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文革回朝中國,那也是同樣的餡料,同樣的味道

來源: 希影 2018-04-27 16:37:1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11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希影 ] 在 2018-07-10 03:25:3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高舉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奮力開拓、闊步前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譜寫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新的輝煌篇章。”  —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2016年5月31日

 

 

 

艱辛探索的價值觀

作者:梁文道

來源:《蘋果日報》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article/20180114/57702527

 

最近幾年,很多朋友一直爭論文革是不是真的要回朝了。終於,這個爭論總算可以告一段落了,因為文革十年已經幹脆被改了名字,最新的叫法叫做「艱辛探索的十年」。這兩天網上便有人拿「艱辛探索」這四個字做文章開玩笑,算是苦中作樂。但說到底,笑完之後,難免還是要麵對沉重的現實。現實的一種,就是現今意識形態所營造的環境底下,年輕人的價值觀。


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最新八年級中國曆史教科書(簡稱「部編本」),不止把老版本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那一章的章節名稱,改成了「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它的內容也有不少刪減和變化。有線電視的中國新聞組為此街訪了幾個廣州的中學生。其中一個女孩子笑對鏡頭:「我覺得挺好的呀,因為你看,它即使是錯誤的一個發動,最終我們中國不也是走向一個好的道路嗎?」、「如果不去強調他是個錯誤的話,就可以讓曆史更完美一些吧」、「沒有說絕對的錯誤吧,反正老師支持我們說,毛主席是帶領我們新中國發展一個很大的工程」。另外一個男孩子則比較嚴肅,他認為:「在當時的做法來看可能是正確的,但是當我們現代人看過去時,可能是一個不太正確的做法」、「但是我覺得,這個事實,既然經過了就必然有它經過的意義」、「所以曆史書改版的話,我們新的八年級同學就按照新的曆史書學就好了」。


這種邏輯當然是荒謬的,大家立刻就可以據此做出很多違反今天中國「主流價值觀」的推理。比如說:「美國當年的黑奴體係看來可能是正確的,但是我們現代人看過去時,就覺得那不是一個太正確的做法。但這到底是個事實,既然經過了,就必然有它經過的意義」。「如果不去強調南京大屠殺是有錯誤的話,就可以讓曆史更完美一些吧」。「納粹的種族滅絕即使是一個錯誤的發動,最終德國不也是走向一個好的道路嗎」。我們甚至還可以拉近點講,習近平立誌打擊的廣泛貪腐,和薄熙來他們的「反黨集團」豈不也是曆史事實的一部分;既然經過了,肯定也有一定意義,大可以全都當成是種艱辛探索的內容。


不過我們也都曉得,用這樣的方法來指出這些推理的荒謬,其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不是有人這樣說過嗎?世界的邏輯有兩種,一種是其他人的邏輯,另一種是中國式的邏輯。在談到自己曆史上的汙點和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妨遮醜,把它們叫做「艱辛探索」;但是其他人曆史上的錯誤,尤其是對中國人犯下的錯誤,就絕對不能夠被修改成更完美的曆史。如果隻是諷刺,那也就罷了。但是我覺得千萬別把這種所謂的中國式邏輯當真,那兩個年輕人,乃至於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是笨蛋。他們不會看不到這麼鮮明的矛盾。如果有一天,不知道為了什麽和曆史相關的爭論,又需要一批年輕人出來上街示威,抵製日貨,罷看韓劇,或者抗議你所能想像的任何國家,我是不會意外又在鏡頭裏看見那兩位年輕人的。這不是自相矛盾,也不是他們不懂邏輯,更不是頭腦被灌了漿糊;不,這隻是為了最簡單最基本的需要。


