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xGC_UE4vSk2MApywLyXrXg
中國第一個春節是1914年1月26日,現行的農曆是湯若望編著的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春節是1914年1月26日,現行的農曆是德國宣教士湯若望曆經明、清兩個朝代編著的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是沒有幾千年,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春節是1914年1月26日。
現行的農曆是一個叫湯若望的德國宣教士在中國生活47年,曆經明、清兩個朝代編著的。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年—1666年),字道未,德國科隆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620年(明萬曆四十八年)到澳門,在中國生活47年,曆經明、清兩朝。湯若望在明朝崇禎年間來到中國傳揚天主教,他精通天文、地理、數學、醫學。
當時中國的曆法已經暴露出諸多弊端,存在眾多偏差。 而對於中國這樣的農耕帝國,一部準確的曆法對整個中國的生產和經濟影響巨大。
湯若望根據他的西方科學理論開始研究編製適合中國現行的曆法。
農曆,是天主教傳教士湯若望神父奉大明王朝所命而編撰的曆法,農曆裏“正月”二字與“立春”等,都是湯若望神父所設立的節氣名稱。
春節,即農曆大年初一。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前,大年初一被稱為上日、元日、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大年、新歲等等,唯獨沒有“春節”這一稱謂。即現在過的農曆正月初一“春節”這一概念,古代是沒有的,是民國創造的。
一、春節的淵源、來曆
從前,在“春節”不叫“春節”而是大年初一的時候,農曆新年是包括由農曆臘月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大約十餘日甚至二十日餘日的全套組合節期。
包括農曆臘月初的臘祭,臘月後期的灶祭,再到臘月最後一日的除夕,以及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等節日。
叩頭、點香,沒完沒了地祭祀各路鬼神、祭祀自家祖先。還有沒完沒了除舊迎禧,布新納福,祈求豐年。
全套過完,這才算是過上了最傳統、最正經的原汁原味的中國農曆新年年節。
傳說,公元前2000多年某日,傳說中的舜,即天子位。
這天,他領臣屬祭拜天地完畢,就將當天被當作一年歲首,稱為元旦。比如秦統一後把十月列為正月。
但公認中國文明有文字記載的那年,是共和元年。
公元前841年才是我國曆史確切紀年開始。因此,關於舜的那些沒有史書記載的傳說,也就隻能當成童話,或者神話。
大年初一,源自傳說中的歲首元旦。
由東西周而秦漢、唐宋、明清,濫觴於共和元年的華夏文明多次斷代,不同的族群輪流主宰中原,農曆新年年節自然也隨之變化。
然而,無論如何變化,華夏文明總是在鬼神文化框架下發展,所以,農曆新年年節別無選擇,自然蘊藏著鬼神文化意味。
二、年的傳說
於是,民間就有了世俗的、民間的、樸素的關於年的傳說。
遠古有怪獸,本性凶殘,其名為年。每到臘月三十,年便竄村挨戶,尋噬良民,人們血流成河,卻又無可奈何。
某年,臘月三十晚上,年到覓食到某個村莊,正逢村民高舉火把正在聚會。
火光中,年猛然看到村民舞動紅布,吃驚瞬間,碰巧火把燃燒爆出劈裏啪啦聲響。
驚惶之下,年轉身逃竄,於是,人們得以幸免……
就此,年怕響,怕紅,怕光,人們也就定期掛紅、點火、燃爆竹來過年以保萬全。
如此這般傳下去,過年就成為風俗。各朝各代和不同地方的人們紛紛別出心裁,各自編出了五彩繽紛的更逼真的、更通俗的傳說。
——當初嚇跑年的那一聲聲響的傳說,也就衍化多了很多諸如人們避寒烤火取暖,燃鬆節、燃竹節,以及頑童抽陀螺、甩牛鞭子等等說法。
顯而易見,這種說法荒誕、離奇、稀裏糊塗。在史書沒有記載,甚至連野史都算不上。
說起農曆新年年節,自然要從舜即天子位的歲首說起。
鬼神文化曆來是華夏文明的核心內容。信奉鬼神的古人為了感恩祖先和上天,往往選擇歲首前後日子,祭祀各路鬼神和自家祖先。
