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傳統夏曆新年風俗 作者:武諦

來源: lavion 2019-02-04 17:56: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666 bytes)

在中國的東部,筆者熟悉的城市,傳統夏曆新年是從臘月23日正式開始的,也有從臘月初八開始的,直至新年正月23日結束。

臘月初八,相傳為佛祖釋加牟尼的生日,寺院都在該日煮粥祭佛。後來流傳民間,成為老百姓極為重視的民間節日。該日,家家戶戶要早早吃臘八飯(或臘八粥),並且相互饋贈。臘八飯是初七晚提前做好,第二天淩晨五點左右就食用。臘八飯用米、豆、蕎麵、果仁、豆腐、肉菜等煎煮而成,種類很多,除麵條、餃子和麻食外,有象征豐收的糧囤(用竹篾墊子或荊條編織物或用席子等圍成的盛糧食的圍欄)、象征富貴的元寶、有用蕎麵捏成的各種麻雀頭(甜點名)等等。臘八飯講究要早吃,而且要逐日增添,多則一直續吃至臘月二十三,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生活越來越好。

臘月二十三過年正式開始。這一天,每家每戶早上都要早早地起床,放鞭炮,給灶房放上香爐,點上香,和食物等供品,祭拜恭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表奏自己家庭一年的情況。小時候,每到這天,早上六、七點還沒睡醒,就被家裏人叫起來去放鞭炮,小孩子不懂得尊敬,放完鞭炮就再回去接著睡覺了。

祭拜灶神後,全家要掃塵,這一天,全家一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進行幹淨徹底的除塵大掃除。一般小年以後,家家戶戶的年貨逐漸就備齊了,瓜子、花生、糖果、水果、蔬菜、肉類、供品、年畫、裝飾品、新衣服等都是各家各戶各處趕集(趕會、趕廟會)的目標。

家裏還要做黃酒,黃酒是玉米、高粱和麥子釀的,很容易泛酸,釀製的時候掌握不好配料的比例會泛酸。即使釀出來沒有問題,加熱的時候如果沒掌握好火候,加熱時間長了,也容易泛酸,自釀的黃酒好喝,酒度低。

豆腐和粉條也是過年時要準備的,也都是自己做。每年過年,奶奶、媽媽都會做一大鍋豆腐。壓豆腐之前都喜歡吃豆花。先到磨坊去把豆子磨成豆漿,拿回家來放在鍋裏煮,煮到一定火候點入鹽鹵,就凝結成了一塊塊的豆腐腦了,再撈出來放在盆子裏,用重的東西壓上。有的人是用磨盤,有的用老房子上的大青磚。豆漿在鍋裏煮的剛出現小塊的時候,就是豆花。

大陸東部地區在臘月23日、24日要祭拜先祖,到先祖墳前燒紙、放鞭炮祭拜,除了尊敬外,還認為小年後,先祖要趕集購備年貨,所以要給先祖送錢。在小年之前,家家戶戶都做“年糕”、做“發屯”、做“豆腐”,年糕是用黏米粉、高粱粉、紅小豆等做的,涼後會變硬,但加熱後,黏黏甜甜的很好吃;發屯是用大米粉做的,軟軟的很好吃;豆腐是自己磨的大豆、用鹽鹵點成豆腐。年貨一般入臘月後就在準備了,在小年前後就差不多了。臘月28日,是灶神從天上回來的日子,家家戶戶要迎灶神,祭拜灶神,像送灶神一樣尊敬。

到了臘月三十,是整個過年期間最忙活的一天。首先是上墳,長輩們領著家族成員去先祖墳前祭拜先祖,有的人家還要在家裏供奉祖宗牌位。有的還會供奉家譜,供族人來祭拜。其次是貼對聯和門畫,每個門上都要貼。如果家裏有親人去世,還沒過三周年,就不能貼紅色的對聯,如果是當年去世的,隻能貼黃色的,之後兩年也隻能貼紫色或者綠色的,要等過了三周年,才能又貼紅色的。還要掛燈籠,一般農村人家都需要掛兩個,院子裏用高高的杆子掛一個,大門上掛一個。有錢的人家還會掛一串彩燈。天黑了以後,燈籠就要亮起來。

年三十吃完晚飯後,晚輩們就成群結夥的開始走家串戶的給長輩拜年,輩份低的人拜年要拜很多家,拜年不是說說話而已,而是磕頭真拜,主人家都熱情的拿出瓜子、糖果等讓晚輩們吃,有的會給壓歲錢。哥哥弟弟之間,弟弟也要給哥哥叩頭拜年。

正月初一的早上要吃餃子。吃完餃子,要看皇曆,按照皇曆指定的時間放鞭炮,而且每年的時間都不一定,名曰“出幸”,方言裏的讀音是這樣,但可能不是這兩個字。放鞭炮之後就開始走親戚了,初一的拜年、走親戚和年三十拜年是不同的,初一拜年,主人家都極力挽留喝酒吃飯,一般都是去親戚家、而後是朋友家,每家都熱情款待。

