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講求個人價值;孔孟講求集體價值。老莊講回歸自然;孔孟講建立道德規範。這樣的衝突,古以有之。說“沒有一個如中國的老子孔子這般的真知灼見”。這兩家觀點有很大衝突,不可能都是“真知灼見”。
“重農抑商”也不是什麽曆代皇帝都“恪守”。“商”,或“商人”,最早是來自”商朝“的”商“。商朝人是很善經商的。你所向往的“盛唐”,恰恰和世界各地通商。還有宋朝,南宋半壁江山,GDP卻要數倍於明朝。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宋朝的商業發達。
“中國的皇帝早就知道,在人類的精神文明沒有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不能過快的發展工業和商業,這會使人利欲熏心而窮奢極欲的。”這是哪本史書裏,寫哪位皇帝有“知道”這種精神文明的事情?中國曆代抑製商業,原因是中國人多,養活這些人是要務。而養活人最需要的是直接出能吃的東西的農業。有吃的,才不會造反,王朝統治才牢固。這才是真正原因,哪有什麽精神文明的問題。可這也從側麵說明,中國人曆代似乎都生活在饑餓的邊緣,一切精力都得用來從事生產食物的農業。如果總是生活在饑餓的邊緣,那還有什麽輝煌呢?
看看這裏,中國古代是否一直重農抑商和其原因。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1730.htm
中央集權後,才有重農抑商的。商周時,沒有的。
至於輝煌了2800年。中國人口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在從外國引進番薯前),在一億封頂。接近那個數字時,就要有饑饉,人相食和改朝換代發生了。然後人口大量減少到剩一兩千萬時,再去等待下一個輪回。這種低度的,徘徊這饑餓和動蕩邊緣的存在有什麽值得向往的?
整篇文章,基本都是口號的堆砌。沒有什麽論證。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有衝突多。重農抑商的討論也有問題。還有“中國輝煌2800年”,更多時僅是一種低度的存在。
本文內容已被 [ Sic~semper~tyrannis ] 在 2015-03-05 21:20:0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