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發特稿報道周家莊:唯一幸存的人民公社

來源: 東坡學士 2015-06-22 10:05: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650 bytes)



新華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梁賽玉 郭鑫 曹國廠
白林)70歲的張鎖印是河北省晉州市周家莊鄉第八生產隊農民。60多年來他的工作一直由生產隊長分配,記工分,分口糧,收入由鄉裏統一年終分紅……彷佛定格在半個世紀前的人民公社時期。

 “家中沒病人,外麵沒官司,兜裏有錢花,手中有糧食”——談到周家莊鄉人對“幸福”的定義,劉國運說了這樣四句樸實的話,這似乎也代表著這個悠久農耕文明的國度中,農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中國大多數農村一樣,周家莊自1951年將土地從一家一戶集中,成立合作社,搞集體經濟。但在中國農村早已“改天換地”的今天,這個人口1.3萬的鄉村卻依然保持著集體生活的形態。


周家莊鄉在河北省會石家莊不遠處


河北晉州市周家莊鄉號稱“最後的人民公社”,是目前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製度的鄉鎮

  從晉州市區出發約5分鍾車程,伴隨著大片的金黃麥田湧入眼簾,車已經駛入了周家莊鄉。鄉裏的馬路筆直平坦,幹淨整潔的獨門獨戶隨處可見,鄉政府大喇叭有時候還會播放一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歌曲。

  張鎖印幹了一輩子農活,從不操心地裏該種些什麽,因為這些都是集體統一來安排。現在他的工作是看管小公園,打掃衛生,年底能分紅1萬多元。除此之外,他還享受著鄉裏發放的養老津貼等11項福利。

  2013年,周家莊鄉人均純收入14104元,高於河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自從有了集體,糧食產量上去了,分錢也多了,這幾年,分紅一年比一年多。”張鎖印說。

  除了集體耕作,從1982年開始,周家莊鄉還統一為社員們蓋樓。張鎖印說,“沒有條件的鄉裏資助,蓋房子集體蓋。”其後的12年間,他給自己的三個兒子蓋了三套婚房。如今,他還打算搬進即將竣工的高樓,水、電、供暖、燃氣一應俱全,像城裏人一樣生活。

  張鎖印覺得這都是“集體的功勞”:“咱集體把決策一定下來,就幹。這是很大的優越性。”他說,集體力量大,集中力量辦大事。“鄉裏有建築隊,俺們全鄉的公路、街道、小巷子這兩年全部硬化了。”

  周家莊鄉很容易讓人想起上世紀的人民公社,雖然提起人民公社,有些人會聯想到“大躍進”“大鍋飯”等名詞,不過,周家莊鄉人不以為然。

  1978年安徽小崗村帶頭改革。到1982年底,“家庭聯產承包製”成為全國農村主要的生產形式。但周家莊是個例外,依據中央文件“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精神,周家莊也曾組織社員投票表決,但多數人表示不同意,鄉裏至今還收藏著那份按滿手印的“不分家”協議。

  張鎖印回憶道:“當時國家也說,不搞一刀切,農民搞得好的可以按情況決定。當時投票的時候社員們不願意分,人們同聲說要搞集體,就一直到現在了。”

  周家莊鄉黨委書記雷宗奎說:“集體實力雄厚,管理到位,老百姓們不願意散。”周家莊曆史上從來沒有搞過“大鍋飯”,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探索“三包一獎”,即包工、包產、包投入,實行勞動質量管理,“幹多幹少不一樣”,這走在全國的前麵。

  鄉顧問劉國運說,社員收入逐年增加,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交足國家的,留足自己的,堅持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加上以身作則的領導班子,這些都是“大集體”得以延續的原因。


資料圖:人民公社印象城

  曆史潮流仍在向前奔湧,周家莊並非孤立於岸邊。在國家提倡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當下,雷宗奎——當年領頭人雷金河的孫子,帶領這個大集體走上“外部接市場,內部搞規劃”的路子。

