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真正的盛世中國--唐朝皇帝的一件驚人嚐試和結果。我覺得目前離真正的盛世還差很遠呢!大家怎麽看呢?

來源: 主要矛盾 2019-06-15 19:56:4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181 bytes)
一代君王讓390名死刑犯回家過年,約定秋後回來赴斬,回來人數讓所有人意外
 
唐朝初年,天下初定,李淵推翻隋煬帝建立了大唐王朝,公元626年,手握兵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隨後逼迫李淵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
 
盡管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手段一直備受詬病,但其執政之後,勵精圖治開啟了盛極一時的大唐盛世卻廣為人讚。他以隋亡為鑒,孜孜求治,注意納諫,繼續實行均田製、三省六部製。修訂律令,改善吏治,減輕賦役,經濟複蘇,人口增加,社會安定,民族關係緩和,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時期,政治上實行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分權體製。采用宰相合議製度,使皇權與相權的基本平衡。這既避免了皇權過大,獨斷專行帶來的政治失誤,又規避了相權過重、皇權旁落的風險。
 
在納諫方麵,唐太宗從諫如流。太宗以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就廣開言路,著名的“房謀杜斷魏征賢”便是出於此。
 
但是,唐太宗最大成就還是取得的官吏清廉成績。他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考察吏治;又親選都督、刺史等地方官。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時政治清明。
 
貞觀期間,民間安居樂業,很少有人去犯罪,這也使得這一時期的死囚很少。
 
關於治理清明曾有這麽一個事例。貞觀六年年末(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審查複核案件。當太宗看到30多個死囚時,覺得很是可憐,就下了一道聖旨:把他們一律放回家,與家人團聚,一年之後的秋天來京城執行死刑。同時,為了顯示皇威浩蕩,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國的死囚都放回去,來年都到京城,一起問斬。於是乎,全國390個死囚都回了家。
 
後來唐朝白居易《新樂府》詩曾記錄此事:“怨女三千出後宮,死囚四百來歸獄。”讓皇宮中的宮女們出宮和家人團聚,讓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回家過年。
 
這390名死刑犯離開了監獄,各自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過年,並且這個過程沒有設置監督。這消息不脛而走,迅速的傳遍了大街小巷,人們都非常好奇,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怎麽會與死刑犯定這樣一個“死亡之約”,傻子才會回來自投死路呢。
 
第二年秋天,長安城寬達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麵八方趕來的民眾擁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門前,因為今天是一個謎底將要被揭開的日子。
 
人們想知道,那些逃脫了牢籠的死囚們是否真的能夠履行最初的約定,自投羅網,主動送死。
 
可是,讓大家想不到的是,這一天死囚們真的一個一個地回來了。一個,兩個,三個……約定的時辰到了,數一下人數,389名,就差了一個。獄吏們急忙找來花名冊查看,隻有家住京畿扶風的死囚徐福林遲遲未到!
 
這下不僅官員們急了,連死囚們都憤怒起來,“徐福林的良心被狗吃了!若俺還有機會出去,非宰了這個畜生!”“對!殺了這個不講信用的小人!扒了他的皮!”
 
這些死囚們仿佛受了奇恥大辱,他們憂心如焚,不是因為擔心即將到來的處決,而是為一個同伴的爽約而痛心疾首。
 
大家目光又都轉向了太宗,這位年僅35歲的君主鎮定自若,他揮一下手,說“再等等!”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人們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凝重。
 
這時,遠遠地傳來了車輪轉動的吱嘎聲,一輛牛車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近了,更近了,從牛車的車蓬裏探出一個人的頭,清瘦,蠟黃,一臉病態,正是那個叫徐福林的死囚。
 
原來,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病倒了,隻好雇了一輛牛車趕路,結果比約定的時間晚了一個時辰。
 
所有的死刑犯都回到了都城報到。李世民感慨萬分,他下令將所有的死囚赦免,一時間傳為市井美談,曆史上將這個事件叫做“死亡之約”。
 
如果不是正史有記載,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民間杜撰,後來有人查了《資治通鑒》,才發現裏麵卻有此事:
 
“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貞觀七年,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為什麽唐太宗要赦免他們呢?
 
因為玄武門事件影響猶在,他需要盡快樹立仁治愛民的形象。
 
那為什麽這些死囚要自願回來呢?
 
在貞觀時期,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麵無私,但量刑時又反複思考,慎之又慎。
 
在這種政治修明時期,官吏各司其職,藏富於民,人民安居樂業,少有不公平,心態平和少怨氣。豐衣足食不會為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也不易走極揣。
 
因此,這些死囚都是情無可原、罪無可恕、死無可冤的人。其死刑都是社會和世人公認並普遍接受的,犯案之人自己也知道犯的罪責及其結果。所以死囚和家人都能接受:誰犯了罪,就該接受相應的結果。
 
而且,清律廉明的唐太宗也深受臣民愛戴,今又允許死囚回家團聚,這份前無古人的信任和恩德,囚犯及家人早已感恩不盡。
 
今遇聖主,回去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而逃跑,既有違情理,又有負皇恩,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更何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能跑哪裏呢?逃亡必定是死路一條。

所有跟帖: 

與曆史上著名的大業盛世差得不遠了 -老農民說兩句- 給 老農民說兩句 發送悄悄話 老農民說兩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19 postreply 20:42:04

縱向比,現在肯定是盛世。以前沒有過連續40年沒有戰亂,同時所有老百姓又能吃飽飯的盛世 -刁小山- 給 刁小山 發送悄悄話 (65 bytes) () 06/15/2019 postreply 21:34:59

中國目前總體經濟不錯,但是 -布衣之才- 給 布衣之才 發送悄悄話 布衣之才 的博客首頁 (185 bytes) () 06/15/2019 postreply 21:44:49

Absolutely differently era, and incomparable! -panlm_- 給 panlm_ 發送悄悄話 (193 bytes) () 06/16/2019 postreply 06:18:10

同意, 離盛世還差很遠。 -nyg- 給 ny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5/2019 postreply 21:56:16

現在中國的確不能稱為盛世,人們都有怨氣訓機會發泄。 -iCall- 給 iCa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5/2019 postreply 22:13:45

沒有親身經曆過大唐盛世,也就午餐歐美 -rob0591- 給 rob059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6/2019 postreply 01:02:31

手機回複,打錯字了。應該是也就無從比較。 -rob0591- 給 rob0591 發送悄悄話 (248 bytes) () 06/16/2019 postreply 01:11:49

政通人和的盛世,本朝何時達到過? -心戚然2- 給 心戚然2 發送悄悄話 心戚然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6/2019 postreply 04:31:13

因為封建時期可以株連九族,比現在的保釋質度更有效 -相當長久- 給 相當長久 發送悄悄話 相當長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6/2019 postreply 06:59:02

幼稚。那時人們鄉土觀念重,一般人不出遠門。到哪都要路引。鄰居間有保長裏正管著,出了事大家連坐。 -super_cat- 給 super_cat 發送悄悄話 (407 bytes) () 06/16/2019 postreply 09:17:00

盛世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人們有相當的自由。幾百死刑犯全部回去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主觀願望。現在最盛世的國家也做不到。 -super_cat- 給 super_ca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6/2019 postreply 09:26: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