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麵對“薩德”,中國的對外心態亟需轉變

來源: lluvia 2017-03-11 22:10: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005 bytes)

麵對“薩德”,中國的對外心態亟需轉變

趙靈敏:對朝鮮和美國的責任避而不談,專揀軟柿子捏的行為,不是一個立誌領導世界的大國所應有的選擇。

2月28日,韓國樂天集團與韓國國防部簽署換地協議,出讓位於慶尚北道星州郡的高爾夫球場,用於部署中國強烈反對的“薩德”反導係統。事件引發中國民眾的憤怒,用門店示威、罷買等方式來表達不滿。官方媒體則連篇累牘地對樂天進行了口誅筆伐,北京和重慶等地方政府迅速對樂天超市的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樂天中國的網站更是出現了無法登陸的情況,可能是遭到了黑客攻擊。

這一幕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過去幾年,當一些國家有意無意“冒犯”了中國之後,類似的雷霆之怒差不多是標準動作,區別隻在於程度的不同。在這一點上,日本、挪威、越南、菲律賓、蒙古、新加坡等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應該是“寒天飲雪水、點滴在心頭”。觀察這些年來中國和別國發生摩擦時的反應,可以總結出以下幾種心態:“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中或最”、“麵子大過天”、“寧要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

過去一百多年裏,中國和西方的關係經曆了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演變過程。鴉片戰爭之前的很長時間裏,中國雖然相比西方已經大幅落後,但依然夜郎自大地生活在“天朝上國”的迷夢裏。鴉片戰爭使得中國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動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和敵意的國際關係體係中,一再割地賠款之後,原有的優越感和自信迅速被自卑、憤怒和敏感所代替,西方也成了造成中國不幸的元凶首惡。1949年之後長期被威脅和被孤立的處境,更使中國人形成了一種被包圍的心理狀態,對外部世界有深深的懷疑和不安。國內的中、小學乃至大學的曆史教學,更是極力喧染和誇大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的原因是美國等列強侵略所致,由此鑄成揮之不去的“1840年情結”,使很多人從小就養成了一種強烈的仇美、仇日和仇西方心理。最近社交媒體上有文章講述自己的小孩在家中有日本小朋友到訪時的種種奇葩舉動,小學生仇日的原因,除了學校教育,幾乎不可能有其他解釋。

近年來,伴隨著對外交往的增多和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人看待西方的視角也在發生變化。一些人改變了對西方仰視和仇恨的態度,開始有了平常心,能客觀看待中國和外國的優點和缺點;另有一些人仍活在一個充滿陰謀和傾軋的想象世界裏,在那裏,世界上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大部分國家都對中國不懷好意。而伴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這些國家的敵意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它們不會坐視中國的崛起,正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阻撓。這些人是“陰謀論”的主要擁躉者,總能從平常的現象中洞察出各種針對中國的不可告人的精巧陰謀,並責備那些看不出來的人太幼稚。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不僅美國重返亞洲、日本增加國防預算、印度發射衛星是在針對中國,而且任何發生在中國的壞事,無論是股市暴跌還是轉基因食品,都是帝國主義背後操縱和策劃的結果。

在這種心態之下,任何來自外部的批評都是不可接受和別有用心的,都是“反華言論”的體現,都是見不得中國好,唱衰中國;反之,隻有附和中國的觀點、無原則吹捧中國,才是“親華”,才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於是,對麵子的重視大過了對實際國家利益的追求,隻要你肯說好話,我什麽都可以給你。而你要揭我的短處,哪怕目的是為了促使我改正,我也不要聽,而且要讓你付出沉重的代價。

而與“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悲情和受迫害心理共生相伴的,是“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的阿Q精神,其潛台詞就是:你不是想害我嗎,可惜沒成功,贏家其實是我。事實上,在近年來幾乎所有重要的國際事件中都能看到“中或最贏”的表述:“英國脫歐,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美國放棄TPP,中國或成最大贏家”、“OPEC計劃拯救油價,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烏克蘭內戰,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這種事事要當贏家的心態,毫不避嫌地要把自己的“贏”建立在別國的痛苦和災難之上,其虛妄之處不僅在於自說自話,更在於其中透露出的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味道,和中國一直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背道而馳。

