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高鼻梁下顯現亞洲人的輪廓,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又熟練掌握中國民族樂器,從小在英國長大,卻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兩種文化的烙印集於一身,造就了John獨特的經曆。來到百祥塔,你時而會碰到他練習揚琴,時而看到他細心地擺弄琴竹,時而聽到他聊起最近的見聞,也時而發幾句牢騷。當你詢問問題時,他會給你一個靦腆的笑容,並耐心解答。
John出生於音樂世家,中文名張天齊,外公是廣東著名音樂家廖桂雄,外婆廖萬美霞是舞蹈家,通曉古琴亦會填詞作曲,母親是古箏和豎琴演奏家廖子嵐,而父親是世界音樂(World Music)作曲家傑·沃布爾(Jah Wobble)。John自幼學習中國民族樂器和作曲,12歲時跟隨百祥塔少年兒童民樂團前往上海進行演出,14歲獨立創作歌曲,將Hip-hop元素融入中國民樂《茉莉花》中。去年,他與嘻哈樂手歐陽靖合作,作曲《落葉歸根》,在利物浦唐人街新年節目中演出。
錄音棚錄製中國鼓
走上音樂之路無疑受到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但談到未來,這個20歲的年輕人說道:“我不會依靠父母為我鋪路,我想做自己的音樂,希望有機會能去中國發展。”年紀不大的他,對音樂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下文將以第一人稱講述,由John對音樂的感悟和過往的點滴小故事串聯,帶你走進這個年輕樂手的內心世界。
關於音樂
大概2歲的時候,我會把家裏的箱子底朝天放,在上麵敲打。不久後,我爸給我買了一個簡單的橡皮鼓,正式開始教我打鼓。5歲到10歲之間我學習架子鼓,我媽媽會監督我每天練習。4歲時,我開始跟外公學習高胡,後來個子長得足夠高,便學習中胡和大胡。10歲時,我開始學揚琴。12歲時我開始練習拳擊,14歲進入拳擊學院接受專業訓練,每天6點起床,跑步然後坐火車去學院訓練。這段期間樂器練習幾乎中斷,但晚上有精力時,我還是會寫曲。17歲時,因為拳擊訓練受傷太多,我放下拳擊,重拾音樂,直到現在我每天作曲,定期練習鼓和揚琴。
音樂會上小小木琴演奏家
我認為中國音樂是完勝西方的。從古代樂曲,如《十麵埋伏》,到古典民樂,像《漁舟凱歌》,再到現在的流行樂,都很優秀。相較之下,西方很多古典樂太莊重繁複,樂曲夠複雜,但是一味成為炫技競賽,並不走心。另外很多西方音樂是歌頌上帝的,我無法共鳴。而西方流行樂趨於千篇一律,就像工廠流水線上的產品,2009年起我就不聽西方流行樂了。我現在喜歡的西方音樂類型是雷鬼、靈樂、搖滾、swing、爵士、嘻哈、R&B,大部分其實是黑人音樂。
關於流行樂
我覺得中國的流行樂正在崛起,作曲更用心,曲風更多變,層次更豐富,歌手們各有各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很多歌曲是發自內心的表達,我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喜歡的歌手有很多,周傑倫、林俊傑、毛不易、趙雷、薛之謙、鄧紫棋……我覺得是一些香港和台灣歌手模仿歐美音樂,帶動了流行趨勢。但是很多年輕人追捧某種音樂或者某個歌手,隻是因為看起來很酷或聽起來很炫,卻並不了解歌曲的內涵,辨識音樂的好壞。我想鍾愛音樂本身的人會有不同的追求。
目前中國流行樂壇中,我認為毛不易是最出眾的。歌詞、旋律、編曲都很好,民樂元素的使用很有特色。其他有些歌手的潛力似乎沒有完全釋放出來,聽他們的音樂我知道他們可以更好,但他們沒有保持自己的特色,歌曲趨於模仿歐美,個人特色漸漸磨滅。我覺得這是很危險的,可能讓一個歌手在三四年的事業鼎盛期後就一蹶不振。流行樂中的民樂是一大特色,不能讓這種特色丟失,不能讓樂器失傳。
中國鼓演奏
我覺得一首好的流行樂曲要有易於傳唱的旋律,漂亮的歌詞和層次豐富複雜多變的編曲。周傑倫和薛之謙幾年前的歌大家現在還在聽,因為這些歌既簡單又複雜。比如周傑倫的《發如雪》,旋律簡單,但是鋼琴伴奏很複雜,不同音色的樂器和諧交織,歌詞也好。我的中文不夠好,對將來的發展可能有局限,希望可以找到作詞的搭檔吧,像周傑倫和方文山那樣。而我的特色是鼓,很多流行歌曲中鼓的使用很簡單,而我可以加入更多變的節奏。
關於靈感
