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的那些年:一生最美好的時光

來源: 泡泡豬 2014-08-04 14:54:2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511 bytes)
ZT

2014年7月29日傍晚6時,新華社發布消息,鑒於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

與周永康一起倒下的,是一個涉黑貪腐集團——從已經公布的調查進展來看,至少包括兩名十八大中央委員、兩名候補中央委員、三名副省部級以上高官,數百名公務人員、國企和私營企業負責人,以及周永康的絕大部分近親屬。

外界毫不知情,72歲的周永康現在哪裏。京郊房山、天津、河北廊坊、內蒙包頭……甚至不知道他從何日開始失去人身自由。周永康就像一隻失去雙腳的鳥,要麽飛,要麽墜落。

周的青春歲月

1942年,他生於江蘇省無錫縣厚橋鎮西前頭村,取名周元根,一個散發著江南泥土氣息的名字。青春年華的周永康,勤奮簡樸,低調克己,與人為善。

厚橋少年

西前頭村西距無錫城18公裏,東臨宛山蕩,九裏河貫穿而過。村雖小,卻有500餘年曆史,全村數十戶人家,大多姓周。

周元根祖父周阿學,祖母王彩寶,祖母出身於西前頭鄰近的丁家橋王家,生女周秀金。周元根父親本姓陸,厚橋嵩山村人,後入周家做了上門女婿。

鄉鄰印象中,周家父母為人和善。父親周義生沒文化,母親周秀金曾為大隊婦女主任,“蠻講道理的”。夫婦生三子,為周元根、周元興、周元青。

周元根少時,家貧寒。厚橋風物雖好,卻是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史上為血吸蟲病區,經濟上以農業、漁業為主,較為落後。西前頭一帶,當時人均地不足一畝,每年種一季小麥、一季水稻。旱地裏,則種桑養蠶。

種地之餘,周義生釣黃鱔較拿手,以此掙點錢,丁家橋王家等親友,也時有接濟,才能供孩子讀書。

1950年,8歲的周元根上小學,先是西前頭小學,後到厚橋小學,在從前一大戶人家的祠堂裏讀書。小學數年,在同學朱元慶(化名)記憶中,全班三四十同學中,周元根留下的印象不深。“當時讀書確實很刻苦。放學放假回家,我們還要到稻田裏幹活。”

1956年,周元根考取學海中學(現蕩口中學)。這所東臨鵝湖、西傍鴻山的學校,創建於1938年,是錫東地區最好的兩所中學之一。

在學海中學,周元根所在班上,還有一個周元根,班主任朱夢周和他商量,給他改名周永康。

在朱元慶印象中,初中時的周永康,待人客客氣氣,笑起來老是“嘿嘿嘿”的。另一同學周根生(化名),也稱周永康性格還可以,不凶,有同學周衛生過去還欺負過他,衛生家裏有錢,永康家貧。

學海中學離厚橋20裏,如果住校,一個月要交七八元,那在當時是一大筆錢。朱元慶和同學在鎮上租房子,4毛錢一個月。他記得周永康似乎也租住在鎮上。像其他同學一樣,周永康也是每周六回家背米背菜,周日下午回校。後來,同學們集中住校,從父母的公分裏扣錢,支付夥食費。

生於貧瘠的周永康學習刻苦,成績也好。“那時讀書,老師抓得不緊,出好成績不容易。”周根生稱。1958年,周永康入讀省立高中蘇州中學。

這是一所有千年辦學淵源、百年辦學曆史的江南名校,國學大師王國維、錢穆等皆曾執教於斯,錢偉長、李政道等曾在此求學,可謂“桃李門牆多俊彥”。

在蘇州中學,周永康的學習仍是非常刻苦。55年後,他重訪母校時,校方稱,“這方沃土上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對他的人生發展影響深遠”。

朱元慶則於1959年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工業學校。在他印象中,那時每逢學校放假,回鄉學生都要參加活動。周永康還當過小組長,組織宣傳、掃盲活動。記憶中的小夥伴,依然是熱情客氣,經常笑,憨厚。

