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當年月收入 350 塊大洋,放到現代是什麽水平?
在1919年,魯迅以 3500 塊大洋,在北京八道灣胡同購得了一個三進的四合院,共有32間房。考慮到當時的情況,魯迅的月收入350塊大洋。這相當於用一年的工資在北京就能購得一所四合院。若放到當今,這種情形實在難以想象。
按照白銀市價折算,當時的中國生產力欠發達,前景不看好,是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這導致了人工工資非常低,如產業工人月薪僅為1000元。民國時期土地價值偏低,而工業產品價格偏高。相對而言,農業養殖業產品價格與今天相當。對高級知識分子的待遇則很高,從而使得350塊大洋相當於如今的3.5萬元/月的基本工資。
有數據顯示當時各行各業的薪酬水平,北大圖書館管理員月薪為8元,普通店員為6-10元,理發師為8-12元,賬房為14元,駱駝祥子拚命拉車月收入6元。大學教授每月薪水達到350元,相當於民國時期的高薪。這樣的待遇在當時被視為對知識分子的高度重視,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個時代如此浪漫而充滿風花雪月的特點。
另外,當時黃包車夫一個月掙大約5個大洋,而魯迅的收入是他們的70倍。而現在,出租車司機一個月的收入約為6000塊,使得與民國時期相比,這個收入的比例增至42萬倍。
說實話,魯迅盡管收入豐厚,卻能擁有如此深刻的思想,這難免令人佩服。在如今這個富有且浮躁的時代,很少有人能不受物欲的誘惑,靜心追求個人所做之事。值得我們深思。
在當時的貨幣體係中,一個大洋相當於約五百塊人民幣。這意味著魯迅當時的月收入至少有數十萬元,相當於如今最頂尖的中產階級。
他好像從來沒有罵過日本人
350塊大洋相當於一個月3,5萬元,而一塊大洋在當時等於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