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尼日爾要求三位中國石油高管離境

https://mp.weixin.qq.com/s/nJ6EjYm2oUW5ptoBW41iuQ

外媒:尼日爾要求三位中國石油高管離境 關閉中資酒店

鳳凰網財經 2025年03月18日 04:58
來源:極速財訊
據路透社報道,3月13日,西非內陸國家尼日爾首都尼亞美陷入一場能源震蕩。軍政府領導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亞尼簽署緊急政令,要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津德爾煉油廠(Soraz)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WAPCo)的三名中國籍高管在48小時內離境,並查封煉油廠賬戶。同日,尼日爾旅遊部以“歧視性經營”為由,吊銷了中資陽光國際酒店的營業執照。
極速財訊就“尼日爾驅逐三名中國石油高管”一事致電中國石油新聞處求證,對方表示“不掌握相關信息”。
事實上,這一事件的導火索早已埋藏於一年前。2024年3月,深陷債務危機的尼日爾軍政府與中石油簽署協議,獲得4億美元預付款貸款用於原油出口。然而一年後,軍政府因無力償還本息,轉而以“外籍高管薪資過高”、“拒絕本地化采購”為由發難。專家對極速財訊表示,尼日爾此次做法較為激進,其提出的一係列舉措,本質上反映出政府運轉麵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期望以行政手段要挾中石油給予自己一定的資金支持。

01

一度貢獻尼日爾GDP的10% 

 
2003年,當西方石油公司因勘探風險和利潤微薄撤離尼日爾沙漠時,中國石油的勘探隊卻踏上了東南部乍得盆地的滾燙沙丘。這裏被視為“地質學家的噩夢”:地表溫度常達50攝氏度,瘧疾與腦膜炎肆虐,基礎設施近乎為零。
但中石油卻在這裏開啟了與尼日爾長達22年的合作,在那裏投資了阿加德姆油田、畢爾瑪油田、尼日爾-貝寧原油外輸管道、津德爾煉油廠等項目,累計投資約46億美元。2008年6月,中尼簽署《阿加德姆上下遊一體化項目協議》,總投資50億美元,涵蓋油田開發、煉油廠與輸油管道建設。
至2011年,沙漠中開出奇跡的花:阿加德姆油田投產,探明可采儲量3.24億桶,使尼日爾從石油進口國一躍成為出口國;津德爾煉油廠(Soraz)日加工2萬桶原油,終結了該國成品油100%依賴進口的曆史,油價從每升1500西非法郎(約2.5美元)降至600西非法郎;462公裏輸油管道貫通沙漠,構建起從開采到煉化的完整產業鏈。
據中國日報網2021年8月報道,阿加德姆上下遊一體化合作項目年產值約占尼日爾國內生產總值的十分之一,每年上繳利稅約占該國稅收的八分之一。與此同時,中油國際尼日爾公司還在該國捐贈、援建教室、水井,在恐怖襲擊中援助災民、捐贈政府,在大規模疫情後,送醫問藥,援建診所。
2019年,合作進入新階段。中石油啟動尼日爾—貝寧原油外輸管道建設,這條總投資40億美元、全長2000公裏的能源動脈,設計日輸送量9萬桶,直通貝寧塞梅港。至2024年首船原油出海,尼日爾90%的石油出口依賴這條管道。
也是因為以上種種,時任尼日爾石油、能源和可持續能源部長馬哈曼·薩尼·穆罕默杜曾盛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為當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Image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02

專家:打著“資源主權”旗號的變相勒索

 
原本和諧的合作關係,在2023年7月尼日爾政變後出現新的變數。新上台的軍政府推行所謂的“資源主權覺醒”政策,一直尋求加強對本國自然資源的控製。
尼日爾作為西非內陸國家,盡管國土麵積的75%被撒哈拉沙漠覆蓋,但其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在油氣領域,尼日爾已探明石油儲量達50億桶,主要集中在東南部的乍得盆地;天然氣儲量186億立方米,雖未大規模開發,但為未來能源轉型儲備了潛力;鈾礦資源是尼日爾最突出的戰略資產,已探明儲量42萬噸,居世界第四位。
軍政府上台後立即以各種理由審查舊合同,要求將原油分成比例從15%提高至30%,並以“稅務稽查”名義向Soraz煉油廠追繳1.3億美元。就在今年2月,尼日爾石油部長烏馬魯還向CNPC和SORAZ發難,要求他們加快本地化管理,並改善尼日爾員工的薪資待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一帶一路” 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對極速財訊表示,這類事件在非洲發生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總體而言,非洲投資環境向來比較複雜,政權更迭頻繁,政策不穩定性強。而且,在非洲,大國地緣政治博弈亦愈演愈烈,美國、俄羅斯和歐盟都試圖在非洲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不排除尼日爾利用大國博弈局勢,試圖在大國之間尋求博弈平衡。
至於此次中石油事件,最直接的因素或與4億美元債務有關。
據彭博社報道,2024年3月,中石油向尼日爾軍政府提供了4億美元的預付款形式貸款,用於尼日爾的原油輸送,以幫助其償還債務。如今一年期限已至,尼日爾軍政府在無力償還中石油貸款的情況下,沒有尋求延期還款,反而以所謂“公平”的借口,企圖通過強硬手段解決問題。
董秀成表示,尼日爾打著資源主權和經營公平的旗號,更多是做給國內民眾看的,以獲得民眾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認同。“對於尼日爾這種十分落後、貧窮的國家而言,油氣資源對其經濟和社會發展乃至民生至關重要。所以軍政府會強調外資企業的薪酬與職位方麵的公平,這包括同工同酬、盡可能聘用本土化員工、管理層中有一定比例的當地人等,以獲取民眾的支持。”他說,“實際上,世界上許多資源國都有類似的法律要求,相信中石油作為長期實施國際化的國際能源公司,十分重視依法經營,而且長期在尼日爾從事油氣業務,不會觸及當地法律。”
在他看來,尼日爾此次的做法較為激進,其提出的一係列舉措,本質上反映出政府運轉麵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日子不好過,期望中石油給予政府一定的資金支持。無論是實施罰款還是開展查處行動,目的都是獲取資金,實質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勒索。
“尼日爾理應明白,中石油幫助其開采油氣資源,是一種雙贏的商業行為,大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而並非是掠奪其油氣資源。從商業實踐上,中石油在海外開采的油氣並非必然銷往中國,而是按照市場價格隨行就市進行買賣的市場行為,可以出口到其他國家,也可以當地銷售。”董秀成說。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
近年來,中企在非投資麵臨當地政權更迭頻繁、西方勢力幹預及資源民族主義抬頭的複合風險,本次事件既展現了中國通過技術輸出助力非洲工業化的長期努力,也警示海外投資需從“規模擴張”轉向“深度融入”,構建法律防護、本地化運營與地緣風險應對的綜合體係。
董秀成指出,企業在海外投資時要有風險意識,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防控體係,做好風險評估,提前做好風險應急預案。此外,在合作模式與合作方式上,需要更加靈活和創新。
為了防範莫須有的罪名,董秀成還建議,企業出海投資要更加重視對東道國法律法規的全麵掌握,把控政策脈動,增加運營透明度,加強輿論宣傳推廣,並在當地多開展公益事業,以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Image ????【 熱門視頻推薦 】????
 
鳳凰網財經
 
 
,讚41
點擊在看 持續關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