1961年,周永康考上北京石油學院。這是當時厚橋公社為數不多的大學生,更是西前頭的榮譽。

從此,他離開故鄉,去宦海浮沉。

一生最美好的時光

1966年夏,周永康從北京石油學院畢業。時值文革爆發。北京高校在經曆了三個月的混戰後,9月,周永康這一屆畢業生被宣布留校待分配,一等待就是一年。

1967年,周永康來到遼寧盤錦,他被分配至大慶油田六七三廠地質隊。大慶油田六七三廠,是大慶油田專門為開發遼河油田組建的機構,因其成立於1967年3月而得名。

作為遼河油田的前身,六七三廠成立之際,從大慶油田下屬各機構抽調人馬,組成了包括地質隊、鑽井隊、采油隊、石油隊的一整套作業隊伍,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周永康起初在六七三廠做實習員、技術員。1970年,遼河油田大會戰展開,參戰人員1000餘人,周永康被調到遼河石油會戰指揮部地質團區域室。之後三年,周永康在地質團區域室先後擔任技術員、黨支部書記、大隊長。

在 地質團,周永康給同事們留下的印象很不錯。曾與周永康共事的原地質團老職工、79歲的高級工程師張國成記得有年冬天,周永康還在地質團任大隊長,和同事一 起外出檢查工作。回來時周永康沒有坐單位的車,自己坐火車回來了。周永康說,他是大隊長,同事肯定讓他坐駕駛室,大冬天人家坐卡車車廂,他心裏覺得過意不 去。

1973年,地質團更名為遼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處(即後來的遼河油田物探公司),周永康擔任處長。當了處長的周永康,同事們覺得並沒什麽變化,工作積極,待人接物沒什麽架子。

張國成記得,這年夏天,他和周永康一起去山東開全國石油斷層會議。途中在天津站轉車,周永康說自己年輕,跑上跑下去排隊買票,讓年長他五六歲的張國成拿著材料坐著等。“那時坐火車不方便,排隊買票的人很多,天氣又熱。”他說,“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小夥子人年輕,但很懂事。”

物探就是通過收集地震反射波的頻率來確定地層結構,是進行地質勘探的早期工作,多數時間在沒有人煙的處女地進行,工作條件艱苦,很少人願意做這個工作。遼河油田物探處最初有六個小隊,後來逐漸擴展至十個小隊,約2300多人,一年中有四五個月在野外工作。

盤錦盛產大米,稻田很多,每年霜凍後,大地結凍,物探各個小隊隊員們開始野外工作。“我們都是大冬天跑野外,工作條件很差。11月份出去,第二年的三月份回來,很多時候春節都回不了家。”

每逢過年過節,領導們都要去各個小隊的野外基地檢查慰問。作為處長的周永康,時常去野外基地看望同事們。

周永康在物探處當處長時,寧廣運任副處長。今年已82歲的寧廣運說:“我這人開車的出身,沒什麽文化,說話衝,脾氣暴躁,時不時跟周永康爭執,他從不計較,更沒有什麽打擊報複穿小鞋之類的舉動。”

“在物探,周永康不僅跟班子成員關係不錯,群眾基礎也很好,工作非常努力。”寧廣運記得,有年下大雨,路很滑,身為處長的周永康身先士卒,跟普通職工一樣往井上扛水泥袋,“大家夥兒都很佩服他”。

張國成曾經和周永康住在一排平房中。“他不抽煙,不喝酒,生活相當簡樸。常常一身勞動布衣褲,膝蓋前麵兩塊補丁。”

在 物探老職工的眼裏,“工作能力強,人很不錯”的周永康還非常關心群眾生活。當時全國油田職工的家屬絕大多數都是農村戶口。他們來到城市後,沒有供應糧,生 計很成問題。大慶油田組織職工家屬開荒種地,解決了家屬的口糧問題。全國一聲令下學大慶,讓油田自己解決職工家屬的生活。物探公司在油田南邊開辟了一片稻 田,組織家屬們種植水稻。為澆水的問題,已是處長的周永康親自跑到當地公社跟地方交涉,忙前忙後,沒少操心。