自舜的傳說到秦漢時期,因為各朝各代天子皇帝不同,相繼流傳的黃帝、顓頊、夏、殷、周、魯等古六曆法不同,因而,擇定歲首各不相同。祭祀大典選擇日子往往充滿變數。
到了西漢漢武年間,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運用天幹地支推演製訂了《太初曆》,確定以孟春正月為歲首。
《太初曆》基本確定了農曆框架,每年的歲首終於基本穩定下來。
三、臘月
歲首確定,也就有了圍繞歲首的臘月、正月。
臘,即是肉幹。臘月,自然是與肉幹關聯。古代缺肉,能夠吃肉,自然是奢侈的事情。
在沒冰箱的古代,偶爾運氣,人們獵獲得來之不易的肉食品,一頓吃不完,就算餿了,臭了,那也舍不得丟。
於是,人們將肉和鹽、香料捏吧捏吧,曬幹風幹,製成珍貴的肉幹。
逢年過節,有空摸出老肉幹嚼嚼,解饞,那也是上等人的專享。
好東西當然首先要拿來祭天祭地祭祖先。由此,臘,一歲之大祭——臘月由此出現。
中原文明以農耕為根本,春夏忙碌,臘祭當然首選農耕相對清閑的冬季。
兩漢之後,直到三國、魏晉,史書記載,不同國家,不同集團,乃至於不同的村莊,大夥都根據自己打獵運氣去臘祭。
所以,當時的臘祭隨著各自運氣編排,史書記載是擇日舉行。
所謂擇日舉行,其實就是走到那天黑,就在那歇夜。
永嘉南渡,這是改寫中國曆史進程的大事件。
當時,大量喜歡狩獵吃肉的遊牧族群提著砍刀,惡狠狠擠入江淮之北。
相比農耕土著族群,新來的遊牧族群更習慣狩獵。
於是,北方飽受戰亂摧殘,淪為牧場,獵場。
對應,被擠壓在江淮之南,中原農耕族群既要警惕北方入侵,更要抓緊時間,在荒蕪的新世界開辟更多的農田,尋求生存、發展。
當年的江淮之南幾乎沒有開發,再加上中原農耕族群南遷水土不服,於是,他們惶惶不安,以為瘴氣遍生,山神作怪。
四、爆竹
他們燒山開荒,有意無意間,也就以燃燒爆竹聲響去自壯膽量。
漸漸地,遷徙江淮之南的農耕族群欣欣然習慣了南方生活,成為南人。
就此,後來江南繁華,為懷念當初燒山開荒,苦熬瘴氣的激情歲月,南遷的農耕族群便選擇正月一日,春秋端月等等特殊日子,專等第一聲雞鳴,隨即起床,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
爆竹,成為一種習俗。
歲月荏苒,等到隋帝國一統江淮南北,那時的南方,以揚州為中心,已經發展成極度繁華、時尚的大都市。
尚武的北方人等南遊一看,南方人居然會燒竹子整出劈裏啪啦的動靜,好玩。
於是,大家都學會砍竹子燃著聽聲響玩。砍竹子點燃,玩爆竹成為當時流行的時尚玩什。
五、湯若望和南懷仁
當年湯若望和南懷仁在明清之交和康熙年間,參考西曆,修撰了搖擺、飄忽、模糊的傳統農曆。他們基本明確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二十四節氣。
於是,傳統節日隨著新的農曆穩定下來。
自滿清開始,按農曆過的端午、重陽、元宵、除夕、大年終於有了統一的標準。
當時,雖然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各地各有各過法。但是,在歲首及農曆新年年節上,全國各地終於都有了穩固的、精確的、統一的日子。
顯然,這為現代春節的出現奠定了前提上的基礎。可以說,湯若望和南懷仁就是現代春節的奠基人。
六、中國農曆
農曆,中國傳統曆法之一,又稱“陰曆”、“夏曆”,作為漢族的傳統曆法,也稱“漢曆”。
相傳,農曆創始於夏代,此後曆朝曆代不斷進行修訂並完善。到明代時,曆法已經年久失修,經常出現舛謬。
中國現行農曆沿用自明末《時憲複曆》脫胎的清朝《西洋新法曆書》,由湯若望主導的歐洲耶穌會教士和中國第一批天主教徒合力編撰的。
現代農曆的基礎是來自明朝末年的《時憲曆》,之前明代通行的曆法為《大統曆》,實際上是將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曆》改個名字沿用,此曆法到明末,已經與實際氣象、天文有誤差,尤其對日月食推算的誤差更明顯。農曆的優點:
(一)、農曆屬於陰陽合曆,是兼顧了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農曆是定曆,它具有天文年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
(二)、農曆曆月的天數隻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為因素較小,不易隨意改動;
