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妻子(新加坡公民)花2.64億元在新買店屋+彩蛋

來源: 狄冠元 2024-03-16 10:49: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549 bytes)

1) https://mp.weixin.qq.com/s/MZr3gqOCLTXzjjqwzGQl4w

馬雲妻子新加坡核心區購買店屋,斥資近2.64億元

 楊冰柯 界麵新聞 2024-02-21 22:29 

Image達士敦路相鄰店屋,圖源:穀歌地圖

馬雲雖然行事低調了不少,但一舉一動仍然備受公眾關注。在“馬雲家族在新加坡過年”的消息傳出後,“馬雲妻子張瑛在新加坡市中心購買店屋”的消息再度登上熱搜。
根據新加坡媒體《商業時報》,馬雲妻子張瑛以約4500萬~5000萬新元(2.38億~2.64億人民幣)的價格買下了新加坡達士敦路70號、71號和72號相鄰的三棟店屋。
店屋是新加坡曆史悠久並獨具特色的房子,多為兩至三層高,一樓作店鋪使用,二、三樓可作為民居,現在二、三樓多為商業或辦公樓。
Image
達士敦路其它店屋模樣  圖片來自新加坡吳洲房產
Image
達士敦路其它店屋一層酒吧  圖片來自新加坡吳洲房產
據統計,新加坡共擁有6500-7000棟保留店屋,多位於丹戎巴葛、牛車水、直落亞逸和廈門街等較老的地方,這些店屋較受東南亞富豪和歐美財團的追捧。
Image
達士敦路其它店屋模樣 圖片來自新加坡吳洲房產
根據《商業時報》,張瑛購買的店屋位於丹戎巴葛保留區,三棟店屋的占地總麵積為3239平方英尺,總樓麵麵積為1.07萬平方英尺。房子為99年地契項目,目前剩餘租期63.5年。各棟店屋都是樓高三層,外加有閣樓空間。
從流傳出的照片看,張瑛買下的店屋充滿了東南亞風情,外立麵顏色明亮,內部正在裝修。根據《商業時報》的報道,賣家正在對店屋進行內部整修並安裝電梯,已接近完工階段。
Image
 穀歌地圖
Image
達士敦路其它店屋模樣 圖片來自新加坡吳洲房產
《商業時報》文中稱,馬雲家族可能將其用作招待朋友和同事的私人會所,也可能將店屋出租。 
一位杭州市場人士對界麵新聞記者表示,馬雲家的房產都由張瑛打理,張瑛比較喜歡購置房產,他們在杭州的房產中打造的也有會所。
這不是馬雲夫婦首次在新加坡購置房產。2019年,馬雲通過UBS信托基金,以4000萬新元的價格在新加坡維多利亞優質洋房區(Victoria Park Good Class Bungalow Area) 購買了一棟占地3萬平方英尺,999年產權的別墅。
據《商業時報》稱,張瑛已取得新加坡公民身份。
張瑛此次購買的新加坡店屋價格不菲。根據合登集團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最大宗店屋交易是惹蘭勿刹(Jalan Besar)的三座店屋,以3850萬元成交。房地產谘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數據顯示,新加坡店屋交易價格在2022年就已經達到$5,500每平方尺,比世界上最貴的商業街紐約曼哈頓第5大道上段還要貴一倍。
據新加坡當地媒體報道,去年,新加坡市中心的店屋市值都漲了,第1/第2(萊佛士坊和丹戎巴葛)、第7/第8(小印度和黃金坊)和其他地區(其他中央區、中央區以外)的永久地契和999年地契店屋,其平均尺價分別同比上漲23.8%,7.1%和32.1%。郊區的房屋則出現下滑,第14/第15區(芽籠、如切和東海岸)下滑13.2%。
新加坡當地媒體稱,知情人士透露,這3棟店屋在2018年時以2220萬新元被售出,70號-72號店屋分別是售價755萬新元、735萬新元、730萬新元。5年時間裏,店屋身價翻了一番。

張瑛購買的店屋保值性能預計不錯。博納產業研究與內容主管黃秀瑩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2024年,由於供應有限,且具文化遺產價值,店屋被許多投資者視為安全資產。店屋也有保值潛力,因此這個市場預計保持相當堅挺。想在疫情後為商業運營尋找空間的業主,以及想為投資組合增添防禦性資產的投資者,對這個市場給予最大支撐。

2) https://mp.weixin.qq.com/s/jwvDC1jaQW_DhfxeUiETeg?

富豪為啥RUN到了新加坡?