大陸東部一些地區,風俗有所不同。年三十不但貼對聯,還要在屋簷、門兩旁插用草紙包裹住的“桃條子”,各個重要的地方都要插,糞堆也要插,屋內糧缸、物品也要貼古代祝福類的字。在院子裏還要用青灰畫出糧囤等圖案,並擺好幾堆糧食,用竹籃等東西扣住,等大年初一天亮後再打開請鳥類們、家禽們來吃。三十晚上到初一天亮,所有人說話都要輕聲細語,且不能上廁所,家人方便要另找地方,因為怕驚擾到來到家裏的神靈。

年三十吃完晚飯後,父母就開始炒菜、做供品、包素水餃和湯圓,做完後就快新年了,然後供奉在院子裏,父母帶領家庭子女在供桌前叩拜天地、然後再到灶房叩拜灶神。過了子夜零點後,父母燒一盆開水,裏麵放有桃樹枝條,全家人用這一盆水洗臉,這是新年第一次洗臉,象征全家幸福、祥瑞。然後母親做了新年第一頓飯——是素水餃和湯圓,象征一家人向善、和團圓,這是年夜團圓飯,這一頓是必須素食的,而且家裏所有人都要吃的,即使睡覺的也要叫起來吃。

然後母親把剩下的水餃和湯圓放在鍋裏的篦子上,再加上年糕、發屯、桃樹枝條,這麽熱著。之後家裏長子領著弟弟妹妹,子女叩拜父母,給父母拜年。拜完後,本族兄弟聚在一起,從淩晨就開始,走家串戶給本族及村裏長輩們叩頭拜年,都是磕三個頭。拜年時,各家各戶都會極力邀請吃飯、喝酒,往晚輩們手裏塞糖果、瓜子、花生等食品,這些食品都是事先準備好的,酒菜都是年三十晚上預先做好的。

年三十這一夜,各家各戶全部敞開大門和屋門,全部都亮著燈,即使有睡下了的人家也是如此。大年初一,從淩晨到天亮後都是各家各戶的互相拜年,互相喝酒吃飯,到處都會遇到拜年的人群。

大年初二、初三、初四,各家各戶開始走訪遠路的親戚了。在大陸東部地區是嫁出去的女兒回門的時間,由本家的小輩或同輩去迎請回來,大吃一頓後再回來,每家都極力的款待。

從正月初五開始,鄉村就開始了社火。社火,是一種民間藝術,題材主要是《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三國演義》裏的故事,常見的人物造型主要是《封神演義》裏的一些主要人物,如薑子牙、關羽關老爺、趙公明、三霄娘娘、黃飛虎出五關和關羽出五關、二郎神楊戩等。一般是打扮成相對應的人物造型,敲鑼打鼓,在鄉村裏轉,進行表演。在社火之前,要先到鄉村裏的廟上拜神,因為社火裏的人物故事多數跟廟裏的神有關,所以這相當於稟報廟裏的神,事先跟他們打好招呼,以免神靈怪罪凡人打扮成他們的樣子。

等到正月二十三之後,鬧社火結束,再到廟上拜神,這是向神靈的寬宏大量表示感謝,所以也叫謝神。也是從正月初五開始,廟上的香火也開始逐漸旺起來了,除了正常的求神拜佛和鬧社火之外,家裏有人去世的,也要到廟上進香,幫去世的親人求福。

大年初七,“七不出,八不入”,也就是說,初七這一天不能出門,初八這一天應當在外麵走親戚。初七又叫“人七”,相當於鬼節,這一天也要上墳,還要在門口燒紙,院子裏和大門上的燈籠都要掛起來。掛燈籠是為了讓自己家的先人能找到回家的路,享受兒孫的供奉,燒紙是為了讓別家的鬼不要走錯門,告訴他們,這不是他家,不要進來。每到這天晚上,在高處上看四處的燈籠,星星點點,和天上的星星相映生輝,感覺很溫暖。

大年初一直到初十,年輕人要走親戚,長輩們也都是在村裏互相請客吃飯、喝酒。期間和以後,民間社火一直是最熱鬧的陪伴了,都是傳統劇目,既熱鬧又傳播道德。

正月十五很多地方是花燈節,有些地方的風俗是天黑後,點起一堆火,人們圍著火看社火表演。在大陸東部民間要放花炮、在此之前就要在院子裏插搖錢樹,搖錢樹有的是用新鮮竹子來做的,枝條上係滿了糖果、花生等東西,人們喜歡到各家去賞看、摘取。

新年慶祝一直到正月二十三這天,這天晚上每家都要在院子裏點一堆火,把家裏的一些家夥事兒拿出來,在火上過一下,每個人都要從火上跨幾次,小孩尤其喜歡,經常來來回回跳好幾次。這就是“燎幹”,意思是讓火燒掉去年的晦氣,新的一年由此開始,希望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第二天,就可以摘下燈籠,燒香磕頭送走年前請來的神靈,這個年就過完了。@

https://github.com/yowping/repo1/blob/master/oGate.md

所有跟帖: 

箅子 -紅米2015- 給 紅米2015 發送悄悄話 紅米201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9 postreply 11:16: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