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家鄉戲

來源: 大洋彼岸洋插隊 2022-02-09 17:49: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949 bytes)

 

 家鄉豫劇

(附演唱鏈接與簡譜)

 

 家鄉河南,地處母親河之南而得名,中州大地,華北平原,鍾靈

毓秀,人傑地靈。


  正因為她位居中原,受四周兄弟民族文化習俗的交流和衝擊,很

保持一枝獨秀的特質。地方鄉土戲豫劇能保留為曆史劇種,彌

足珍貴。


  河南的地方戲主要有豫劇、曲劇、二夾弦等劇種組成。其代表

物有常香玉、馬金鳳、牛得草等。

 

  說到“人民藝術家”常香玉,其藝名還有鮮為人知的典故:窮

張家少女,拜常姓師傅學戲,出於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

踐行,改“張”姓為“常”。而“香玉”的由來,則和曆史上的

“項羽”有直接關係。楚漢相爭,“恨地無鼻”的項羽勇猛無

敵,人稱“霸王”。出於仰慕,取為藝名。解放時,一記者寫文

報道,不小心將“常項羽”筆下誤為“常香玉”,從此歪打正

著,一個劇種的代表人物青史留名。


  像電視連續劇《常香玉》插曲中的歌詞一樣,我從小在嵩山

麓、河洛之濱長大,離常派的發源地不遠,深受常香玉流派的

熏陶。父老鄉親都以隨口哼上幾句豫劇唱腔而自豪。


  說到這裏,我想起了一個家鄉的真人實事:一個叫“八”的,

愛家鄉戲,他得空就唱,甚至幹著活也不舍得耽誤。


  一次,八肩膀上挑著滿滿兩桶水,邊走邊唱,高興時還連帶

劃,水從桶中溢出大半都不知道。路人見狀,連喊帶叫:“八,

八,水灑完了!”他不耐煩地說:“急什麽急?還沒有唱到茬口

呢!”


  豫劇又叫梆子戲,指演出離不開梆子帶領節奏而言。當然伴奏

板胡、二胡、笙,還有打擊樂扁鼓、大鑼、鑔、小鑼等也缺一

可。


  其實,豫劇的總指揮是扁鼓。演出時他雖然坐在偏台,但右手

根筷子樣的小棒敲擊鼓心,清脆有聲,指揮演員、唱腔、動作、

鑔等,跨在左手上的類似於蓮花落竹板的手板開合有致,專門指

梆子節奏的快慢。


  梆子一般有梨木製作,高級的需要楠木質地,一粗一細敲起來

清脆有聲。板胡在豫劇中又稱頭弦,說明其重要地位,定降E調的36

弦。二胡定降E調的52弦。豫劇中女聲用降E調,男聲或用降B調。


  劇情中的武打場麵,要高音鼓配合鑼鑔來完成。一般的,隻需要

扁鼓指揮打擊樂就行了。


  說起豫劇的代表作,要數一鳴驚人而後來被拍成電影的現代戲

《朝陽溝》了。


  《朝陽溝》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作品,描寫一對學戀知青拴保與

銀環上山下鄉的故事。情節中既有主人公互幫互帶的描寫,又有心

直口快的二大娘人物的刻畫,還有樸實醇厚的拴保爹、娘的描繪,

甚至還有小市民銀環娘的表演,一個個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栩栩

如生,惟妙惟肖。


  《朝陽溝》的轟動一時不但在於緊扣時代主題,而吸引觀眾之處

還在於將鄉土之音推陳出新,既保留了豫劇的元素,又增加了民歌

的韻味,雅俗共賞,耳目一新,這就引起老百姓的共鳴,經久傳

唱。其經典唱段“親家母對唱”堪輿國粹京劇樣板戲《沙家浜》中

的“智鬥”媲美。


  我因此鬥膽提出對戲曲命運的思考:民族戲曲要想發展,必須兩

條腿走路:既繼承傳統又創新發展——推陳出新。為什麽我們這代

人對經典國粹敬而遠之?那些才子佳人咿咿呀呀離我們的生活太

遠,實難引起共鳴。這就是一提起現代戲大家隨口就來的原因!


  說到家鄉戲豫劇,忍不住想說我年輕時的參與其中的故事。


  文革開始,我以初二的身份回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由於時代

的需要,有幸成為大隊的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中的一員,當時主

要是從事打擊樂。出於對“文藝輕騎”的跟隨,我一人兩職、一

職三用。我的道具是一個工字型木架子,下麵的一橫由腳踩固定,

上麵的一橫左端固定銅鑔的一半,右端掛有中音鑼,與銅鑼互成九

十度的是從底座伸出固定的小鑼。演出時左手握半個銅鑔,右手持

鑼錘,左右手協調有致,配合劇情發展。如果是大段的演唱,我還

需用笛子給樂隊伴奏。


  我至今記得首次演出的盛況:進入灑落在山穀溝坡的自然村,架

起鑼鼓一陣猛敲,山村頑童爭先恐後,家庭主婦抱兒牽女,耄耋老

人叼著旱煙袋,就連農業學大寨工地上的大姑娘小夥子都來不及擦

去臉上的汗珠,將我們團團圍在中心。記得開場是一個豫劇大合

唱,隻聽“某某某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向貧下中農匯報演出現

在開始”報幕員的朗聲脆音一落,我的鑼鼓聲緊接登場:倉台采

台 倉台采台 倉 倉 采台倉 采台衣台 倉; 采台采台 倉 倉 采台

台 倉!演出的內容已經沒有印象,但我熟背的鑼鼓經至今記

憶猶新。


  想知道怎樣用鑼鼓來合成嗎?告訴你:“倉”是鑼與鑔;

“才”單指鑔;“台”是小鑼;衣是空拍。有趣而有序。


  如果有興趣,可以到我的文學城博客“大洋彼岸洋插隊”中回

錄板塊“憶海拾貝”中查找。


  為表達我對故鄉熱土的摯愛,更抒發哺育成長我的桑梓深情,最

後,播放一段個人學唱電視連續劇《常香玉》主題歌“你家在哪

裏”(附鏈接):

https://kg.qq.com/node/user/OZUxwu16i7/song/play-N8UZQHJ59y?s=NRjO9ZNnRR52BNbw&shareuid=679e9584252c308e33&topsource=a0_pn201001003_z11_u538101757_l1_t1625316879__&chain_share_id=wISE6prGhu8Il4XopsEccpwrQZo72bmUW0vbYnoN9ic&pageId=details_of_creations&g_f=

這是一首豫劇戲歌,請老師指導,讓大家點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