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課本中的“南京大屠殺”

中國曆史課本中的“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之後對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進行了長達六周的燒殺淫掠,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暴行的典型標誌,是中華民族無法遺忘的傷痛記憶,更是曆史教科書中不可回避的內容。中國曆史教科書對於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描述,從隱趨顯、從簡至繁,經曆了一個複雜的變化過程。

20世紀40年代-70年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教科書(特指曆史教科書,下同)中對此已有相關記述。1946年出版的《高級小學曆史課本》(四)中寫道:“日軍又繼續進犯,於十二月十三日占據南京,大肆屠殺。”這是教科書中首次講到日軍在南京的暴行。1948年呂思勉編寫的《複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敘述較詳細:“十二月十三日,南京陷落,軍民被屠殺者約三十萬人”,“敵軍陷我首都以後,焚燒、奸淫、屠殺,無所不至。據首都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我軍民被敵集體射殺者十九萬餘人,此外零星屠殺屍體經收埋者十五萬餘具。是為南京大屠殺案”。這是“南京大屠殺”首次明確出現在教科書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京大屠殺很快被列入教科書中。1950年胡華編寫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初稿)》作為高中暫用課本,講述了南京大屠殺的死難人數和日軍燒殺淫掠的暴行。1956年,人教社組織編寫的《高級中學課本中國曆史》也對大屠殺做了簡要介紹。1962年出版的《十二年製學校初級中學課本中國曆史(試教本)》中描寫更為細致:“日本侵略者到達的地方,大規模屠殺我國人民,侮辱我國婦女,燒房屋,搶財物,到處是火海,到處是血海。日軍占領南京以後,展開了瘋狂的大屠殺。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當作練習射擊的靶子,有的被當作拚刺刀的對象,有的被澆上火油燒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挖去心肝……敵人企圖用野蠻的手段征服中華民族,鎮壓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敵人的凶惡殘暴,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無比憤怒。”

1963年5月,教育部頒布《全日製中學曆史教學大綱(草案)》,其中標明“日本侵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教學大綱中對南京大屠殺提出明確教學要求。不久“文革”爆發,我國中小學教育陷入癱瘓,各省、各地自編教材。這一時期的曆史教科書,以階級鬥爭為主線,但仍有部分教科書提到南京大屠殺。

20世紀70年代末至20世紀末

1979年出版的《全日製十年製學校初中課本(試用本)中國曆史》,後來修訂為《初級中學課本中國曆史》,增加了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麵戰場的事例。1986年頒布的《全日製中學曆史教學大綱》中不再提“國民黨戰場的大潰退”,“南京大屠殺”被歸在“國民黨正麵戰場的抗戰”條目下。此後頒行的曆史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中,“南京大屠殺”成為固定的內容要點。該年出版的《初級中學課本中國曆史》第2版中,增補了日軍在中山碼頭、幕府山、草鞋峽等地的屠殺案例,並首次提供了“南京大屠殺時日軍活埋中國老百姓的情形”等兩幅插圖。

1991年出版的《義務教育三年製四年製初級中學教科書(實驗本)中國曆史》中,“南京大屠殺”首次以單獨子目出現。其中大字部分介紹了南京大屠殺的發生時間、地點、緣由、受害人數等,四段小字分別講述了日軍在漢中門、中山碼頭、草鞋峽的暴行和日軍軍官展開“殺人比賽”的事例。

1993年出版的《高級中學課本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必修)》簡要介紹了南京大屠殺的情況,並附有目擊者史榮祿的證言。1997年出版的《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本)中國近代現代史(必修)》補充了一段日本記者的目擊材料:“碼頭上到處是焦黑的死屍,一個摞一個,堆成了屍山,在屍山間五十到一百個左右的人影在緩緩地移動,把那些屍體拖到江邊,投入江中。呻吟聲、殷紅的血、痙攣的手腳、還有啞劇般的寂靜,給我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日本記者的材料,無疑使得教科書對於南京大屠殺的介紹更具說服力和現場感。

