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江: 電視劇《老農民》是部敢於正視曆史的精彩好劇

來源: 巴巴山人 2015-01-13 22:03: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368 bytes)

電視劇《老農民》是部敢於正視曆史的精彩好劇

   這幾天看電視劇“老農民”,雖然剛看了三十幾集,但感想不少……

  電視劇《老農民》,精彩。劇中的地主兒子馬仁禮,有文化,辦法多,善良、誠懇,任勞任怨,在反還鄉團戰鬥中冒著生命危險搬救兵;在抗旱鬥爭中搞水車幫助村裏渡天災;正確預報天氣保住了村裏即將豐收的麥子;三年自然災害,找出家中埋藏的金條,頂著私賣黃金坐大牢的危險,買回農民的救命糧…………然而,就這樣一個青年,一頂地主階級的帽子,使他幾十年在麥香村不斷地挨批挨鬥,低三下四,見人矮三分,過著窩窩囊囊、擔心害怕的日子……即使是貧農出身,身為麥香村大隊長,堅決聽黨的話,擁護社會主義的牛大膽都由於沒有糧食吃,娘被餓死……——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麽呢?

   《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然而,自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中,中國從土改、鎮反、反右、大躍進到文革,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運動,不僅使“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的普世價值觀成為一紙空文,還致使馬仁禮這類無辜的人在政治上處於社會的最底層,被壓迫和奴役,造成無法數計的冤假錯案,使成百萬、成千萬的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究竟是什麽呢?細究起來,除了沒有民主、法治和缺乏程序正義外,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

   階級鬥爭理論是窩裏鬥、禍國殃民的理論!如前蘇聯1934年聯共(布)十七大代表一千九百六十六人中,有一千一百零八人因反革命罪被捕,他們絕大多數悲慘地死於集中營和監獄中;有人作過統計,蘇共一大至十七大曆屆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總數共二百八十四人,除去大清洗(1936~1939年)之前自然死亡的四十五人外,剩下二百三十九人中,被槍決或死於獄中的有一百八十八人,自殺的八人,被開除出中央委員會的二十二人,隻有二十一人安度晚年;在蘇共第20次黨代會一個特殊委員會下令內政部進行統計的數目表明,按照秘密警察檔案僅在1937年至1938年一年中斯大林本人就簽署了681,692人的處決。在柬埔寨,紅色高棉奉行階級鬥爭理論,建政不到15年就屠殺了一百餘萬階級敵人(柬埔寨當時的人口不到八百萬)。在中國,反右運動導致數十萬知識被整肅,大躍進造成數千萬老百姓被餓死,文革上至國家主席開國元勳,下至平民百姓,遭受迫害和被殊連的人達一個億。可見,階級鬥爭理論是政治災難的根源,是禍國秧民的理論。

   階級鬥爭理論不僅是窩裏鬥、禍國殃民的理論,而且是一個在片麵、偏見的基礎上杜撰出來的,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偽理論。

   階級有兩種涵義:一種是指利益階層,一種是指利益集團。現實中,作為利益階層的階級是客觀的存在,作為利益集團的階級是不存在的。

   階層是由分工引起的。人們進行分工的目的是使自己獲得利益這是分工係統中各階層(階級)利益的共同點。這就是說,在分工係統中,各階層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是占主體的。例如,各階層階級之間協作好,效益就好,這樣不僅資本家賺的多,工人的工資福利待遇也會高,如果各階層階級之間鬧對立鬥爭,弄的效益不好,那麽大家的日子就都不好過。可見,各階層階級之間的關係不是敵對的。當然,圍繞著利潤的分配,各階層階級之間還是存在利益的對立衝突有時甚至還會引發鬥爭的,但這種對立衝突和鬥爭如同“家庭內部糾紛”一樣,完全可以通過協商妥協解決,並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

   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階級不是指階層,而是是指利益集團。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雖然沒有對“階級”這個概念作出過明確的定義,但從他們在論述階級相互關係的過程中,特別是列寧對階級這個概念的定義中,可以明確得出他們對“階級”的定義是“利益集團”。列寧為階級下的定義是“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曆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係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同生產資料的關係(這種關係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歸自己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列寧全集》,中文2版,第37卷,13頁,人民出版社,1986版)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階級概念實質上是建立在列寧的“利益集團”基礎上的。這種以“利益集團”為基礎的階級和階級鬥爭是不存在的。

