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都到哪裏去了?

花兒都到哪裏去了?

 

廖康

 

 

《花兒都到哪裏去了》是一首反戰歌曲。雖然歌詞除了“當兵”這兩個字外,似乎與戰爭毫無關係,但循環詠唱的花與人的變化分明是在感歎戰爭戕害人命:“花兒都到哪裏去了?花兒都被姑娘采摘了。姑娘都到哪裏去了?姑娘都嫁給小夥子了。小夥子都到哪裏去了?小夥子都當兵了。士兵都到哪裏去了?士兵都埋進墳墓了。墳墓都到哪裏去了?墳墓都變作花朵了。花兒都到哪裏去了?花兒都被姑娘采摘了。”跟隨每段問答後的一句反問更是直擊人心:他們什麽時候才會懂啊?“他們”指誰?歌者沒有說。我希望好戰者能夠聽懂。

 

這首歌的原創者是美國人皮特·席格Pete Seeger。另有六十來位專業歌手演唱過。唱得最好的,並得到席格認可的,是德裔美籍電影明星、女歌手Marie Dietrich。她用英、德、法三種語言演唱過這首歌,俱佳。在西方,大家都昵稱她Marlene。在中國,常見的譯名是馬琳·黛德麗。

 

黛德麗的嗓音低沉,甚至有點沙啞,表現這首歌曲的悲憤卻很恰當,與那些輕快的、甚至錯譯為情歌的小調,如:《花兒怎麼不見了》之流的演唱形成鮮明對照。也不像那類玩弄和聲悅耳的三重唱,她的獨唱非常嚴肅,以C 調起始,兩段歌詞以後開始變調,逐漸升高,唱到中間“士兵都埋進墳墓了”,悲憤已極,音調達到最高,她的眼睛逼人直視,歌聲和表情都在譴責戰爭。隨後降調,回到最初的C,與歌詞一樣,形成完美的循環,但陷入更深一層的悲哀。她的一顰一蹙,每一瞥眼神,每一下搖頭無不與歌聲和歌詞一道,共同表達深沉的悲哀和強烈的憤怒。

 

席格是1955年10月創作的這首歌,靈感源於肖洛霍夫的名著《靜靜的頓河》提到的一首哥薩克民歌Koloda-Duda,其歌詞也采用“他們去哪裏了”這種形式,但較為囉嗦,沒有反問,反戰性不強。順便說一句,這種歌詞形式是西方詩歌的一個傳統,拉丁文稱之為ubi sunt,往往用來感歎人事無常,時光流逝,以及對故園的懷念。席格精簡改編歌詞後,不由而然地哼唱起來。他的朋友指出他唱的曲調是一首愛爾蘭伐木工人的民歌。這首歌一開始並不流行,能夠火起來,不僅是歌詞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也不僅是曲調上口,娓娓動聽,還要歸功於越戰。美國人民和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飽受兩次世界大戰蹂躪的歐洲國家的人民,都強烈反對越戰。這首歌唱出了人民的心聲,引發了人民的共鳴。大家在歌唱中,那句反問“他們什麽時候才會懂啊?”明白無誤地詰問戰爭的發動者和擴戰的執政者。

 

富蘭克林在1783年7月27日給英國皇家學會主席Joseph Banks的信中有句名言:“從來沒有一個好的戰爭或者壞的和平。”當時,美國的獨立戰爭雖近尾聲,仍在進行。富蘭克林當然不是在指責美國抗英,而是在批評英國用戰爭解決問題。否則,他會對支持美國抗戰的法國人說這句話。後人經常引用這句話,還有人將其改為更極端的“最好的戰爭也比最壞的和平更壞。”很多人反駁這類說法:抗日戰爭是正義的,當然比投降日本好。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的,當然比繳槍求和好。他們誤解了這句名言。富蘭克林和改編者都不是在指責抵抗侵略戰爭,而是在指責發動侵略戰爭。他們的意思是:無論解決什麽問題,與和平的手段相比,戰爭都是更壞的選擇。我們反戰,是反對日本侵略中國,是反對德國侵略歐洲各國。不是反對抵抗這類侵略。這首歌也是反對侵略戰爭,並詰問當權者:你們什麽時候才能懂得這個道理?

 

黛德麗的英語演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eooWmqqr8

 

德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yjSwRwpzE

 

法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UlE-KhqBA&list=RDEMr8VbXOORdI-xcvr6R4U95A&index=3

 

2022年4月9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