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曆史研究的四個階段 (ZT)

本帖於 2025-05-14 10:57:5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蔣聞銘 編輯

南京大屠殺曆史研究的四個階段 (ZT)

我們國家對南京大屠殺曆史的研究經曆了四個階段。我們對南京大屠殺的研究已經有60多年,始於1960年南京大學高興祖老師的研究工作。那一年,他把南京大屠殺作為個人的曆史研究課題提出來,組織了幾位老師和7名同學參加這個小組,收集檔案、調查幸存者。從那時算起到今年,已經有64年。在這60年多年的研究中,我們走過了四個階段,有四個有標誌性意義的著作。

第一個階段,1960年開始,南京大屠殺研究進入起步階段。高興祖老師南京大屠殺研究的課題,最後形成了一本書《日本帝國主義在南京的大屠殺》。這本書體量不大,隻有7萬字左右,是本內部出版的小冊子,但具有裏程碑的意義,而且是一塊奠基石。高興祖老師作為開先河者有重要的貢獻,是我們不可以忘記的一位權威學者。

第二個階段,是上個世紀80年代南京市政府主持編修的一本書,叫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稿》。這本書就是我和高興祖、段月萍等參加的修史小組的成果,在1987年出版。它的主要意義在於,它是我們國家第一本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本官修的南京大屠殺史書。這本書體量也不大,17萬字,但是它向世界公告了官方對南京大屠殺的定論,裏麵明確提出了“30萬”這個數字,意義重大。

第三個階段,是1990年代由我主持的一個國家課題,課題的名稱就是“南京大屠殺”。我請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檔案館和中國第二曆史檔館的相關專家做副主編,成果是出版了《南京大屠殺》,得了國家的優秀成果三等獎,也得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後來這本書兩次被譯成日文出版。這本書的意義在於,把南京大屠殺研究從單純的史實研究提升到學術性和理論性的高度。

第四個階段,是21世紀以後,由張憲文教授在他之前主持編寫72本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的基礎上,編寫了《南京大屠殺全史》,上中下三冊。72本史料集收集了中國、日本以及第三方的資料——英國、美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等等,很全麵。我認為《全史》不論資料、結構還是理念,都把南京大屠殺的研究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另一部著作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

這是原文鏈接:

口述|孫宅巍:“30萬”遇難人數這口井,我挖了40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