一個大陸中學生,對著香港來的媒體,要發表自己對於教育部幹的事情的意見,而且那還是個有點敏感的事情。你認為他應該怎麽說呢?是要他批評政府修改曆史嗎?是期望他能夠更直接坦白地說出自己的不滿嗎(如果有任何不滿的話)?如果他真的給了讓我們外麵觀眾滿意的答案,之後回到學校,會不會有什麽後果呢?地方上又會不會有些「有關部門」去他們家裏麵做工作,替他們家人惹上麻煩呢?相反的,給出最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答案,頂多就是一直遭到部分人的訕笑而已,不會出什麽大問題。更何況這兩個學生都還非常精明地在自己的答案裏抬出了一些權威來當擋箭牌。女生用的是老師,她說「反正老師支持我們說,毛主席是帶領我們新中國發展一個很大的工程」;男生則祭出了教科書:「所以曆史書改版的話,我們新的八年級同學就按照新的曆史書學就好了」。反正是老師說的,反正教科書就是這樣子改的了,我們還有什麽好補充的呢?


在我看來,這才是廣被引述的這個采訪裏麵最值得注意的問題。那就是認命,是對現實的完全肯定乃至於投降,是對權力以及贏家的絕對服從。假如那兩位年輕人所說的每一句都是真心話,那麽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就可以說得上是十分完整了,與這次被修改的曆史教科書裏麵所傳達的價值觀完全一致。請看最新部編本教科書,裏麵對於文革的總結是:「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世界曆史總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過程中前進的」,再接下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雲雲。於是文革就變成後來發展的前提,正好應了「不能用後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的主張。換句話說,凡是存在,必皆合理。凡是曆史上出現過的錯誤,都可以用日後的成就去回頭肯定。這種想法,其實我們香港人一點都不陌生,過去這麽多年,每次遇到和六四有關的爭議,不也有很多人告訴我們,要不是當年政府果斷,今天的中國又怎能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呢?每當有人批評中國共產黨幾十年前犯下的種種大錯,不也總是有人反駁,說今天的中國是全靠共產黨才能變得這麽有錢嗎?現在修改對於文革的認知,其背後的邏輯和上述這些說法是相當一貫的,乃過去二十多年來逐漸彌漫的主流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在某個意義上講,甚至是反價值的,因為它似乎要強調一切的是非對錯都是平等的,根本沒有絕對的錯誤,有的隻是絕對的生死勝負,活下來就是對的,勝出了就是對的。兩個中學生能夠如此靈活運用這種「價值觀」,恰好說明這次教科書的修改,在整個教育之中隻不過是水到渠成而已。


反過來想,假如那兩個學生口是心非,說的並不是真話,其實一樣也還是證明了現在這套「價值觀」的威力。因為它還是一種意識形態,得到製度環境的強力支撐。我能同情地想像,在它的籠罩底下,你心裏麵怎麽想,這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讓別人看到的你是怎麽想的。因為生存,以及生存得好,要比任何其他事情重要。所以即便你再討厭教科書修改曆史,為了生存,你也不能夠公開異議(更別說是對著境外媒體公開)。就好比有些人,口裏愛國愛得比誰都猛烈,偏偏又要搬離自己認為全世界最好的這個國家,移民到哪些亡我之心不死,總是帶著偏見來歧視我們的西方世界。再說一次,這並不是言行矛盾;卻是基於生存考慮的一致邏輯,乃「主流價值觀」的另一種體現。他們移民當然是為了生存,他們過去曾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愛國,同樣也是為了生存。比起一本教科書上的一個章節,這種環境才是學生們的真正老師;比起不斷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條目,這才是真正的德育教室。

 

 

隻準賣馬槽,不準過聖誕

作者:梁文道

來源:《蘋果日報》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4301523/daily/article/20171224/20253656

 

我在大陸坐飛機,偶爾會遇上一些猶太教的拉比。除了河南極少部分猶太人的後裔之外,中國信仰猶太教的恐怕屈指可數;猶太教又一向不主動傳教,他們來中國是幹什麽的呢?後來看到報導,才曉得原來中國有一千五百家專門生產猶太「潔食」(kosher)食品的工廠。無論是做餅幹零食,還是種植人參,整個過程都不能夠沒有拉比的監督甚至參與。那些拉比之所以來到中國,是因為這裏是世界的工廠。

 