現行初高中曆史教科書

2001年頒布的《全日製曆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和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曆史課程標準(實驗稿)》都提出了對南京大屠殺等侵華日軍罪行的內容要求。根據這兩部課程標準編寫的現行各版本曆史教科書中,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內容更為豐富,更具深度。如2001年人教版初中教科書中,除文字介紹外,還配備了“日軍砍殺南京青年”等五幅插圖,大大加深了學生的直觀印象;課後欄目則介紹了“紅十字會”在南京設立安全區的史實。該書設置了“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活動課,提供了六則曆史材料和若幹參考書目,要求學生在掌握資料的基礎上,給日本中學生寫一封信,以培養學生反對戰爭、熱愛祖國的情感意識。北師大版初中教科書中,課後欄目較有特色,如“每課一得”介紹了戰爭罪的概念和鬆井石根、穀壽夫等戰犯的結局;“材料閱讀”提供了一則大屠殺目擊者的目擊證言,要求學生提取曆史信息;“自我測評”要求學生製作相關學習卡片。

高中教科書以2004年人教版教科書為例,除了必要的文字和插圖交代南京大屠殺概況外,在“學思之窗”欄目中,提供了一則有關日軍采用各類手段殘害中國人民的材料,要求學生根據材料提出對日本右翼勢力否認“南京大屠殺”的看法。在“課後測評”中,要求學生敘述日本在南京犯下的罪行。該書2007年經過修訂,新版“學思之窗”欄目給出日本軍人與家人其樂融融而在中國卻大肆殺戮的對比材料,要求學生回答“是什麽使日本侵略者從人性變為反人性的獸性”。新版欄目的出題旨趣從史實上升為史識,更顯深刻。

通過對70年來中國曆史教科書內容的梳理可以看到書中“南京大屠殺”內容的變遷。

其一,從隱趨顯,從偶然出現到成為固定內容。1963年《全日製中學曆史教學大綱(草案)》中頒布後,南京大屠殺漸漸固定出現在各個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中,並就此成為曆史教科書中的固定內容,篇幅也逐漸加重。

其二,敘述角度發生變化。20世紀50至70年代,大多數教科書將抗日戰爭作為革命史的一部分,重點講述敵後戰場的抗戰。南京大屠殺多被放在“國民黨的潰退”等章節中,被視作國民政府消極抗戰導致的惡劣後果。“文革”結束以來,曆史教科書逐漸擺脫舊的編寫框架。南京大屠殺逐漸成為貫徹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其重點在於展現日軍的戰爭罪行,激發學生心中的愛國熱情,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認識戰爭對人性的泯滅。

其三,呈現方式由單一到多元,由抽象到具體,從單一的文字表述發展為圖、文(大小字)、練習題、小欄目等多方麵、多角度、立體化呈現。早期教科書言簡意深,學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後來的教科書中的大量插圖,給學生以直觀的視覺衝擊。小字部分和一些欄目中補充的很多具體史料,給學生以更為細致、更有層次、更富現場感的曆史認知。

其四,與日本方麵對於南京大屠殺態度的變化和學術界南京大屠殺研究的進步密切相關。20世紀60年代,日本出現了美化侵略戰爭、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思潮。多次日本教科書風波,引起了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中國教科書中南京大屠殺內容篇幅逐漸加大,其目的之一就是在國家中等教育層麵對日方態度進行回應。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南京大屠殺研究逐漸開展起來,隨後形成研究熱潮。教科書中增補的各種新鮮明確的史料,無疑是我國南京大屠殺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方麵取得進步的結果。

隨著我國曆史教科書“一綱多本”局麵的出現,教科書編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版本教科書無論是編寫內容還是編排體係上,各具特色。編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在交代基本史實的同時,或提供更為豐富的曆史材料,或設置各類探究活動課,或在課後練習題中提出具有思想深度的思考題,大大豐富了教科書對於南京大屠殺內容的編寫方式和呈現手段。