 不嚴肅問題研究室 不嚴肅問題研究室 2024-03-11 05:13 

 

01

 

最近有個新聞還是引起了朋友圈裏的不小震動。

在沉寂了兩年後,中國的巴菲特、PE一哥、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再出現在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名放棄了中國國籍的新加坡人。

Image

張磊低調遠不如馬老師張口就要讓你做人,但他背後的高瓴資本,一度被視為中國乃至亞洲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機構。

高瓴集團成立於2005年,先後投資了京東、字節、騰訊、滴滴、美團、、寧德時代、螞蟻金服、蔚來汽車等一眾獨角獸,管理基金的規模也從最初的5000萬美元發展到如今的730億美元,在過去的15年裏平均年回報率超過了40%。

毫不誇張的說,國內商業帝國的半壁江山幾乎都有高瓴資本的影子。

張磊移民新加坡不僅帶去了百億身價,也把投資目標看向了全球市場。

當然這不是個案,中國富豪紮堆新加坡已經是不是什麽秘密。

在張磊之前,紅杉資本的沈南鵬、支付寶女王彭磊、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以及海底撈的張勇夫婦先後加入了新加坡。

好家夥,原以為這些頂級富豪都退隱山林、安享晚年去了,沒想到卷了細軟全跑到了新加坡。

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數量猛增,已經從2020年末的400家猛增到如今的700多家,是自2017年以來的近7倍。

僅在2023年上半年就有182個家族辦公室在新加坡成立,其中來自中國的就有63家,涉及金額超過了25億人民幣。

當然,這些家族辦公室不光來自亞洲,歐洲、美國的高淨值家庭也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簡單理解家族辦公室,實際上就是一個幫助超級富豪管理他們家族巨額財產的專業團隊,他們不僅僅是看管財產,還包括投資,為家族成員規劃未來,甚至搞定稅務和慈善事業等等。

類似家族信托又比家族信托更加靈活,這樣的辦公室可以保護富豪們的財富安全,並且能夠代代相傳。

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暴增,也就意味著富豪移民數量在不斷增加。

根據2023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新加坡的億萬富翁數量從去年26位增加到了35位。

這些億萬富翁的財富總和大約是1189億美元,幾乎占到新加坡社會總財富的62%。

2023年,新加坡的經濟總量達到了5013億美元,增長率超過5%,人均GDP更是突破了8萬美元,在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中排名第6。

去年一年,新加坡新增注冊了7萬多家公司,相比2022年增長率9%,創下自201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在這些新成立的公司中,有超過3500家跨國企業在新加坡設立了區域總部或者運營中心,全球最頂尖的100家科技公司中就有80家落戶新加坡。

除了穀歌、亞馬遜、推特這樣的美國公司,還有中國的字節、騰訊、阿裏以及華為在內的一眾明星科技企業。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新加坡已經超越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世界金融中心,未來幾年還將深度虹吸全球富豪和精英人才。

 

02

 

 

所以問題就來了,商業大佬為什麽選擇新加坡?

這裏首先要提到新加坡的金融製度。

眾所周知,通常把金融自由掛在嘴邊的地方,多少都和洗錢脫不了關係,比如倫敦、迪拜和香港,當然也少不了今天的主角,新加坡。

新加坡和香港師出同門,都是英國殖民體係下的附帶產物,兩邊的發展路徑大體相同,主要依靠是天然深水港和高效的金融服務。

早在二戰爆發前,新加坡就是世界第五大港口,英國人在這裏開辦了十幾家銀行,隨後又拓展出來各種支付和保險業務,主要還是圍繞航運做服務,賺的那是盆滿缽滿。

1965年新加坡獨立,但隨後就陷入到周圍國家的全麵圍剿,馬來西亞首先宣布不再通過新加坡的港口進行對外貿易,接著印尼又跳出來和新加坡搞貿易封鎖,到了1968年,英國駐軍又拍拍屁股走了,新加坡的經濟遭到重創,失業率達到了14%,GDP暴跌了20%,無限接近崩潰的邊緣。

Image

也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李光耀實施了一係列的金融政策和法規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金融改革就是設立了亞洲美元市場,如今換了個說法兒,名叫新加坡離岸銀行。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金融改革,因為從本質上講,銀行和監管是矛盾的兩個方麵,離岸銀行的作用就是讓銀行擺脫監管的束縛,從而使全球資本加快流動,所謂的金融自由或者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說白了就是升級版的離岸銀行,其核心內容就是資金可以不受監管,想幹點啥就幹點啥。

當然,金融自由化所帶來的風險也非常大,很容易被遊資趁火打劫,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就是泰國實行金融自由化,結果被華爾街大鱷狠狠地割了韭菜,香港和新加坡也損失慘重。