而官方媒體也很少完整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而是有選擇地披露信息。這樣一來,冷靜的分析和應對被擱置,自己的失誤被掩蓋,譴責和咒罵成了唯一的戰鬥。

就拿“薩德”的部署來說,由於朝鮮多次試射導彈和進行核試驗,韓國一直非常擔心自身的安全。鑒於中國和朝鮮之間的特殊關係,樸槿惠政府此前對中國百般討好,曲意逢迎,但朝鮮的行為並沒有任何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在去年1月朝鮮進行新一輪核試驗後,樸槿惠政府在失望之下轉向了美國,開始考慮同意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係統。從軍事上看,“薩德”確實如中國所說大大超過了防禦朝鮮的需要,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但韓國有求於美國,自然得遷就人家的需要。況且,又到哪裏去找能恰如其分防禦了朝鮮又不損害到中國的武器係統呢?

所以,事情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朝鮮是始作俑者,美國利用了韓國的困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兩家才是讓中國陷入困境的罪魁禍首;韓國和為“薩德”提供場地的樂天當然有錯,但其錯誤是次要的。特別是樂天,作為韓國的企業,自然要以韓國國家利益為先,加上其高層涉嫌向樸槿惠的閨蜜崔順實行賄而麵臨牢獄之災,再三權衡之下倒向了本國政府,有其不得已之處。中國當然可以抵製樂天,但不應該把所有的憤怒不滿都傾瀉在四方之中力量最弱的企業身上,而對朝鮮和美國的責任避而不談。這種不敢直麵惡人、專揀軟柿子捏的行為,不是一個立誌領導世界的大國應有的選擇。

中國對韓國的邏輯大概是:你日日提心吊膽生活在導彈來襲和入侵的陰影下,那是你自己的事,你得忍著,得對我笑臉相迎,你找了其他人幫忙就是在背叛我,我不原諒你。這一套“寧要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的邏輯,已經成了朝野上下很多人的集體無意識,它把別國都看成中國的附庸,隻能唯中國馬首是瞻,不能稍有拂逆,否則立即翻臉,不顧念任何舊情。

上述這一套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派和心態,在今天的世界幾乎沒有國家能夠接受。近年來中國民間的外交心態,之所以會陷入今天反這個明天反那個的惡性循環當中,和這些有莫大關係。而與之相伴隨,是中國國際形象的受損。就在中國對內一遍遍重複自己的邏輯並自我感覺良好時,外部世界也有自己的邏輯和判斷,而這兩者往往大相徑庭。中國要領導世界,就必須重視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和可能的赤字,不能僅僅滿足於國內的“自嗨”,忽略了外部的反對和差評。

事實上,在“薩德”問題上,中國最應該反思的是如下問題:從此前長時間的猶豫不決到後來的義無反顧,韓國政府在“薩德”問題上態度的急劇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從樸槿惠表態考慮部署到最終拍板中間有半年的時間,這半年中國做了哪些工作?為什麽沒有起效?中國一直倡導的“半島無核化”為什麽落不到實處?朝鮮對中國到底是戰略緩衝還是負資產?

“薩德”一旦部署完成,中國怎麽辦?而在舉國上下反樂天的狂歡中,這些問題自然無人理睬,宣泄不滿發脾氣,這似乎成了最終目的,然後呢?

而一些人也從過往的衝突演變中總結出了中國的行為模式:憤怒、抗議和懲罰隻是前半場,隻要你咬牙扛得過去,該幹嘛幹嘛,過一段時間中國的氣消了,自然會找台階下,到時雙邊關係遲早會恢複,而且好的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這些人因此預測,隻要樂天和韓國政府能捱過這段日子,待“薩德”部署完成,中國總有一天會接受現狀,重回友好路線。事情最終會這樣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郵箱:man.yan@ftchinese.com)

所有跟帖: 

根本不是人民的心態,而是習大大操縱輿論造成的。“媒體姓習”才是這種心態的背後根源。 -Floden- 給 Flode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6:25:27

當新聞和教育高度受控,當信息無法自由流動,就沒有客觀中性,就隻有被洗腦的愚民暴民,可惜這樣的愚民因為身在其中而無知無覺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89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8:28:1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