1976年,周永康上調遼河石油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三年後升任遼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長兼鑽井指揮部黨委書記。

鑽井隊是遼河油田最大的單位,好幾千職工。周永康在鑽井隊的工作,依然順風順水。“他那人脾氣好,性格沉穩,不很愛說笑,但很溫和,有工作能力,那邊的人都服他。”寧廣運說。

因為周永康大學所學專業是勘探,周永康被當時的石油部領導點將,離開鑽井隊,回到物探,以遼河油田副局長之職兼任物探指揮部黨委書記和總指揮。

1983年,周永康被擢升為遼河石油勘探局局長、黨委副書記。一位遼河油田子弟認為,周永康升任遼河局長的契機是,當時搞幹部年輕化,周那會兒剛40歲,是其中的佼佼者。1984年,遼河油田所在地盤錦正式建市,周永康兼任盤錦市委副書記、市長,集油田、地方大權於一身。

在遼河油田的15年,周永康的口碑很不錯,上升很快,差不多一兩年一個台階。對於這一點,老職工們比較普遍的說法,周永康擢升迅速,與其在北京石油學院時曾經保護過文革初期受衝擊的校領導分不開。

據老職工們說,周永康在北京石油學院求學末期,文革爆發,當時學校黨委書記劉長亮和副院長賈皋均遭受很大衝擊。

劉 長亮,1917年9月生,陝西省神木縣人,1931年8月參加革命,曾跟習仲勳一起在陝北鬧革命。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劉長亮曾任甘肅玉門油 礦黨委第一書記、玉門市委書記兼玉門石油管理局黨委書記。1970年3月,劉長亮調任遼河石油勘探指揮部政委,至1980年2月曆任遼河油田革命委員會副 主任、遼河石油勘探局黨委書記、盤錦地委書記、營口市委書記等職。1980年8月奉調回京,任石油部顧問,1987年9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賈皋,文革前在北京石油學院任副院長,文革中受到衝擊,後參加遼河油田會戰。1973年3月,劉長亮任遼河石油勘探局書記,賈皋任局長,這期間兩人對周永康提攜有加。

賈皋之後,是留蘇出身、擁有副博士頭銜的王濤出任遼河油田管理局局長。王濤屬於專家型管理者,懂業務,口才出眾,對周永康也很賞識。後來王濤上調至石油部,周永康接了王濤的班。

師長的賞識提攜,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加之當時強調年輕化、專業化,北京學院路“八大院”正牌科班出身的周永康,可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因素,在遼河油田的步步高升順理成章。

周 永康擁有教授級高工職稱,但遼河油田的老職工並不認為他是專家型官員。原遼河油田總工程師說,周永康雖然是石油專業出身,但他在遼河油田期間,大多數時候 從事管理和政務工作。這位老總工說,周永康的才能在協調上下級關係上,他口才不錯,講話有條有理,入情入理,很少用講稿,同事們都愛聽他講話。

物探公司的一位老職工說,他見過幾次周永康講話,很能講,從不拿講稿。有一年周永康來遼河油田視察工作,雙手一抱,放在桌上,沒有講稿,從八九點一直講到中午11點多,沒人厭煩。

在 遼河油田,周永康與河北女工王淑華相識、結婚、生子。據他們的媒人之一、油田老職工宋殿臣向財新記者介紹,王淑華是河北唐山灤縣人,出身農村,技校畢業, 最早在唐山趙各莊煤礦工作,後來到天津大港油田。遼河油田大會戰時,和宋殿臣一家一同被調到盤錦,與周永康同在地質團。