  周家莊由於具有土地規模化經營優勢,紅地球葡萄、鴨梨、高檔苗木、小麥和有機蔬菜,千畝成方,百畝一色。“挑選效益最高的農作物根據訂單生產,在10個生產隊中分配,防止重複投入。”

  在市場規律下,這裏的集體經濟依然紅火。第九生產隊經營著特色農業觀光采摘園,自2007年至今,接待遊客120萬人次,旅遊收入增加4000萬元;鄉裏的奶牛場飼養著1100多頭奶牛,是石家莊地區最大的奶牛場。

  “家中沒病人,外麵沒官司,兜裏有錢花,手中有糧食”——談到周家莊鄉人對“幸福”的定義,劉國運說了這樣四句樸實的話,這似乎也代表著這個悠久農耕文明的國度中,農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


資料圖:周家莊的幸福生活

  在劉國運眼中,目前周家莊的這種水平就是中國夢所意味的好日子。“如果全國三分之一的農村達到這個樣子,2020年就能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在中國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浪潮下,周家莊再一次麵臨抉擇。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今後一個時期,要著重解決“三個一億人”問題。農村城鎮化也被視為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觀察人士指出,周家莊鄉或能提供另一種答案。作為農村就地城鎮化的案例,周家莊鄉對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和共同富裕都有借鑒意義。

  “農民都進城了,種地怎麽辦?吃飯怎麽辦?我們要守著自己的土地,把環境搞好。”雷宗奎說,周家莊有自己的倉庫,農民上樓了,糧食可以存放倉庫,農具還可以統一擺放。

  劉國運認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當下,除了提倡機械化,農民應該有一種精神,有點“勞動精神”,周家莊鄉60多年不分家,農民在集體中接受熏陶、培養和教育,和其他地方的農民不太一樣。

  張鎖印所在的第八生產隊主要任務是農活和果園裏的活兒,收入並不如第九生產隊,但卻並不眼紅。“每個隊都搞旅遊,也不會有那麽多人來,不如集中搞一個。”他說。

  現在,張鎖印的三個兒子都已不在集體幹活,三個孫兒也開始陸續長大成人,大孫子在外讀大學。“那是國家的人,不會回來的。”張鎖印說。

  原題:特稿:中國最後一個“農村大集體”的變遷


百度百科資料:【周家莊鄉】

  河北晉州市周家莊鄉號稱“最後的人民公社”,是目前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製度的鄉鎮。位於河北省晉州市中部,西距石家莊市50公裏。周家莊鄉1949年創辦互助組,1952年建合作社,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建農工商合作社。自1952年至今,合作社始終集體統一經營,體製一直未變,已有55年曆史。而我國其他地區的人民公社隻存在了24年,1982年就已經解體。

  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製度的鄉鎮---周家莊鄉河北晉州市周家莊鄉是現唯一仍存活著的“人民公社”,從1962年至今,周家莊人民公社已經存活了52年,那裏的許多社員仍依賴著集體計劃經濟生活,記工分、分口糧、集中耕作、統一分配是周家莊的主要勞動形態。2013年,周家莊鄉人均純收入14104元,高於河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周家莊鄉現轄6個自然村,劃分為10個生產隊,土地麵積21035畝,人口13068人。全鄉實行集體經營、統一核算、專業承包、分工分業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全國惟一實行鄉級核算管理體製的鄉鎮。先後榮獲“國務院嘉獎”、“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計劃生育先進集體”、“中國鄉鎮之星”等榮譽稱號70多項(次),自1985年至今連續被河北省委命名為“文明鄉鎮”。

  在市場規律下,這裏的集體經濟依然紅火。第九生產隊經營著特色農業觀光采摘園,自2007年至今,接待遊客120萬人次,旅遊收入增加4000萬元;鄉裏的奶牛場飼養著1100多頭奶牛,是石家莊地區最大的奶牛場。