(三)、歲首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四)、幹支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循環使用;由於它包含節氣十分利於四季劃分,由於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
七、廢除農曆
公元1912年1月1日,炮帥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發布大總統宣言書。在宣言書末尾所署時間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曆。禮儀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禮節全部廢除,改成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於是,沿用數千年的農曆就此為民國政府廢除。農曆廢除,曾經的端午、重陽、元宵、除夕、大年等等農曆節日自然隨之亂七八糟……
為此,袁項城在1912年正式就任大總統後,繼續推廣公曆以接軌世界的同時,隻得重新發布命令,宣布從1913年起,將端午、重陽、元宵、除夕、大年等等傳統農曆節日,統統配套公曆過節。
除夕改到公曆的12月31日,歲首元旦即正月初一,當然就改成公曆的1月1日。
然而,按照農曆臘月底過除夕,正月初一過大年,這是世世代代傳承的習俗,豈有說改就改的道理?
許多倒袁人士都不同意,都拒絕過這個春節,炮帥還提出廢除“春節”這個節日,但是,民眾不買帳,對炮帥不滿的人也不同意。
況且,國人本來就習慣了傳統農曆本來的搖擺、飄忽、模糊。
八、春節的誕生
正逢新舊鼎革時期,又加上公曆農曆糾纏不清,在1913年的公曆元旦和農曆除夕、大年,放假的放假,民國各類公職人員魂不守舍。
新舊曆法混亂之下,他們團圓的團圓,拜年的拜年,上班的上班。於是,國家行政更是亂套,一塌糊塗。
時任內務部總長朱啟鈐為順從民意起見,就農曆四時令節事項,專門上書袁項城:
“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農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假一日。“
1913年7月,袁項城鑒核施行朱啟鈐的節期提議。就此,民國政府確定公曆歲首為元旦,農曆歲首正月初一為春節。自此,夏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
於是,農曆新年歲首第一天正式易名春節。公曆元旦和農曆春節終於在1914年同時出現。
至此,1914年1月26日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春節。
九、中國的“農曆”說法
農曆是中國的一種曆法,是陰陽曆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曆。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丗)。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裏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
紀年用天幹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複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農業上使用的曆書,即夏曆。“農曆”一稱流行的原因:
由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極左思潮泛濫,“橫掃四舊”,認為“夏曆”是夏王朝的印記,必須改名;因傳統曆法在農村使用較普遍,故通過報紙改名“農曆”:1968年元旦,全國報紙報頭一夜間將“夏曆”名稱改成了“農曆”。
所謂“農曆”,是指它有指導農業生產的意義,但事實上農曆月日與季節變化相差明顯,指導農時的效果並不好,我國古代真正指導農時的是“二十四氣”,它實際是一種特殊的“陽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