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短命誰人惜:中國第一個著名女考古學家,竟跳塔自盡!

來源: JustWorld 2023-08-29 18:50:2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267 bytes)

高才短命誰人惜:中國第一個著名女考古學家,竟跳塔自盡!

1964年隆冬,南京靈穀寺,一個女人莊重的理了理衣角的褶皺,捏了捏衣兜裏的紙條,平靜地望著她曾用青春守護過的南京城,輕輕的笑了笑,隨即從高塔躍下,化作天邊那抹最傷感的落紅。

她是誰?為何選擇以如此極端的方式了結自己的一生?那張神秘的紙條又寫了什麽?她叫曾昭燏。

1909年1月27日,湖南湘鄉縣荷葉鎮萬宜堂的曾家,一個女嬰呱呱墜地。這戶曾姓人家,便是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曾國藩。而這個名為曾昭燏的女嬰,正是曾國藩弟弟的曾孫女。曾家父母特意請人為她占卜後,為其取名昭燏。

她自幼備受家人寵愛,從小便已展現出不同常人的天賦,6歲時就可通讀《左傳》,14歲就已考上長沙藝芳女校。這個女校是由曾昭燏的堂姐曾寶莉所創立,同樣是一位極具才華的女子,一生投身於教育事業,且終身未嫁。

1929年,20歲的曾昭燏考入中央大學外語係,後轉到中文係,這一改變讓她遇到了一生中影響深遠的老師,國學大師胡小石。正是在恩師胡小石的影響下,曾昭燏對考古產生濃烈的興趣,並將考古作為從事一生的事業。畢業時,她已經成為一個在文學、書法、曆史、考古、古文字學等方麵皆有造詣的全才。

她花樣年華,名滿金陵。若她願意,無論世家公子還是軍閥貴胄,都會踏破她家的門檻。畢竟美女常有,才女不常有,可她卻並不沉醉於小女兒的情懷,在那個女人以相夫教子作為歸宿的年代,她卻想做一個服務千萬人的學者,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曾昭燏背井離鄉,奔赴英國留學,學習考古。

這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決定。在她之前,從來沒有一位中國女性把考古學作為自己的專業。然而,在英國,她結識了幾位中國留學生,他們都是考古專業的同學,還有一位中國學者李濟,他來歐洲講學。

李濟是中國研究院史語所考古組主任和中博院籌備處主任。他像是長輩一樣給予這些學生建議,並關心他們的學業。然而,在李濟腿部受傷住院期間,這幾位學生每天照顧他,為他提供幫助,使他早日康複。

在彼此相處的過程中,他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與此同時,李濟非常希望這些學生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後回國為國家效力。曾昭燏不辜負眾望,在1937年6月初,成功獲得了文學碩士學位。導師葉慈對她的論文《中國古代銅器銘文與花紋》給予了高度評價。

同時,李濟成立了國立中央博物院,急需有能力的助手。曾昭燏成為了他最佳的選擇,於是以中央博物院的名義派遣曾昭燏前往德國進修。眾人為她舉行碩士畢業的典禮時,她卻直接拒絕了,祖國的人民正在浴血抗戰,我何必去參加這種為個人榮耀的典禮?

哪怕身在國外,她的心都與祖國緊緊相依。所以,她拒絕英國大學考古學的高薪聘請,揮別了唾手可得的光明前景,在中國為困難最危急的時刻依然選擇回國。

1938年,她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便投身國家文物保護的事業中。戰火中,她出任中央博物館專門設計委員,從南京到雲南,數千裏奔波,隻為那些屬於中國人的國寶。

1939年,曾昭燏加入國立中央博物館的考察隊,奔波於川滇一帶進行古文化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在一年的時間裏,馬龍遺址、佛頂甲乙二遺址、龍泉遺址等發現震驚世界,她還命名了雲南獨特的“蒼河文化”,這項發現為雲南地方曆史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她與其他學者共同撰寫的《博物館》一書成為了具有開創性的博物學研究代表之一。這本書被廣泛認可並產生重要影響,為博物學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抗戰結束後,曾昭燏加入了戰時文物清理委員會,致力於搶救那些幸存下來的文物。1949年,她拒絕了胡適邀請她去台的提議,為她悲慘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隨後,在1950年,南京博物院正式成立,曾昭燏擔任副院長,同時兼任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在她的任期內,她主持挖掘了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的陵墓,並且收集整理了湖熟文化和江蘇古文化的相關資料。

她還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個身高僅過一米五的脆弱女子,單憑個人的力量,扛起了初創時期的大陸考古事業。

在太平天國代表正確的時代,那個她曾受益的家學淵源,卻成了她蒙難的原罪。

無休止的責難,日複一日的檢討,莫須有的罪名,信仰的顛覆,那個曾經心有理想眼中有關的女子黯淡萎靡了。

她曾那麽努力的證明自己的清白,一封封的寫信,一句句的剖白,但是沒用,沒人在意,沒人關心。

她是堅強的,從事考古專業,不怕身體的勞苦,卻崩潰於尊嚴與驕傲的毀滅!

留在大陸的二哥曾昭掄死了(著名化學家,中科院院士,民國國防次長俞大維的妹夫),侄兒毀了,老師也駕鶴西去,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壓倒曾昭玉的最後一根稻草。

1964年,她因為患上抑鬱症而住進南京冰山療養院,可她明白自己早已耀世無衣,驕傲了一生,應盡了一世。她隻求體麵的離開。那天,她將自己收拾的一絲不苟。又給在她來靈穀寺的司機買了蘋果。但人終究不是機器,一根弦繃久了,總會斷的。

1964年初冬,被確診為“抑鬱症”的曾昭燏在醫院結束了一天的治療,乘上了回家的車。

她一反常態,那天,她將自己收拾的一絲不苟,又給陪她去靈穀寺的司機買了蘋果。

據僧人描述,當日她獨自登上寺中九層塔,一躍而下,決絕地結束了自己55歲的人生。

在事後調查中,司機的責任最大,但在處理曾昭燏的遺物時,辦案人員在顯眼處意外發現了一張字條,上麵寫道:今日跳塔,與司機無關。

哪怕全世界都侮辱甚至覬覦她的生命,她卻不忘給這個世界留給一份最後的善意,哪怕身後事已經無力顧及,她也不願拖累一個無辜之人。那個最有才情學識的女子,終究看不下曆史的黑暗,獨自走在迷霧中,再也沒有回來。

曾昭燏走後,沒幾個人敢去參加她的追悼會,唯有陳寅恪惋惜不已,親筆為她寫下挽聯:高才短命誰人惜,白壁青蠅事可嗟。可是如今可曾還有人記得這些人物的故事呢?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這批20世紀最後一批大師的命運,大部分都被人遺忘在曆史最深處的角落!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