   首先,資產階級不是占有無產階級勞動的階級。馬克思主義認為資產階級是依靠資本進行剝削不勞而獲的寄生蟲階級。這是是一種極端的偏見。讓事實來說話,讓我們看看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先說台灣的首富王永慶,他父親王長庚以種茶為生,生活頗為艱辛,15歲小學畢業那年,王永慶便到茶園當雜工,後又到一家小米店做學徒,第二年,他用父親借來的200元錢做本金自己開了一家小米店,以後靠自己的奮發努力慢慢發起來了。再說香港的首富李嘉誠,其家境貧困,16歲就到茶館裏當燙茶的跑堂,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後來到一家塑膠廠當推銷員,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最後慢慢發起來了。看看社會上的那些大小企業主,有那個不是想方設法,起早貪黑幸辛辛苦苦的操勞呢?他們的原始資本是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勞動積累起來的。那種把資本家說成是不勞而獲的階級的說法根本是不符合事實,不能成立的。資本家不僅是勞動階級中的一員,而且是勞動的組織者,領路人,是勞動者中的精英。從社會物質生活的角度講,資本家階級的貢獻遠遠超過工人。資本家與工人的關係是互利互惠雙贏的關係。階級鬥爭理論則認為資本家階級是剝削階級,是工人階級養活了資本家階級,事實真是這樣嗎?如果非要說誰養活了誰的話,那麽認真考究起來,不是工人養活了資本家,而是資本家養活了工人。這是因為工人的勞動價值是由資本家決策出來的。價值是衡量人們需要滿足程度的標尺,是由市場的供求決定的。離開了社會中人的需要(市場需求),任何的勞動都是沒有價值的。工人勞動的本身不是需要,所以沒有價值。工人的勞動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產品有價值,是產品的價值賦予的。資本家的經營決策決定著產品是否適應市場的需求,從而決定著產品是否有價值及價值的高低,這也就間接決定了工人的勞動是否有價值及價值的高低。可見,一個工人是否能就業,是否能拿到工資或較高的工資,是由資本家經營決策的產品是否適應市場需求決定的。

   其次,階級不是“利益集團”。集團,是為了一定的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利益集團,是為了一定的利益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顯然,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不是為了一定利益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其內部沒有組織關係,所以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不是利益集團,更不是兩個利益根本對立的集團。俗話說,“同行是冤家”。為了爭奪市場,資產階級不僅不是一個利益集團,而且內部還存在著利益衝突。可見,把階級說成是“利益集團”是不成立的。由於馬克思主義的以“利益集團”為定義的階級不成立,不存在,因此其所謂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鬥爭”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現實中,資本家與工人、雇員的關係大都是和諧的,不和諧的隻是某一時期某一局部的個別現象,這些現象並不能代表整個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關係。這就是說,現實中隻存在某個企業或行業中的資本家與工人、雇員的鬥爭,並不存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集團”意義上的鬥爭。不能把個體或局部當成整體。如果有個人看見周圍幾對夫妻離婚,就斷定說“天下的夫妻之間都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都必然會走向離婚”;對此,大家都會認為這個人看問題片麵激端,說的是腦殘智障的瘋言瘋語,事實上,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就是建立在這種片麵激端基礎上的,就是一種腦殘智障的瘋言瘋語。

   如果非要說以“利益集團”為基礎的階級鬥爭存在的話,那麽自人類社會有史以來到法治社會建立起來之前,這種鬥爭確實是存在的,但這種階級鬥爭隻存在於政治領域而不是經濟領域。這種鬥爭就是統治集團階級與平民百姓階級的鬥爭,因為統治集團階級是個組織體,是個利益集團。這種階級鬥爭是人們社會科學知識低下的產物。這種階級鬥爭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階級鬥爭問題,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階級鬥爭。如在這種階級鬥爭中,即使統治階級被推翻了,由於社會分工的需要,人們還是要組建出一個統治集團階級,如此,階級鬥爭還會繼續下去。隻有在人們找到並掌握了以分權製衡的社會科學知識,建立起以權力製衡權力的體製,建立起了法製社會後,方告這種階級鬥爭的結束。法治社會用分權製衡的法律鏈子把國家權力機關的領導人即統治階級鎖起來,使他們失去了按自己的意誌隨心所欲的使用特權為自己謀取利益權力,使他們成了民眾的仆人,因此也就不存在這種階級鬥爭了。可見,要消滅統治集團階級對平民階級的壓迫、奴役和剝削,不能靠什麽階級鬥爭和實行什麽階級專政,隻能靠民主法治。

