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為啥Trump譯成特朗普而非川普

來源: Armweak 2016-11-26 10:55: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57 bytes)

新華社譯名室主任李學軍專門寫文,在題為《為啥Trump譯成特朗普而非川普》的文章中解釋,為啥是特朗普而非川普,洋洋灑灑千言。他在文章裏指出,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和人民日報等官方主流媒體都將美國新當選總統的中文譯名統一為“唐納德·特朗普”,該翻譯出自《英語姓名譯名手冊》。他引經據典,兜來兜去,顯得很有學問似的,其實,他和天朝無數專家一樣,隻不過故作深沉,胡說八道一番,用以掩蓋過去“資深專家”的翻譯錯誤,以及現代“語言專家”的無知。你如果有興趣,翻翻過去我們常用的“新英漢字典”,就會發現,即使它的最新版,也基本上就是抄襲國外的英-英字典。裏麵的翻譯至今錯誤百出,有的翻譯還笑話百出。

不難想象,最早把Trump譯成特朗普的“語言專家”或“翻譯家”,實際上根本就不會發Trump這個音。在翻譯時,他/她想當然地把“T”發成“特”,將“RUM”譯成“朗”,從而將接近正確發音的“川普”弄成了“特朗普”。這種錯誤的發音,不僅僅是一種讀音的不同,更是一種誤人子弟。中國人喜歡把西方人名地名按照發音寫成中文字,以此來維護大中華語言的純潔和威嚴。最早做翻譯的“翻譯家”們,他們對很多人名、地名和詞匯都不能正確發音,再加上用中文字,最後是以訛傳訛。可以想象,從中國人嘴巴裏用中文說出來的外文名字和原來發音相差多遠。最早,“翻譯家”們對字母“L”和“R”在詞匯中的發音不分,所以把Bill 翻譯成“比爾”,Carl 翻成“卡爾”,Charles成了“查爾斯”,Ford成了“福特”。有的“語言專家”的東北口音重,把字母“J”讀成“宅”,於是出現了James“詹姆斯”,Jason“詹森”。他們“s”“th”不分,於是又有了Kenneth“肯尼斯”,Louis“路易斯”,Keith“凱斯”。把名字中的“G”和字母“G”的讀音混淆,自然就有了Gary“加裏”,Gavin“加文”。至於為什麽把John弄成“約翰”,Adam成了“亞當”,俺實在是想象不出來。

如果呆在國內,其實也沒有什麽,任何名字也就是一記號而已,隻要你知我知心照不宣即可。可是,對錯誤翻譯身受其害的是我們這些海外求學工作的人。每個人心中對當初頻頻出現的發音錯誤都存有一種苦痛,現在仍然記憶猶新吧。對於那些英美人名,我們最早隻記住他們的中文翻譯,用中文翻譯發你的美國加拿大同學同事名字,結果往往無人聽懂。我們心中的那些尷尬,苦痛和酸楚,難道和國內那些“翻譯家”、“語言學家”沒有任何關係? 他們沒有扮演過誤人子弟的角色?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語言專家,翻譯2016年美國當選總統的名字,卻要借助上世紀五十年代“翻譯家”們編纂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從對Trump的翻譯可以看出,當今中國的一些語言專家的知識結構是多麽的老化。其實,隻要將“Trump”鍵入Google,搜索一番,就可發現許多網上字典,它們不僅給出正確讀音,而且還給出各種背景知識。如果網上的字典裏沒有人名發音,直接打開“YouTube”,馬上就可以有人出來教你發“Trump”。很遺憾,Google 和YouTube都被從中國大陸攆走,在大陸被禁止。現在,Google幾乎是我需要使用的圖書館的全部,而YouTube又是我娛樂活動的絕大部分。很遺憾,大陸同胞無法使用這個巨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能敵得過穀歌? 不是俺小瞧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從現在開始規範譯名:比如黑啦蕊,吼死疼,我腎疼之類的. -約翰撈麵- 給 約翰撈麵 發送悄悄話 約翰撈麵 的博客首頁 (71 bytes) () 11/26/2016 postreply 12:58:09

延續錯誤的發音隻是使年輕的中國人不能學會Trump的正確發音,誤了一代又一代。 -fourwaves- 給 fourwave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6/2016 postreply 13:51: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