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爭朝夕-隻過朝夕-隻看朝夕

來源: FarewellDonkey18 2018-04-25 11:10: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984 bytes)



治大國如烹小鮮。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前一句是沒治過國的吊絲語,後一句是治過國的巨人言。信什麽由你。我隻知道一條,有能力治國的人,一定和百姓的想法不一樣。百姓總想著不折騰過過安定的日子,烹個小鮮來瓶啤酒。若治大國如烹小鮮,大國一定會被治成小鮮,成別人盤中一道菜。故治大國者一定要能夠折騰,不會折騰養你一群肉食者幹嗎用?你不折騰生活,生活就會折騰你。唯一能免於折騰的,大概隻有圈裏養的待宰的豬。人性和豬性其實差不多,不折騰,你對不起一國豬。所以當權者一定要Change,要MAGA,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知道如何折騰則是個治國水平問題了。治國之大,有幾件急事要辦好:鞏固政權;國家安全;社會公平;發展經濟;養肥權貴;討好百姓。可這些目標,每個都不容易,任何一個出了大問題,不管是獨裁還是民選的,都可能要被下台。更要命的是這些目標之間互相衝突,按下葫蘆浮起瓢。根本不可能全都做好。所以高手都知道有個輕重緩急。


孰先孰後,要看你對國家的定位,現狀以及將來的長遠目標。然後你就知道該做哪些事,從哪裏做起。但是無論是民選還是獨裁,上台伊始的定位都是“現在真的一團糟,就等我來治”。所以不同的是遠期定位,就是說國家向何處去,要達到什麽目標。民選領導人,有個天然缺陷,一切以任期定目標,一屆否定前一屆。所以,真正能執行長期戰略的,多是獨裁統治者。短期看美國,長期看中國。


中國領導人中,毛澤東是有最清晰國家定位的,那就是中國要做世界第一。建國伊始,1956年1月21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首次公開提出“中國第一”。他說:“我國地方大,人口多,位置不錯,海岸線很長,應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文化、科學、技術、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們有社會主義製度,再加努力,是能夠辦到的。幾十年以後,如還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國,是不應該的。現在美國隻有十幾顆氫彈,一萬萬噸鋼,我看沒有什麽了不起,中國應該搞它幾萬萬噸鋼。”


毛澤東既然訂了這個目標,一切政策就是為這個目標服務。要多少年才能實現,心裏也沒個準數,樂觀的時候十幾年,悲觀的時候一百年。但不管多少年,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全麵鋪開,從零做起。當了褲子做原子彈,核潛艇一萬年都要搞出來。。。別人有的,我們都要有,還要一直做到最好。從ABC直到Z補課,一道練習題都沒逃避。到他死的時候,居然建立起了門類最全麵的工業體係。至於尖端技術,什麽計算機半導體,航天生化芯片,也沒落下忘了。


這是一個不打折扣的爭第一的態度和途徑,沒有一點投機取巧。不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不計一時成本,一切為了將來的遠大目標。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能隻考慮國家安全和發展經濟實力,不用考慮養肥權貴來獲得支持,相反通過不斷打倒不許權貴階層的形成。討好百姓也被他用不斷的運動否定了,老百姓沒時間也沒膽量要求漲工資多玩樂。勒緊褲帶實現了工業化國力增長。雖然沒有什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蓄了巨量潛能。國民經濟完全自主,戰略上不依賴於任何別人。


然後鄧小平上台了,他有沒有長遠國家發展目標呢?摸石頭過河算不算一個?但是,我懷疑他心中對中國做到世界第一是沒有信心的。他覺得能做個老三老四就得謝天謝地了。既然心裏這麽想的,輕重緩急順序就變了。第一要養肥權貴,讓他們先富起來。然後討好百姓,印票子進口商品,讓你們買買買。一切以經濟效益為先,什麽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平,什麽獨立自主和基礎趕超,都靠邊。能買到的不要自己造,讓子弟們走私倒賣去。權貴養肥了,政權就穩了。把國民經濟的命脈交到別人手上,國家自然就安全了。。。


正是在這個時期,一方麵,毛澤東打下的工業基礎全麵爆發,中國一直衝到了世界製造大國地位。另一方麵,國家定位模糊。許多戰略性的決策失誤,導致了大批國家支持的基礎性研究開發項目下馬,放棄了這些戰略要地。經濟發展隻重數量忽視了質量。經濟的對外依賴性越來越嚴重。正是缺乏長期戰略眼光的治國思想留下的禍根。今朝有酒今朝醉,鄧小平是“一萬年太久,隻求朝夕過得好!”