  多年來,該鄉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不斷加快全麵小康社會建設步伐。農業上建成了4000畝紅地球葡萄、3000畝鴨梨出口、1000畝高檔苗木和10000畝優質小麥繁育四個專業生產基地。投資1200萬元,籌建了奶牛養殖示範園區。工業上建起了閥門廠、彩色膠印廠、建築公司、紙箱廠等集體企業10多家。其中閥門廠成為長江以北大型閥門生產企業之一。村鎮建設上對全鄉6個自然村進行了高標準規劃設計,統一建起了二層住宅樓房。建設了農民文化宮、農民影劇院、圖書閱覽室、崗前綜合培訓中心和農民樂園,對全鄉所有街道進行了水泥硬化、綠化、亮化和淨化。同時,該鄉借助獨特體製和現有旅遊資源的優勢,進一步打造周家莊品牌,開發建設了周家莊鄉特色旅遊項目。隨著經濟的發展為廣大群眾辦了養老津貼、退休製、用電補助、集體負擔新農合籌資款等11項福利事業。全鄉形成了“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穩定、環境文明”的良好局麵。

  行政沿革

屬於河北省晉州市,麵積17.5平方千米,人口12811人。鄉政府駐周家莊合作路9號,郵編052260。[區劃]
轄第一生產隊、第二生產隊、第三生產隊、第四生產隊、第五生產隊、第六生產隊、第七生產隊、第八生產隊、第九生產隊、第十生產隊共10個生產隊。

  因鄉政府駐地而得名周家莊鄉。周家莊鄉的前身是曹同義農業合作社。1958年春,在高級社合並為聯村社的基礎上,首先建起了公社,命名“黎明人民公社”,同年下半年撤銷歸屬“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以周家莊為駐地建周家莊公社,1984年改周家鄉至今。周家莊鄉一直為集體經營,不設村委會,是全縣唯一的鄉生產隊,“兩層樓”的管理體製,本鄉共設10個生產隊、6個自然村,直屬鄉領導。

所有跟帖: 

象中國這麽大國家,本來就應該容許多種所有製並行,而不是壓一個保一個 -huiming1234- 給 huiming123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0:23:27

一樣,當年小崗村,人家也是壓了血手印 -huiming1234- 給 huiming123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1:12:04

小崗村還是窮,記得有個沈浩嗎? -Chiyankun- 給 Chiyankun 發送悄悄話 Chiyank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2:09:37

百度如是說: -Chiyankun- 給 Chiyankun 發送悄悄話 Chiyankun 的博客首頁 (1227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2:14:40

應該認真思考一下過去60多年裏,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那些是需要改進,完善的。應區分是方向的問題,製度的問題,體製 -糊裏糊塗2020- 給 糊裏糊塗2020 發送悄悄話 (111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2:10:07

一個個自私的小崗村人,最多混個溫飽,給他人當廉價勞動力的命,適合鄧走資要求,特別適合圈地運動。人民公社則不行。 -Weipan- 給 Weipan 發送悄悄話 Weipa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5:59:30

安徽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 -888-1- 給 888-1 發送悄悄話 (2445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8:56:30

包產到戶後,人人隻顧自己的一畝三分田,水利沒人搞了,年年發大水,水利還在吃毛時代的老本。 -ymck- 給 ymck 發送悄悄話 ymc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8:58:08

很多農村地方還是需要實行合作社形式的經營管理。----或叫農莊合作社。免得有些人對你一提“人民公社”就反感 -楊子- 給 楊子 發送悄悄話 楊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0:39:32

為什麽有人反感就不敢提納? -三笑- 給 三笑 發送悄悄話 (119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07:42:03

雷宗奎—當年領頭人雷金河的孫子。這個是不是有世襲的可能,要防微杜漸。當年大邱莊的禹作敏,扶持自己的兒子,結果父子倆都倒了。 -你怎麽能這樣呢?- 給 你怎麽能這樣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2:13:33

包子這麽幹還是有前途的 -三笑- 給 三笑 發送悄悄話 (254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07:32: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