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博物館 - Frick Collection

 

地址: 1 E 70th St, New York, NY 10021

特點: 私人住宅轉為的博物館,裏麵有主人自己的各類收藏:油畫、雕塑、鍾表、家具、工藝品等等。

展室內不允許拍照。

 

 

如地圖所示,博物館緊靠中央公園,有一麵是麵朝中央公園的,就是下麵照片裏的這一麵。

 

 

如果想進去參觀,則需要走位於70街的門。

 

門上有主人姓名的縮寫,主人全名為 Henry Clay Frick。

 

對主人的簡介,可以從這裏查到(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Clay_Frick>)。

簡單介紹就是1849-1919生人,和鋼鐵大王卡耐基是合作夥伴。

揣測一番:他本人大概習過繪畫,後來主攻鑒賞。從大部分的油畫和工藝品收藏來看,是傳統型精美型的,但也不排斥新生事物和畫風。

這幢私人住宅於1912–1914動工修建,當年Frick就有意將住宅在自己身後即變為博物館,因此設計師在設計住宅時便考慮到了這一層。看那一麵麵的高牆,看那從屋頂到地板的巨幅畫卷,乖乖。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住宅成為博物館。以後的歲月,博物館還是禁不住地擴充擴充再擴充,隻可惜原來的房子占地沒多擁有幾個block,哈哈。

 

 

下麵來張floor plan

 

中心部分的 Garden Court 因其在展室外,所以是進入博物館後唯一能照相的地方(進門那邊的衣帽間走廊什麽的零碎不算哈)。照相可以,但不能用自拍杆。所以客觀上製止了一部分手機用戶的自戀行為,嗬嗬,對號入座哈。

 

既然這裏可以照,就多照幾張,回去也有個交待。

豪宅裏麵帶頂的天井花園,一百年前的人兒好享受。

 

隨身帶了幾本簡介,從圖書館搜羅的,這樣一邊看實物一邊看書對照,省事。

帶上書的原因是什麽,主要是作品旁邊鮮有詳細的作者年代,購入信息,以及作品介紹。門口有audio可以借,不是怎麽聽也聽不利索嘛,吼吼。

 

上麵封麵上這一位,家裏有四人統統進入過 French Academy。四人是其父,其弟,其夫,其子。哇塞。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uise_de_Broglie,_Countess_d%27Haussonville

(我把她的畫像和大都會博物館的一幅弄混了,大都會那幅是下麵這個,是因為裙子顏色嗎)

https://images.metmuseum.org/CRDImages/rl/original/DT717.jpg

 

 

各個屋子慢慢看來。

 

放大一下。

 

壁爐一側是《烏托邦》作者 Thomas More 爵士的畫像,對稱的另一側則是爵士的政敵 Thomas Cromwell 的畫像。把他們的畫像一左一右並列在同一麵牆上,他們願意嗎。

哪位熟悉大英帝國史,給展開講講好嗎?

 

確認一下,提香成為個人收藏,是不是很了不得?

 

 

都有哪些名家,請大家自己親自去鑒賞吧。

我隻能貼一部分,還是印刷得偏離了本來色彩的影像。

Samson and Two Philistines

 

 

下麵這個少女胸像,還是書裏麵介紹得更詳細,因為雕像如果靠了牆,一般我們是看不到後背的。

 

Vermeer 這張,據說是未完成,從金發女主人的發髻可以看出來。

怎麽說我也看不出來怎麽個未完成,唉,差距忒忒忒......遠遠遠......了。

 

 

 

博物館的一層對外開放,通往二層的樓梯是遊人止步。

從書裏麵找到幾張樓上的照片。

 

 

謝謝你跟我一起讀書看畫。

感想:不照相有不照相的好處,就是可以集中精力看東西了。也許這需要推廣推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