直到今天的中興芯片危機。這事情中興也許在商業技術管理法律等方麵犯了很多錯。但最錯的一條,就是做到這麽大,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芯片供貨嚴重依賴某一方。在沒有自己的“芯”之前,就積極支持爭取5G的話語權。在國家根本利益甚至命運麵前,什麽道德法律協議條約意識形態,都隻會是一個屁。現實就是美國要阻止中國威脅老大的地位。中興已經在製定遊戲規則上有分權的行動,這就威脅了老大的權益。所以,即使中興沒有犯這些錯,也會被找另外的理由打死的。這是個名正言順你死我活的鬥爭。


全怪中興也不公平。作為企業,它能通過購買組裝快速壯大是自身無法拒絕的。作為全球競爭者,它隻能去買最先進的原料組件。芯片這種東西是大批量生產的,一家廠就有能力夠供應全球的,非常容易形成壟斷。即使中興自己開發,也會因為競爭劣勢虧本,企業是無法接受的。這種基礎性戰略性的短板,隻能靠國家力量來彌補支撐。如果中國有能一定的替代的潛力,哪怕質量性能上要差一些,這種封殺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


讓企業自己去彌補,也許企業很快就會耗盡資本垮了。隻有國家為了戰略需求,全麵資助這種開發。也許堅持三十年也沒能達到趕超,也許在趕超之際這種技術已經過時被替代了。這樣的結果對企業可算是失敗,但對國家完全不一樣,不能隻算經濟賬。國家的投入是肉爛在鍋裏。積累的技術,培養的人才,安全的保障,都會在將來的競爭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避免新的斷代脫節劣勢。美國最擔心的就是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有效執行,可惜的是中國這次沒有戰略預備,所以美國可以從容下手。


中興事件看似大,其實還隻是個局部和單行業的個案。但是,一個國家缺乏全麵戰略準備則會處處有漏洞。這種事情在毛澤東時代是不可能發生的。毛澤東時代的很多投入和發展是預防和儲備性的,在當時看不到任何經濟效益,但有助於將來的經濟發展上取得戰略主動地位。關鍵是要有預見,有決心,早布局,長期執行不動搖。鄧小平走了捷徑,把全麵競爭簡化為單個指標:錢。可他自己意識到少做了些什麽功課,所以韜光養晦,夾著尾巴做人。


當你隻是個人畜無害的小夥伴,當你已是間接威脅者時,還是你已是直接逼宮顛覆者時,所處的競爭環境和所遇到的阻擊強度是完全不同的。今天的中國政府在處理麵臨的危機時,似乎既沒有毛時代的戰略眼光和策略,又沒有鄧小平的自知自明。對國家的定位,國與國之間地位轉換階段所產生的新危險新挑戰,無力無策無準備。像是在坐等世界第一落到頭上。一萬年太久,隻能看到朝夕之間。。。


毛澤東想要爭的世界第一,是全方位的。鄧小平的僅是GDP。今天的,則是坐等。即使隻是想達到GDP總量世界第一,也不是天經地義的,需要一個行業一個行業,一塊陣地一塊陣地地反複爭奪。企業未必要做世界第一,隻要多賺錢就行。可中國這樣的十億人口大國,走到了這個地步,爭不爭世界第一已經不再是自己想不想的問題。而是隻怕退一步就會被打到萬劫不複。在位的治國者,有沒有能力和勇氣擔當起曆史的責任。能不能正確預見政治經濟科技的長遠趨勢;為了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能不能抵抗諸多眼前利益的誘惑;敢不敢斬斷權貴階層的靠買辦賣國發財的手;甚至願不願為此而得罪全國人民,逼著他們艱苦奮鬥繼續創業,自己來承擔千古罵名的殉道犧牲。


有一點可以肯定,想幹大事不能惜身。世界第一僅靠歡呼是喊不來的。哪怕沒有任期限製可以多等幾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