻 

 

老杜克去世時,把大部分財產留給了女兒。多麗絲的母親隻得到一個不大的信托基金,其餘的都給了杜克基金會。這使母女關係微妙,親情減損。多麗絲14歲時,就與其母對簿公堂,阻止她變賣家產。

 

為了擺脫母親控製,多麗絲·杜克23歲時,匆匆嫁給野心勃勃的政客詹姆斯·克倫威爾,引起一片愕然,不被看好。當時39歲的克倫威爾,以喜好巨富女而聞名。他的前妻是道奇汽車公司的女繼承人。

 

?婚後,他們在世界各地度了兩年蜜月,後定居夏威夷的"香格裏拉"宅邸。當丈夫競選公職時,多麗絲試圖為其助選,而媒體卻對她更感興趣,引起他們婚姻緊張。這跟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的情況有點相似。結婚四年後,他們的女兒出生一天即不幸死了,多麗絲極其傷心,以至雇"通靈者"去陰間找女兒。 這進一步削弱了他們的婚姻。三年後,他們離婚。

 

離婚?兩年後,多麗絲·杜克在歐洲遇到了多米尼加外交官,波菲裏奧·魯比羅薩,一個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和財富獵人。多麗絲被其迷住,很快結婚。毫無懸念,婚姻隻持續了一年。據說,所幸美國政府有關部門為多麗絲起草了一份鐵甲(iron-clad)婚前協議。多麗絲對婚姻徹底失望了。

 

多麗絲的婚姻故事如放在今天,全世界會是怎樣的吃瓜熱鬧,看看比爾.蓋茨的離婚,應該不難想象。

 

 

多才藝,恣意人生

 

多麗絲·杜克也許是世界上興趣最廣泛的富二代。結束"浪漫"短暫的婚姻後,她開始周遊世界,異族文化對她特有吸引力。她探訪過印度神秘主義者和非洲巫醫,還曾與馬賽戰士(Massai warriors)在非洲叢林遊蕩。在旅行中,她熱衷於收集世界各地的藝術品。據說,她口味古怪,譬如,她收藏了一架中東商人的舊飛機,附帶收養兩頭駱駝。

 

二戰期間,多麗絲曾在埃及的一個水兵食堂工作,隻拿一美元的年薪。(另有資料說,她是在為情報機構工作)。她後來說,這是自己一生中最有用的時期。

 

她還有短暫的寫作生涯。1945年,她成為國際新聞社的駐外記者,從飽受戰爭蹂躪的歐洲不同城市,發來報道。戰後,她搬到巴黎繼續工作,為《哈珀的集市》(Harper's Bazaar.)雜誌撰稿。 

 

她對表演藝術也很有興趣,是個頗有才華的爵士鋼琴家,並會寫歌,跳肚皮舞。周末,有時會去美國南方浸信會的黑人福音合唱團唱歌,到夜總會彈奏鋼琴爵士樂。她的交際相當廣泛,朋友圈是一長長的名人單:從貓王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伊梅爾達·馬科斯,從作家路易斯·布羅姆菲爾德到英國議會議員亞曆克·坎寧安-裏德、演員埃羅爾·弗林,從美國陸軍將軍喬治·巴頓到衝浪冠軍杜克·卡哈納莫庫...。

 

老年的多麗絲,生活變得更離奇。76歲時,她正兒八經地收養了一個35歲的女子,赫夫納,認定她是已故女兒的轉世,在夏威夷給她買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牧場,甚至在遺囑中加進她的名字。兩人以"母女"關係一起生活,但經常大吵。三年後,她幡然明白"女兒"為何而來,斷然終止了收養關係。

 

老年的多麗絲,生活變得更離奇。76歲時,她正兒八經地收養了一個35歲的女子,赫夫納,認定她是已故女兒的轉世,在夏威夷給她買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牧場,甚至在遺囑中加進她的名字。兩人以"母女"關係一起生活,但經常大吵。三年後,她幡然明白"女兒"為何而來,斷然終止了收養關係。

 

在人生的最後三年中,她逐漸被"女兒"介紹的管家控製。1993年10月28日,她死在加州宅邸的床上,享年81歲。死時身邊沒有家人或朋友,隻有管家一人。對多麗絲死亡的種種懷疑,揮之不去,雖然洛杉磯地區檢察機關有結論說,沒有證據表明她被謀殺。

 

 

做慈善,惠益後代

 

多麗絲·杜克雖時有種種"不靠譜",但有良好的商業意識,且對慈善事業很上心。在她有生之年,其父的財富翻了兩番,同時關注她父親對杜克大學和其它公共項目的捐贈,確保其願望得以實現。21歲的時,她成立了自己的"獨立援助"(independent Aid) 基金,後來成為多麗絲·杜克基金(Doris Duke Charitable Foundation) ,著重"通過資助表演藝術、野生動植物保護、醫學研究和預防虐待兒童....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別的不說,她對杜克莊園的貢獻,受惠者甚眾,包括筆者,讓人矚目。自從她起訴母親獲得了財產控製權後,她就搬進杜克農場,當家做主。《紐約時報》當時有文題為"14歲女孩經營管理3000英畝地產"("Girl of 14 to Run 3,000 Acre Estate".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5, 1927. p. E1.),報道說,杜克農莊不隻是她的長住地,而且是她十分投入的建設項目。

 

上世紀前半葉,她就在農場裏引進路易斯·布羅姆菲爾德的馬拉巴爾(Malabar )農場管理法。這個路易斯·布羅姆菲爾德,不僅是作家,得過普利策獎,同時是美國現代生態農業的奠基人之一。

 

多麗絲死後,杜克農場由DFF基金會(Duke Farms Foundation)管理。作為多麗絲·杜克慈善基金會的一部分,該基金會決定將農場改造為"21世紀環境保護的典範,並鼓勵遊客了解和參與這塊土地的管理"。 從2012年5月19日起,杜克農場,不僅是當地居民戶外活動的好場所,也是麵向公眾的環境保護展示和學習中心。

 

 

我喜歡去杜克農場,因為近,更因為,在原生自然中,時見昔日豪貴遺跡,雪泥鴻爪,似乎提醒你,人生的短暫和渺小。不管什麽年代,不管是錢太多的,還是錢太少的,都隻是一片樹葉,都總會落下來,不見了,也都可以努力做片獨特美麗的葉子。

所有跟帖: 

“夾敘夾議”。中學老師常常這樣講記敘文的要點。這篇做到了。 -1001tmkx- 給 1001tmkx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8/2023 postreply 11:29:09

哈哈,咱中學語文課不是數學老師教的。 -一方天地- 給 一方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一方天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3 postreply 08:17:47

繼續多去Duke farm, 美景比你想的更多,更好! -cd2000- 給 cd2000 發送悄悄話 cd2000 的博客首頁 (447 bytes) () 06/28/2023 postreply 14:47:23

別急,這是秋冬篇,還有春夏篇呢。 -一方天地- 給 一方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一方天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3 postreply 03:56:24

好文, 跟讀 -蔓麗- 給 蔓麗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9/2023 postreply 12:29:18

謝謝! -一方天地- 給 一方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一方天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30/2023 postreply 07:31: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