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碾壓全球,美國關稅製度能阻礙中國製造繼續騰飛嗎?

中國製造碾壓全球,美國關稅製度能阻礙中國製造繼續騰飛嗎?

嘿,老鐵,昨天我在深圳龍崗一家精密零件加工廠喝茶,跟老板聊了一下午,差點沒把我眼界給震碎。你知道現在造無人機電機外殼的成本能壓到啥地步嗎?老板指著車間裏轟隆作響的衝床,淡定地扔出一句:“我們給大疆供貨的6061鋁合金殼體,單件加工成本能幹到1.8元。”我一聽,心想這也太離譜了吧,1.8元?我在街邊買個茶葉蛋都不止這個價啊!

看我一臉懷疑,老板樂了,掏出計算器就給我現場開算,啪啪啪一頓按,跟玩速算遊戲似的。他說他們用的20噸級高速衝床,每分鍾能衝120次,0.3毫米厚的6061鋁合金板子,一次能衝出12個毛坯。三班倒跑流水線,機械手自動上下料,模具損耗攤到每個殼子上才幾分錢。更狠的是,國產鋁材這兩年價格穩得跟磐石似的,2萬一噸的板子切成小方塊,材料費每個殼子才6毛錢!6毛錢啊老鐵,你去超市買包辣條都不夠吧!

我站在車間裏,看著那台20噸衝床配著六軸機械臂,哐哐哐地幹活,感覺像是走進了一部工業科幻片。全自動流水線跑得飛起,模具還是找華強北旁邊一家硬質合金廠定製的,一套模具能扛50萬次衝壓,算下來每次成本連半根冰棍錢都不到。我忍不住感慨,這幫深圳老板是真會玩啊,把成本摳得比我省錢買打折遊戲還狠。

旁邊一個老師傅湊過來跟我嘮嗑,他說:“現在年輕人搞的智能製造真邪門。以前做個殼體,得銑床、磨床折騰七八道工序,費時費力不說,廢品率還高得嚇人。現在呢?三次衝壓直接成型,良品率能幹到99.6%!”我一聽,乖乖,這效率也太誇張了吧。更離譜的是質檢環節,他們用五軸檢測儀跟查DNA似的,每個殼子得量三遍厚度、測五次孔徑,稍微有點毛刺,直接打回重造。老師傅搖搖頭說:“這幫廠子卷得太狠了,質檢員都快被逼成顯微鏡的奴隸了。”

老板還跟我透露,龍崗這片的加工廠已經卷出新境界了。有家廠子為了搶大疆的單子,愣是把加工費壓到1塊5,全靠24小時不停機的流水線硬扛。他神秘兮兮地說:“別看我這兒單價低,架不住量大啊!光上個月就出了80萬件,機器隻要不停轉,電費人工全能從量裏攤薄。”更牛的是他們新上的伺服衝床,能耗降了30%,衝壓精度能到0.02毫米——這比我頭發絲還細啊!我忍不住問:“大疆質檢員來驗貨是不是得帶高倍鏡啊?”老板哈哈一笑:“高倍鏡哪夠啊,人家直接帶電子顯微鏡,生怕我們這幫‘成本殺手’耍花招。”

聊著聊著,老師傅從鐵櫃裏掏出一個鎂合金殼子,遞給我顯擺:“瞅見沒?這玩意兒比鋁合金輕40%,裝無人機上能多續航十分鍾!”我拿在手裏掂了掂,確實輕得跟塑料玩具似的。可他轉頭又歎了口氣,說成本實在下不來,鎂板價格是鋁材的三倍,衝壓還得用氮氣保護,搞得現在隻能小批量試產。我一聽,心想這也太可惜了,輕40%啊,那續航加十分鍾得多爽啊!不過老師傅說,深圳這幫廠子不認命,已經有廠子跟中科院材料所搭上線,在搞什麽納米塗層模具,說是能把衝壓壽命再翻倍。照這架勢,過兩年無人機外殼真可能論斤賣了。

我在車間角落蹲著,跟一個質檢員聊了會兒,才知道這行業裏藏著多少狠角色。有家廠子專門給外殼做微弧氧化,能在鋁合金表麵燒出5微米的陶瓷層,防腐蝕性能拉滿,加工費才加8毛錢。8毛錢啊老鐵,你去路邊攤買個煎餅果子都不止這個價吧!更離譜的是龍華有家廠,搞出“衝壓-電鍍-激光打標”三合一生產線,從鋁板進去到成品出來隻要23秒,良品率還能保持98%以上。我聽完都懵了,23秒?煮個泡麵都來不及吧!難怪大疆供應鏈總監每年都要來龍崗掃貨,這性價比別說東南亞,美國佬看了都得抖三抖。

臨走前,老板給我算了筆震撼賬:按現在行業平均價,每個無人機外殼總成本撐死3塊錢——材料1塊,加工1.8塊,質檢0.2塊。可大疆拿去組裝完電機,轉手賣到歐美,能賣30美金一個!30美金啊,按匯率算200多塊人民幣,利潤翻了多少倍你自己算吧。我站在車間裏,聽著衝床哐哐的節奏聲,突然就明白了為啥中國製造能碾壓全球——這特麽是把每個生產環節都榨出火星子了啊!

老師傅叼著煙,笑眯眯地說:“等著瞧吧,等鎂合金成本打下來,咱連波音飛機的零件訂單都敢接!”我一聽,心想這口氣也太狂了吧,可轉念想想,這幫深圳廠哥真有這底氣。中國製造這效率、這性價比,確實有點讓人聞風喪膽啊!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佬也不是吃素的。這幾年他們對中國製造的崛起看得眼紅,關稅製度一加再加,想用高關稅把中國貨擋在門外。老鐵,你說這招管用嗎?我看未必。深圳這幫廠哥的成本控製已經卷到這種地步,就算加個10%、20%的關稅,3塊錢成本漲到4塊、5塊,組裝完賣到歐美還是能賺得盆滿缽滿。30美金的售價,扣掉關稅還有多少利潤空間啊?更別提中國製造還有個殺手鐧——量大管飽。關稅再高,架不住訂單多、產量大,攤薄成本的本事誰能比?

再說了,中國製造這幾年可不光是靠低價取勝,技術也在飛速往上竄。伺服衝床、納米塗層、微弧氧化,這些黑科技哪樣不是硬實力?美國想靠關稅打壓,短期內可能讓中國廠子有點壓力,但長期看,這幫深圳廠哥肯定能找到新路子——要麽技術再升級,要麽供應鏈再優化,要麽直接去東南亞建廠繞開關稅。畢竟,論靈活應變,誰能玩得過中國老板啊?

老鐵,你說呢?中國製造這架勢,是不是已經強到讓美國關稅都攔不住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