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可以說是文化,經濟都是繁榮昌盛的年代。然而,由於軍事的先天不足導致宋朝不得不將送歲幣作為傳統來保平安。這一切都始自宋真宗的澶淵之盟。那麽大宋送了多少歲幣以及負擔來說重不重呢?我用了Grok來進行計算,以下是結果:
澶淵之盟後即1005年,宋每年以大哥的身份給弟弟遼國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其中1兩絹等於一兩銀,那就算是三十萬兩白銀。以這樣的形式給了遼國38年歲幣。共1140萬兩,直到重熙/慶曆增幣。
重熙增幣/慶曆增幣,遼趁西夏打的宋朝落花流水之際,向宋朝要求加歲幣。加到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外加助軍旅費十萬兩銀子。也就是折合白銀六十萬兩。宋朝要求以調停與西夏的戰爭為條件同意了增幣。於是從公元1042年後,每年就變成了六十萬兩白銀。一直交到1125年,為什麽?因為後來金國接管了遼國應該要的歲幣。再後來,1125年十月攻宋即為截止。83年裏,每年60萬兩,一共4980萬兩。
所以,北宋時期一共交了1140兩+4980萬兩=6120萬兩
那麽北宋時期一年的財政收入是多少?有說1億貫的,又說1.6億貫的。我們取個中間值1.3億貫。而在北宋時期1兩銀子大約等於1.5貫,我用Grok算的。那也就是說北宋有8700萬銀子的年收入。30萬/8700萬~0.003=0.3% 60萬/8700萬~0.007=0.7%
6120/8700(120)~0.006=0.6%
也就是說北宋時期,每年歲幣平均隻占0.6%。
我們後麵會寫南宋時期交了多少歲幣。請大家多多關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