這座巨大的工廠,不隻生產符合猶太教規的食品,而且還是許多其他宗教的後援。河北省有一座人口不足兩萬的小鎮,叫做黨城,鎮上有好幾家石雕工廠,他們負責替南歐和拉丁美洲的天主教教堂生產雕像。如果你去旅行,在意大利一個鄉間小村莊裏頭的教堂,看見一些聖母瑪利亞或者十二門徒的雕像,且別急著讚歎當地傳統匠人的手工藝術;它們極有可能就是從黨城過去的,百分百地made in China。幾年前金融風暴,歐美發達地區極度不景,中國許多石雕工廠也都跟著進入了困境。可是專靠教堂石像賺錢的這些工廠就不同了,就像其中一個老板對記者說的,歐債危機再嚴重,教堂也還是需要聖母瑪利亞吧。看來這確實是門好生意。

 

基督徒大概都知道,在中國流通聖經是很困難的。除非你是信徒,在教堂或者團契裏麵能夠取到一本聖經;一般教外人士在書店和網上幾乎是絕對沒有可能買到聖經的。就算市麵上偶爾有一些聖經譯本,多半也得加點學術包裝,好降低它的宗教成分。盡管如此,世界上最大的聖經印刷工廠也還是得坐落在中國。南京的愛德印刷廠,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突破了一億冊的總印數,他們生產各種語種的聖經,行銷全球七十多個國家。不止產能高,聽說他們的質量還相當好,能夠製作世界上最薄的聖經紙所作的精美聖經。很多老外慕名而來,前去參觀,並且不乏達貴。英國聖公會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Justin Portal Welby)也曾在幾年前剛上任時訪問過這個世界奇觀,當時他說:「今天的參觀訪問是一次令人鼓舞的經曆,它讓我了解到在中國能如此開放、自由地生產、印刷、發行聖經,展示上帝的恩典」。即便這不是客氣有禮的外交辭令,他也不算說錯。中國在聖經的生產和印刷上麵的確是有自由的,發行也不是問題,隻要最後不在中國派送和販賣就好。


最近大陸很多機構不是正在推動黨員跟學生別去湊熱鬧過聖誕嗎?但你上淘寶看看,應節的裝飾品還是一項不缺,光是最具宗教意味的馬槽微縮景觀,至少就有好幾十款。一邊替全世界各種宗教生產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另一邊嚴格管控它們的流行;在我看來,想要了解今日中國社會境況,恐怕很難找到比這個看起來十分諷刺的矛盾更加鮮明的案例。「開放」的意思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隻要和錢相關,一切都好說;可是隻要碰到意識形態,那就寸步難行。

 

聖誕節的問題就在於它是個意識形態問題,打從很多年前開始,就有些老領導老幹部不滿中國人過洋節的潮流了,特別是聖誕節這種帶著宗教意味的節日。安徽省共青團的公眾微信號前幾天甚至發表文章,認為聖誕節應該是恥辱節才對,因為它會讓我們想到西方列強對近代中國的入侵。也有些又紅又專的評論家分析,認為聖誕節的背後,是西方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的又一明證。(奇怪的是,多少年來,各種喉舌媒體反覆暗示美帝就是西方反華勢力的總旗手,但特朗普政府最近正式宣布中國是美國競爭對手,真的認了自己是反華勢力,我們的官方卻又急忙出來否認,強調中美共榮共存,和諧的很)。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義和團的味道?其實它不是,因為義和團運動的背後多少都還有點佛道以及中國民間宗教的色彩。而在這幾年在「文化自信」的大旗揮動下,有些愛國青年竟然連佛教都不能接受了,覺得它也是印度「阿三」的舶來品,算不上是根正苗紅的國產貨。難怪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印順大和尚」也得急忙出來表態(可千萬別和已經往生淨土的台灣印順長老混淆):「十九大報告就是當代的佛經,我已經手抄了3遍」「而且還要準備再抄10遍」。這是有苦衷的。既然基督教有太強烈的西方色彩。伊斯蘭又常常和新疆聯係在一起,非常危險。佛教又跟印度相關,印度則和我們有邊境爭議。那麽道教又怎麽樣?千萬別搞錯,真正的重點還是宗教本身。