在宋殿臣的印象裏,王淑華很瘦,皮膚較黑,身高大約1.67米,人很樸實,單身一人在油田工作。宋殿臣和另一位老職工一起將王淑華介紹給了周永康。

宋殿臣的老伴說,王淑華很能幹,“家裏的活都是她的,帶倆孩子,是個好老婆”。

周永康當遼河油田管理局一把手後,王淑華被調進局機關做收發文書工作,“言語不多,工作很踏實”。周永康奉調到石油部,王淑華也隨之進京。“她還給這邊的老人時不時打電話回來問候。”宋殿臣的老伴說。

老職工們說,在遼河油田時,周永康和王淑華夫妻關係不錯。對網絡上一些有關王淑華車禍的傳聞,他們會將信將疑地問記者是否屬實。

周永康的兩個兒子周濱、周涵(小時候叫“周寒”)均在盤錦出生。張國成說,周濱出生時,他家和周永康家離得很近,“王淑華生周濱是難產,周永康對我說嚇死他了”。

周永康的老父去世於1960年代初,在盤錦成家立業後,周永康將母親接到身邊盡孝。周母後在盤錦去世,周永康把骨灰帶回故鄉安葬。周家鄉人根據回憶,推測時間大概是1970年代末或1980年代初。

幾 乎所有受訪的物探老職工都說,周永康在物探時挺廉潔的。那時候送禮,大多是一瓶酒一條煙。即使這樣,職工給他送禮,他通常是不收的,實在推脫不過,也一定 要回禮。不過上述遼河油田子弟則表示,周在遼河不可能不貪,隻不過他貪的方式在油田裏見怪不怪、不以為貪了,“那時候的油還是按計劃分配,油田子弟倒賣條 子風氣盛行,找領導批下條子就是無本萬利的生意”。

1985 年離開遼河油田之後的20多年間,周永康多次因公回過這個青年時代曾經奮鬥過的地方,這裏有他最美好的一段歲月。官拜政治局常委後,他也曾數次到大慶油 田、遼河油田視察工作。2012年12月,剛剛卸任的周永康最後一次回到遼河油田。當時見過周永康的張國成說,油田管理局組織離退休職工迎接周永康,“他 還認得我們這些當年的老同事,跟我握手問好。他說,他也退下來了,這是最後一次來原先的工作單位看看”。

所有跟帖: 

有這麽一段美好的時光,足已。 -fish2012- 給 fish201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5/2014 postreply 15:46:18

中國的政治製度能把人變成鬼 -arrowla- 給 arrowl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5/2014 postreply 17:42:59

完全同意。這麽一個有為青年蛻變成如今的巨貪完全是黨的培養所成。 -aussie-2- 給 aussie-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01:36:47

exactly -昔今評- 給 昔今評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14:54:12

同意:好的製度讓壞人做好事;壞的製度讓好人做壞事。 -才知道什麽是對- 給 才知道什麽是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15:15:35

挺好的一個小周。 -europehappy- 給 europehapp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5/2014 postreply 19:30:12

有權了就墮落了 -hongyeana- 給 hongyean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5/2014 postreply 20:18:20

能謀殺自己老婆的男人會有多好呢? -wysh758- 給 wysh758 發送悄悄話 wysh758 的博客首頁 (96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01:13:54

世界上沒有什麽天生的好人或壞人。沒有一個兒童的理想是長大後做男盜女娼,但道德淪喪者任何社會都有,在一個病態落後的社會中更是觸目驚 -torpedo- 給 torpedo 發送悄悄話 torpedo 的博客首頁 (85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05:43:37

中國的官場就是個染缸,人進去後幾年下來就成了魔鬼,製度決定人本質啊 -ytwadk- 給 ytwadk 發送悄悄話 ytwad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06:10:16

與其他"老虎們"相比, 顯然是根基太淺, 是經不住風雨的. 如果能從鄧, 葉, 李等紅色家族中揪出幾之肥老虎來, 才能算的上真正 -草語MAN- 給 草語M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09:38:54

是這個製度把他寵壞了。 -灜客- 給 灜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6/2014 postreply 22:09:17

鄧小平能把人變成鬼!! -三木匠- 給 三木匠 發送悄悄話 三木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7/2014 postreply 08:46: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