新加坡金融業務的第一次騰飛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由於越南戰爭再加上印尼、泰國動蕩不斷,東南亞的富豪、權貴們開始大量轉移資產,首選目標就是金融製度超級自由的香港、新加坡。

因為不管外來資金是否合法,新加坡、香港的銀行不僅可以做到完全無視,還能提供完善的保密服務,一直都是不明資產的理想避難所,俗稱東南亞地區的洗錢天堂。

不過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香港近水樓台先得月,金融地位也開始大幅上升,特別是最近十幾年,大量的科技創業企業跑到香港上市,又帶動資本和企業加大了對香港的投入。

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香港一直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就隻能安靜的做個千年老二。

變化就來自最近這三年。

由於新冠疫情再加上地緣格局變化,老大、老二在科技、產業上爭的是頭破血流,新加坡卻憑借中立不站隊的優勢躺賺了資本溢出的巨大紅利,金融地位超越香港,同時成為全球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一的世界金融中心。

據統計,目前新加坡的財富管理公司數量大約在2000家,從業人員可能超10萬,每年經手的資產接近3萬億美元,金融服務業占到新加坡GDP的13%以上,從業人員占到總就業人口的4.5%,資產管理規模達到了2.1萬億美元,僅次於紐約和瑞士。

在轉移資產以及財富管理方麵,新加坡的能力那叫一個專業。

 

03

 

 

富豪紮堆新加坡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裏沒有遺產稅,個人征稅最高22%,企業征稅最高隻有17%,而美國的個人所得稅最高可以征到37%,遺產稅最高可以征到40%,英國的個人所得稅最高達到45%,加拿大甚至超過了58%。

一加一減等於為富豪們省下了半個身家,所以在一般發達國家裏,新加坡對待富人的態度最好,特別是自從G20國家開始打擊開曼、英屬維京群島這樣的避稅天堂,歐美國家頻繁打劫外來富豪的資本,新加坡就成了為數不多安全且優惠的財富集散地。

隻不過,富豪的世界並不適合普通人生活。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嚴刑峻法堪比中東,沒有一種不良習慣是罰款和藤鞭治不好的,整個社會像是被人關在籠子圈養,除了打工求生做個五好市民外,其他什麽事兒也做不了。

由於新加坡國土狹小資源聊勝於無,所有的基本消費品、甚至淡水資源都要靠進口來滿足,所以新加坡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在不含租房、還房貸的情況下,基本生活費也要在15000人民幣以上。而新加坡工資的中位數大約是4200新幣,約合人民幣23000,放在中國那是妥妥的高收入,但在新加坡也隻能擠公交住組屋,社會福利政策與經濟發展水平嚴重不成正比,30%以上的老人仍要靠打工養活自己。

最近這兩年,富豪大量湧入新加坡,直接推動了當地的資產泡沫。

2022年6月,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就發表過這麽一篇新聞,說一名來自福建的神秘買家,豪擲8500萬新加坡元,也就是大概4億人民幣,一口氣買下了20個豪宅,光是交稅就拿出來3000多萬,隨後大佬表示這隻是熱身,他還計劃加購10套,總預算超過了1億新加坡元。

幾乎是同一時間,另一個拿到新加坡戶口的中國神秘買家,斥資3880萬新幣買下一層寫字樓,創下新加坡樓市單價成交的新高。

這麽一對比,張瑛斥資2個多億購買的三棟店屋也就小巫見大巫了,論買房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人懂,看好一個國家的發展,那就先去買爆他們的房地產。

2023年,新加坡的商品房價格整體上漲了3-5%,核心中央區私宅公寓的均價更是高達31807新元每平米,約合16萬人民幣。

為了抑製房價,新加坡政府先是把利息從年初的1.5%提高到了4%,後來又把境外買家的印花稅從30%調高到60%,依然沒辦法打擊神秘大佬們的購買熱情,店屋(英國殖民時代留下來的老式建築)的交易價格甚至飆升到了每平方遲5500美元,比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還要貴一倍。

當年溫州炒房團在國內風起雲湧,買樓如買菜的場景,如今全都複刻到了新加坡的身上。

這是資本與富豪的狂歡,也是泡沫風險的前兆。

總的來說,新加坡承接了去全球化的地緣紅利,也可以理解為替代了香港的某些功能,但資本都是拿腳投票,哪裏的收益高、風險小,他們就會往哪裏跑,這也是大佬們紮堆新加坡的真正原因。

商人逐利,本也無可厚非,但曆史是有記憶的,一旦資本失去了強大國家的背書,那移民海外的富豪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很難說這些富豪是在涅槃重生,還是在自毀長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