 

我知道這很牽強,但在這個情況底下,每當看到中國替各大宗教生產商品的新聞,我都會莫名其妙地聯想起馬克思所說的「異化勞動」。除了薪資之外,印刷聖經的工人和他所做出來的那本聖經,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任何宗教的神像在我們這裏都隻是商品,並且隻能是商品。按照馬克思青年時期的講法,異化勞動是會帶來精神空虛的問題的。恰巧現在就有很多人認為,中國人麵對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精神的空虛以及生命意義的匱乏。且以自身經驗為例,我隻不過是個在媒體上麵說說文化介紹書的人,但偏偏行走大江南北,總是收到各種的觀眾讀者來信問我一堆生命意義的問題,卻把我當成人生導師。但無論我再怎麽說明自己不適合回答這種問題,這類提問還是屢見不鮮。尤其可怕的,是偶爾有些六七十歲的人,竟然也會滿臉苦惱地跟我討論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麽?十有八九,這類討論最終都會指向另一個問題:「我是不是該找一個宗教來信?」

 

他們這麽容易就想到要信一個宗教,是因為宗教總是和終極關懷相關。「終極關懷」所關懷的,無非就是人如何麵對死亡?人死之後會怎麼樣?假如一死百了,那麽生命還有什麽意思呢?這全是任何人都會想也該想的問題,中國人當然也得關心這些問題;除非我們「中國特色」已經特色到了中國人根本不擔心這個問題的地步,達到了人類演化史上的新境界。讓我詫異的,是我們有那麽多人(包括中老年人)會公開為這個問題憂心。其實要解決這些問題,不一定需要宗教,世界上有許多無神論者一樣可以活得安心自在。傳統中國也不見得是宗教性特別強烈的一個國度,我們的先人卻照樣找得到安身立命之道。今天的問題是宗教也好,非宗教的精神傳統也好,所有能夠照顧終極關懷的精神資源,在中國似乎都沒有一片自由自在的立足之地。

 

你可以因為雕神像而發財,但是你並不能夠因此解決你的生命問題。共產黨一定明白這個道理,也一定明白今天的中國是個什麽樣子的社會?所以這幾年才會常常強調「信仰」。但他們所說的信仰能夠對治人生最終極的問題嗎?這個信仰的實質意義又是什麽呢?不要百姓信仰宗教,隻要他們信仰黨和國家,信仰黨的領導,信仰國家會變得越來越強大。難道黨真能負責一切?包括料理我麵對死亡時的疑惑和恐懼?國家強大了,我也就不怕死了,可以放心的去了,是這樣子嗎?

 

所有跟帖: 

你如果當政,怎麽治理國家? -五刀口- 給 五刀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18 postreply 17:14:31

他當權一定會象台灣小英那樣 -維子天空- 給 維子天空 發送悄悄話 維子天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18 postreply 19:31:05

用愛發電,用愛產糧食,用愛跪拜米國。 -維子天空- 給 維子天空 發送悄悄話 維子天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18 postreply 19:32:28

為什麽同樣是西方的東西,隻能信共產主義,不能信基督教? 這些理論家們吃幹飯的。 -皇爺- 給 皇爺 發送悄悄話 (70 bytes) () 04/27/2018 postreply 19:44:34

那就反問一句,為什麽不讓信基督教? -皇爺- 給 皇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18 postreply 20:50:13

誰說不讓了?我老丈人就是天主教徒,去年腿腳好的時候,每周進堂兩三次 -五刀口- 給 五刀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18 postreply 21:30:51

不是禁止聖誕節了嗎? -皇爺- 給 皇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18 postreply 21:34:42

黨員幹部是無神論者,自然要禁止, 一仆不能二主, 信基督教當然不容忍穆斯林。 -zd3y- 給 zd3y 發送悄悄話 zd3y 的博客首頁 (38 bytes) () 04/28/2018 postreply 04:03:54

扯啥呢,天朝的基督教天主教是黨領導下的宗教,和海外的宗教根本不是一回事 -llarry- 給 llar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8/2018 postreply 06:43: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