我作曲的靈感有時來源於一些中國傳統曲目,比如《百鳥朝鳳》、《漁舟凱歌》。《喜開鐮》是我的最愛,不僅因為這是外公的作品,還因為他的旋律變化更豐富,不像傳統粵樂,同一旋律重複到底。我不會從流行樂中找靈感,因為他們太簡單了。但傳統樂曲也很難再改編,因為已經太好了。
利物浦新年音樂會演奏
作曲我是信手拈來,但作詞就比較困難。歌詞其實是在講故事,讓聽者回憶自己的經曆,體會歌曲中情感。有些歌詞寫的是跟女朋友分手,但我不可能天天分手。我的情感來自日常點滴,可能是沒趕上公交,可能是與久別的朋友重逢,可能因為室外很冷。寒冷讓我難過,我用這個感受作曲。但歌詞要是寫寒冷讓我難過,聽眾可能不會買單,所以可能會寫跟女朋友分手。我想聽眾有時會過度解讀音樂家的想法。外公跟我說過,他們從前都是先譜曲再想名字。很多粵樂名與自然景致相關,是因為他們想不出名字時就看看室外景色,於是名字就來了。我感覺詞有時像個謊言。
關於嘻哈和民樂
我看《中國有嘻哈》,我覺得GAI應該做評委的,他實力更強,在嘻哈界名氣更大。嘻哈和中國民樂有很多相似點。最明顯的,同一旋律一遍又一遍重複,一直到結束。嘻哈樂中有一種類型叫drill,歌曲裏出現鍾聲(bell)伴奏,而中國民樂中也使用鍾,用編鍾演奏主旋律。我覺得這是一個契合點,這也是14歲時作曲《茉莉花》的靈感來源。嘻哈樂不像古典西方音樂,它沒有固定的聲調組合。歌手在作曲時會一個音一個音即興嚐試,好聽就保留,不好聽就放棄,隻要聽著順耳就好,比如B和C#,形勢很自由。
《茉莉花》中英交流活動現場
而民樂也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不同層次的聲音融洽地匯聚在一起,更深入,節奏更自由。我觀察到有趣的一點,各地歌手的嗓音似乎在模仿當地樂器的音色,比如有些北方民樂歌手的聲音像嗩呐,很響亮。從民樂中可以學到很多,一些北方和中部傳統民樂以嗩呐為主旋律,鼓點隨其後,節奏相仿又不完全相同,這種編排方式很巧妙。《漁舟凱歌》中鼓的演奏者劉漢林是我目前知道的最好的鼓手。
關於身份
我覺得我是中國人。我媽經常會說英國長大的中國孩子經常麵臨身份的困擾,在英國不被白人社會接受,在中國又被認為是外國人,兩邊都不能融入。但對我來說,這不是個大問題。從小在家我就說中文(粵語)吃中餐。我甚至以為我爸爸也是中國人,隻是他不會說中文,因為我們生活在一起,他也用筷子,吃中餐。其實小時候並沒有中國人或者英國人這樣的區分,學校裏確實大部分是白人小孩,我知道自己跟他們不一樣,但我並不知道不同在哪兒。大概七八歲的時候,有一天有個同學說了一些關於中國的話,我不記得他說了什麽,但我當時很生氣,我揍了他,然後搬空了學校圖書館裏所有的中文書。我不想他們了解中國,談論中國。還有一次,一個同學問我是不是中國人,我媽媽是不是中國人。我回家問媽媽是不是中國人,她說是,我才隱約知道這種不同在哪裏。
John和弟弟Charlie
在學校我一直被當作是中國人。高中時,即使英語是我的母語,而且我的姓是英國姓氏,他們還是潛意識地認為我講不好英文。英國這邊的中國孩子分兩類,一類從小在這兒出生,一類在中國長大後來跟父母來英國。很多人尤其是來自香港的,他們想融入白人社會,而我自然而然就跟中國大陸來的朋友打成一片。對我來說,談論你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沒什麽意義,交朋友跟身份無關,跟共同喜好有關。在拳擊學校時,我跟白人一起玩,因為我們都喜歡拳擊。高中以前,我還是跟白人孩子玩在一起的,但是他們成年後有喝酒的文化,不喝酒好像不夠酷。沒有共同點,自然就不在一起玩。
我想回中國生活。八九歲的時候,我回廣州探訪表弟。那時他才上幼兒園,作業就厚厚一遝。於是我決定讀完書再回國。在家時,媽媽對我們比較嚴格,她會讓我和弟弟認真完成作業,但這時我爸會走過來說,周末寫什麽作業,走,出去玩。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我爸爸知道這件事,起先可能有點難過,但後來可能更多愧疚,沒有多花時間陪我和弟弟。他會給我們講愛爾蘭鬼故事,提醒我的愛爾蘭血統,比如脾氣火爆,容易上癮,尤其對酒精不能自拔。他警告我千萬不要喝酒,我平時不會喝酒,但我很喜歡愛爾蘭威士忌和二鍋頭。
看完文章,你有什麽樣的感悟,有沒有話想對John說?歡迎給我們留言,談談你對音樂的見解。我們高山流水覓知音,萬裏隔空訴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