   應當看到,階級內涵的“階層”與“集團”的區分,意義重大。作為利益階層的階級鬥爭,可以用人的利己本性,人們的普世價值觀來看待,而作為利益集團的階級鬥爭就不能用人們的普世價值觀來看待了,這是因為利益集團必然有其固有的價值觀即階級價值觀,因此就隻能用階級價值觀來看待了。如馬克思主義者們就把剝削、壓迫、奴役等損人利己的觀念歸結為資產階級思想即價值觀。這完全是一種違背事實的偏執說法。事實上,那些損人利己的觀念並不是資產階級的特有的價值觀,而是人們在受到道德教育和自我修養方麵的不足而產生的一種利己觀念,它存在於任何的階層、階級之中。

   由於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不是利益集團,因此沒有各自的思想和價值觀,人們也沒有階級的思想和價值觀。階級鬥爭理論認為資產階級是剝削階級,其世界觀就是自私自利,不勞而獲和損人利己。這個觀點根本不能成立!“自私自利,不勞而獲”是人從生物趨利避害本性帶來的天性,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人們勞動是為了收獲。勞動是手段,收獲是目的。如果目的不需要手段就能達到,那麽手段也就是多餘的了,否則人們為什麽要千方百計進行技術改造,減少勞動量呢?至於說“損人利已”,這與一個人的階級地位沒有關係,是由其道德的知識和修養決定的。在現實中,損人利已並不是資產階級的專利,它存在於社會的各個階級和階層。這裏舉個事例來說明。2001年美國總統簽署了一項法案,從法案生效日起,遺產稅逐步遞減,到2011年全部取消,可當美國一些富豪聽說遺產稅要被廢除時,異口同聲地表示抗議,120名美國富翁聯名在《紐約時報》上發表聲明,呼籲政府不要取消遺產稅,他們在請願書上寫道,“取消遺產稅將使美國富翁的孩子不勞而獲,使富人永遠富有,窮人永遠貧窮,這有悖於社會公平,也違背了美國的創業精神”--這些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世界觀是“損人利已”的嗎?反過來,再看看被階級鬥爭理論認為最先進最革命的無產階級先鋒隊,在中國,那些利用職權壓榨百姓,用公款吃喝玩樂出國旅遊包二奶,將貪汙受賄的巨款轉移國外的大量犯罪分子有哪個不是出自所謂的“無產階級先鋒隊”——這能用階級性來解釋嗎?

   人是沒有階級性的,因此人的階級立場在客觀現實中根本無法操作劃分,因為人的思想觀念不是由其所處的經濟地位決定的,而是由利己的需要和道德的觀念決定的。如果以所處的經濟地位劃分階級,那麽誰能為終身靠股息吃飯的恩格斯劃分階級成分?階級的劃定在現實中根本無法操作。許多人之所以奉行階級鬥爭理論,一是可以忽悠綁架民眾跟自己走,二是可以排除異己。階級鬥爭理論是他們獨裁權治排除異己的理論棍子,他們看誰不順眼,就可以把階級敵人的帽子扣在他頭上然後予以除之。

