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那年冬至吃餃子

來源: 我是秋雲 2018-01-21 17:56: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981 bytes)

餃子是中國人的發明。據說,最會包餃子的是山東人。他們有一種餃子是專門招待姑爺(女婿)的,小巧玲瓏,一口一個。我不是山東人的女婿,沒那口福,隻能心向往之。

  吃餃子在過去,很是個事兒。舊社會即便富貴人家,也未必總有得吃。改革開放以前也難,因為白麵和肉都憑票供應。沒麵沒肉,隻能另想辦法。我吃過玉米麵粉包的菜餡蒸餃,老實說,不好吃。

  所以,能有白麵肉餡的餃子吃便很開心。

  最難忘的一次是在五十年前。

  是不是冬至,不確定。

  但肯定是冬天,很冷。

  1967年冬,我從新疆準噶爾盆地的邊緣跑到烏魯木齊,要回武漢去。沒想到火車停運,隻好寄居某處,每天吃鹽水煮的苞穀碴子,也就是玉米粒簡單粉碎後在水裏煮。一個月下來,肚子裏半點油水沒有,拉屎狗都不吃。

  後來總算通車了,擠上火車卻隻能站著。火車走得磨磨嘰嘰,常常一停就是幾個小時,不供應飯也不供應水,吃的喝的全靠乘客隨身攜帶。我沒經驗,也沒帶。幾天之後,立馬人不人鬼不鬼。

  這時,一位鐵路職工見我眉清目秀不像壞人,便起了惻隱之心。他先是給了我一點幹糧和水,後來又為我支招。他說:小夥子,你不如在玉門站下車。玉門有始發車去蘭州,這樣你就有座位了。那邊車比較正常,說不定有飯有水。

  我問:到了蘭州以後呢?

  他說:再想辦法。

  我問:車門都不開,怎麽下去?

  他說:到站我幫你打開車窗,你就往下跳。

  一言為定。車到玉門,我就跳下去了。

  出了站,立即兩眼放光:那裏有個小飯館。

  撩開門簾走進去,櫃台前坐了位大媽。

  我問:有吃的嗎?

  她答:有。

  我問:有什麽?

  她答:餃子,炸醬麵。

  我問:哪個快?

  她答:炸醬麵。

  我立馬掏出糧票和錢往櫃台上一放,江湖好漢般豪爽地說:四兩炸醬麵。

  大媽看了我一眼,也孫二娘般地喊了一聲:炸醬麵四兩!

  小飯館難得有顧客,炸醬麵很快就做好。

  不過,廚師做得快,我吃得更快。好像隻有兩三筷子,盤子就見底了。

  於是又掏出糧票和錢:再來一斤餃子!

  大媽也孫二娘般地喊:餃子一斤!

  餃子慢慢吞吞地上來了,很快又是一掃而光。那應該是最好吃的餃子,可惜我完全記不得是什麽味道什麽餡,隻記得全店的人都在看我吃,看一個來曆不明的年輕人吃得豪情萬丈,吃得風卷殘雲,吃得氣吞山河。

  他們哪裏知道,那是餓的。

  那是終身難忘的饑餓記憶,也從此知道了什麽是餓。

  餓,就是見了什麽都想吃,無論吃多少都不飽。

  現在想起來卻後怕:如此形跡可疑,怎麽沒有被扭送派出所?

  原因大概有三個:首先是當地人純樸善良,再就是我一身軍裝。當時我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某軍墾農場工作,名義上屬於新疆軍區。盡管沒有軍籍,也沒有帽徽領章,但那軍裝卻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

  穿軍裝的,不會是壞人吧?

  第三個原因,則在我掏出的全國糧票。要知道,那是計劃經濟時代,也是非常時期。到糧店買糧,到飯店吃飯,都要糧票。糧票分兩種。全國通用的叫全國糧票,當地使用的叫地方糧票。有錢沒糧票,隻能買水喝。

  而且,農民雖然種糧,卻沒有糧票。工人雖有糧票,卻是地方的。能把地方糧票換成全國糧票,不是一般人。但沒有它,在外地就吃不上飯。

  我身上的全國糧票是爸媽想法兒弄來的。店裏人當然不知道我的來曆,隻有肅然起敬。

  然而,盡管這全國糧票很讓我牛了一把,我卻並不希望繼續牛下去。我希望所有人都不用糧票就能吃上餃子,想吃就吃。

  這個願望,改革開放後沒多久就實現了。

  聽說,明年要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很讚成。  

  而且,明年冬至,還吃餃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江青有法兒,改編〈白毛女〉,讓喜兒的戲詞用玉米麵(原台詞玉茭子麵)包的餃子,真窮啊 -obamacome- 給 obamacom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1/2018 postreply 19:36: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