單就曆史教科書而言,我國的南京大屠殺教育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受製於教科書的編排體係和容量限製,曆史教科書中南京大屠殺內容雖然不少,但缺乏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深入挖掘、缺乏對受害者具體情況的後續介紹、對大屠殺的背景交代也遠遠不夠。出於初高中銜接的考慮,初中教科書講南京大屠殺的內容較多,而高中教科書則略顯單薄。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是我國政府和人民牢記曆史、追求和平的集中體現。相信在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一定會建立起完整的南京大屠殺教育體係,發揮出其應有的教育意義和影響,讓廣大年輕人銘記曆史、珍視和平,讓類似的慘絕人寰的悲劇不再重演

所有跟帖: 

以前說的更多的是潘家峪大屠殺平頂山煤礦等等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6:24:03

文革”爆發...這一時期的曆史教科書,以階級鬥爭為主線,但仍有部分教科書提到南京大屠殺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6:34:14

看來有很多人是受了文革的毒害.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6:35:01

第一譴責南京大屠殺。第二樓主原帖說了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2495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9:39:40

被敵集體射殺者十九萬餘人,此外零星屠殺屍體經收埋者十五萬餘具。這是1970年代所說的35萬人的依據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6:58:32

有人否認30萬,1948年呂思勉編寫《複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就說30萬,那個時候不比現在更清楚事實?曆史學家不比 -wenyi1- 給 wenyi1 發送悄悄話 wenyi1 的博客首頁 (128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7:12:21

1945年國際法庭東京大審判認定20萬人是根據“被敵集體射殺者十九萬餘人”,由於時間倉促而未計入零散15萬人。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7:16:32

胡華編寫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是家父大學黨史教材,1970年初我讀過。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6:59:56

張純如的書讓我對南京大屠殺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痛苦的感受,當然現在有了大屠殺紀念館,人們不會忘記這段曆史。 -風鈴99- 給 風鈴99 發送悄悄話 風鈴99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8:08:56

讚!不管反共,還是擁共,大家都是中國人,不能像某些人一樣數典忘祖。:) -wenyi1- 給 wenyi1 發送悄悄話 wenyi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8:10:42

日裔台灣人沒有數典忘祖的道德壓力, 黑中反華特別帶勁賣力。 -清源白水- 給 清源白水 發送悄悄話 清源白水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9:55:47

也應該有文革紀念館,這也是一段不能忘記的曆史。 -風鈴99- 給 風鈴99 發送悄悄話 風鈴99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8:10:52

涉及自身利益,當代人評論當代史有難度,會有激烈的爭論論戰,可能過幾十年評論客觀一些。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389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8:59:39

我們是在62年看到舒宗僑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畫冊”才知道南京大屠殺。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9:14:23

大波波和蕭網友也點讚了,謝謝你們,南京人也謝謝你們,以前如有得罪,致歉。:) -wenyi1- 給 wenyi1 發送悄悄話 wenyi1 的博客首頁 (325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20:14:44

1950年胡華教授的曆史書就有南京大屠殺內容,1957年人教版中學教材也有,那貨非得篡改成1963年第一次。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20:26:01

那貨是哪貨?:) -wenyi1- 給 wenyi1 發送悄悄話 wenyi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20:30:30

就那個走後門上大學那位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65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22:14:13

假貨 。。。。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31 bytes) () 01/06/2025 postreply 08:15:19

你的跳躍有點大。文革各地不一樣。我是70年代讀的中學,在80年代出國,對南京大屠殺完全沒有印象學過。 -kl3527- 給 kl3527 發送悄悄話 kl352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21:33:00

是的。我好幾年前還寫過一個貼主,討論為什麽像我這樣的人一點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殺這一回事。但我知道當年日本人在金山灣殺了不少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22:00:07

謝謝分享。估計那些想抹殺南京大屠殺曆史的人都是秦檜的後人 -dong140- 給 dong140 發送悄悄話 dong14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6/2025 postreply 05:42: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