   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是違背人性觀和普世價值觀的,因此奉行階級鬥爭理論的人都是不承認並且反對人性觀和普世價值觀的。人性觀和普世價值觀的喪失必然導致人們愚昧野蠻殘忍如同野獸。人們都說二戰時德國納粹的和日本法西斯屠殺猶太人和它國民眾所犯的罪行野蠻殘忍令人發指,但被階級鬥爭理論煽動起來的人所犯的野蠻殘忍罪行更甚。例如柬埔寨前紅色高棉屠殺了占當時總人口八百萬中的一百多萬。例如前蘇聯為了解決城市中大量乞討流浪兒童問題,1930年5月斯大林批準了關於解決城市乞討兒童的35條,使這些兒童達到12歲即被槍決;1937年至1941年間有一千一百萬人被殺害,之後又有數百萬人死於集中營,其中數千人死於可怕的醫學實驗。再如在中國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文革時代,遭受迫害和被株連達一個億;如北京大興縣1966年8月27日至9月1日的13個公社48個大隊先後殺害"四類分子"及其家屬共325人,最大的80歲,最小的僅38天,有22戶被殺絕;如湖南零陵地區全地區“文革”期間非正常死亡9093人,其中被殺7696人,逼迫自殺1397人,致傷致殘2146人,死亡人員按當時的階級成份劃分,包括“四類分子”3576人,“四類分子”子女4057人,有“曆史問題”的貧下中農1049人,其他成份411人,其中未成年人826人,年紀最大的78歲,最小的才出生剛剛十天;當人被迫害死後還被開膛破肚尋找發報機(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處決政治犯吋怕其喊口號將其“割喉”(張誌新);處決政治犯在處決前進行“活體取腎”(黎蓮)或處決後還沒有死時“活體取腎”(李九蓮);據《廣西文革大事記》,1968年7月至8月一個多月中,全區共殺害和迫害致死84000多人,甚至刮起駭人聽聞的吃階級敵人人肉的風潮,如1968年6月15日武宣縣五星大隊民兵李坤壽、彭振興、李振華等將劉業龍、陳天掌等4人打死,用尖刀挖死者的肝,割死者的肉,拿回大隊部去會餐品嚐,從是日起至8月底止該縣有75人的心肝和肌肉先後被野蠻者吃掉……1968年4月25日,浦北縣北通公社定更大隊分四批殺了24人,並剖腹取肝煮食飲酒,全社被殺害180人,其中劉維秀、劉家錦等人把劉振堅打死後,對其未滿17歲的女兒,進行輪奸,然後打死,並剖腹取肝、切乳房、割陰部……一個研究廣西大屠殺的研究者感到非常奇怪,他所訪問的當年的那些食人者,沒有一個懺悔的,眾口一詞地說,當年就是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絕對想不到,施暴者過了30多年,進入了21世紀,仍然理直氣壯……這些人的人性,沒有複蘇……國人沒有反思,就走不出食人部落,人人就都可能食人,人人也都可能被食……

  由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不是一個敵對的利益集團,由於階級沒有各自獨有的價值觀,因此馬克思主義者們所說的階級和階級鬥爭是不存在的,所謂的“階級敵人”不過是他們排除異己的棍子,所謂的“無產階級專政”不過是他們為了抵製民主法治,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專製利益而製造出來的幌子。

   應當看到,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雖然經濟上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由於政治體製還是建立在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上,使得特權橫行,腐敗盛行,群體性事件彼伏此起一年比一年多,社會矛盾日益加劇激化,而要改變這種狀況,實現社會的安康和諧,唯有從政治上徹底拋棄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

   “老農民”今天放到第44集。這部電視劇真好。好就好在實事求是,敢於直麵正視當時中國廣大農民沒飯吃,出現餓死人的曆史——這和以往大不在樣,是有自信和力量的表現。

   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取代特權、獨裁、專製、權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向。當今習主席上台剛兩年,除了以摧枯拉朽之勢用毫不留情的鐵腕懲治腐敗令人稱道外,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把實現依法治國提到日程上來了。我相信這預示著中國將走向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真是可喜可賀!

   稿於2015-1-8日

所有跟帖: 

隻有少數地主才那麽開明: -hfhfndt- 給 hfhfndt 發送悄悄話 (70 bytes) () 01/13/2015 postreply 22:39:26

馬仁理可能是這部劇裏最假的人物!馬仁理北京大學畢業,在那個年代絕對是大知識分子,要說一建國他就因為出身而不被重用就背離事實, -筆架山- 給 筆架山 發送悄悄話 (1317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05:25:57

有道理。 但馬是北大農學院肄業。 -不開竅- 給 不開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06:31:20

那年代無什麽專業講究,是個大學生就是人才,學農業就更了不起了。 -筆架山- 給 筆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07:16:55

畢業,肄業, 有無文憑還是有區別的。 -不開竅- 給 不開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14:33:04

你究竟知道什麽?大學畢業沒有人命案子就會留用?不知道事實就不要妄言!我身邊就有現成的人和事,絕對不像你所說的。 -白雲青山- 給 白雲青山 發送悄悄話 (370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15:05:01

好,你說清楚那年定的反革命?馬仁理可是從來沒在國民黨政府裏做事 -筆架山- 給 筆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16:44:22

有理。 -8421- 給 842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18:38:24

這部戲遠沒有正視曆史 -langxing- 給 langxing 發送悄悄話 (582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11:04:13

最假的是陪考場,頭幾屆高考時連城市家長也沒有陪考場的,老農民更沒那閑工夫 -obamacome- 給 obamacom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5 postreply 15:24: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