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瓶兒與張愛玲

來源: YMCK1025 2017-07-03 16:23:5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313 bytes)

 

 

 

 

李瓶兒與張愛玲:珠寶買得來愛情嗎?

2017-07-03 羅衣一時聚散 豆瓣閱讀

 

 

張愛玲的《異鄉記》一開篇,就提筆淡淡寫道:「動身前,我到錢莊去賣金子」,這種平淡敘事不知為什麽讓我驀地想起了李瓶兒,想當初李瓶兒身攜大批珠寶錢財(其中有一百顆西洋大珠,二兩重一對鴉青寶石,異常珍貴),從繁華富麗的梁中書家逃亡而出,帶著奶媽丫鬟,三倆婦孺,在亂軍之中安然回到了故鄉。想她一個弱女子,金蓮纖小,弱不禁風,竟有如此膽色,如此行狀,真是愧殺率領大批人馬和裝備,浩浩蕩蕩押送生辰綱,最後竟然還被人算計,馬失前蹄的青麵獸楊誌了。

 

張愛玲在散文裏曾經感慨「這是亂世」,她也曾是一個亂世佳人,帶著行李舟車勞頓,去異鄉探望情人,還怕情人沒有錢用,給他錢,養活他,養活他的姘婦,這點與李瓶兒何其相似,要知道這兩人很不幸都愛上了一個「頭頂心敲一記,腳底板會響」的男人。那李瓶兒嫁到西門家,和西門慶歡好之夜,第二天起床做的頭一件事情,就是巴巴結結地給西門慶看她的財產,有一種「我的一身一體全屬於你」的表忠心,身體屬於他了,自然財產也全是他的,讓男人人財兩得,或許這也算是她對他愛的表示之一吧。

 

李瓶兒的錢不僅給西門慶花,幫他鑽營門路,上下打點,幫他買官經營生意,還幫他養活他的其他女人,且無怨無悔。猶記得西門慶拿著李瓶兒的金鬏髻出去重新打新首飾,半路還被潘金蓮「劫持」,窮的叮當響,虛榮心極盛又愛占人小便宜的潘金蓮,硬生生地從李瓶兒的金飾裏,精打細算地克扣下一點金子來,要給自己也打件首飾——西門慶對這個「雁過拔毛」的行為是默許的,因為他不可能那麽慷慨大方,自個兒掏錢給潘金蓮去打金首飾,此種狀態細想之下很有點醜惡之感,顯得這對男女挺無恥的,都是在赤裸裸地占另一個女人的便宜且毫無愧色。究其緣由也不過是「她愛他」罷了,但「愛」的衍生卻是如此的銅臭之味撲鼻。

 

很難說李瓶兒後來不知道這件事兒,但是,知道了又怎麽樣?她敢得罪這個毒如蛇蠍的對手潘金蓮嗎?況且,她到來西門慶家大概就是來「散財」的,闔家大小,誰還沒有占過她的便宜,誰還沒有花過她的錢?這種胸懷,有時候真分不清是偉大無私還是愚昧盲目。

 

無論什麽時代,女人一旦癡情起來,智商便立刻降低為零——比如,李瓶兒真的認為隻要自己大把花錢,花錢買安靜,花錢買「人心」,那麽,虎視眈眈且懷著「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的情敵就能放她一碼了?

幸好,後世的張愛玲還是比李瓶兒獨立,大約是時代的緣故吧,民國女子張愛玲在異鄉——也就是胡蘭成避難的溫州鄉下,麵對著這個現時是由她養活的男人,她問他:你選我還是選小周(胡的另一個小情人)?那時候小周遠在天邊,按邏輯,她應該問:選我還是選辛巧玉(胡當時的姘婦,近在眼前)?但是她沒有。就像,李瓶兒永遠都不會問西門慶「你選我還是選潘金蓮」一樣。

 

張愛玲讓老胡做的那道選擇題,其實隻是找了個由頭,為分手的鞭炮先點燃引子,等待日後再炸響,她之所以沒有當場與他決裂,隻不過是因為他還在難中,這是她的良善,亦是她的體貼,或者說,是一種慈悲。隻是,慈悲有時卻是滋養罪惡的溫床。

其實,某些時候,「慈悲」還是應該分對象的,否則,你的「慈悲」便一錢不值,輕如鴻毛。

 

 

但,晚明時的李瓶兒卻沒有這樣的選擇權,她嫁進西門家之後,隻能任由潘金蓮為爭寵固寵害死她的兒子官哥兒,害死她自己,她能做的唯有默默承受,所以,當張愛玲看到書中描寫李瓶兒之死,不由得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個人認為張愛玲最不幸的是身為作家與名人,如果隻是無名之輩,隻是素人,誰戀愛時沒有說過幾句類似發高燒燒糊塗時的囈語呢,偏偏她說的那幾句「胡話」,卻一字一句統統都被記錄在案,永世不得翻轉——「見到他,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在塵埃裏開出花兒來」,「離開你,我隻是將萎謝了」,這話還是老胡記在《今生今世》裏的,而張愛玲的自傳體小說與散文裏,統統不見此等言論,或許對她來說不過是愛昏頭時說的情話而已,話如春夢了無痕罷了,卻偏偏被人拿來(其中包括另一個當事人老胡),打上了她愛那個男人愛了一輩子的如山鐵證。

再說回李瓶兒,那李瓶兒若生在民國,也不可能為了西門慶那帖「醫奴的藥」,最後賠上自己性命。她身家豐厚,可以出洋,也可以留在國內,來去自由,國內國外有多少潘驢鄧小閑的「西門慶」們等著她去賞識去解渴呢——當然,這已然是另一個故事了,這似乎是一個類似張愛玲母親黃逸梵女士的故事。那黃女士也是隨身帶著各種古董,珠寶,邁著一雙裹過又放的小腳,在世界各地旅行,做環球旅行家,戀愛家,和這世上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男人「戀愛」,盡管到了最後,要「忠實的情人沒有,要孝女沒有」,但是,畢竟她曾經「戀愛」過,一場又一場,一出又一出,蜂圍蝶繞,桃花燦爛。

張愛玲母女似乎是李瓶兒兩個不同的轉世分身,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生活可能性,但這一對母女都有一個共性,也就是來自於李瓶兒的一個執念——似乎,這母女倆都是通過愛別人來愛自己,來肯定自己的存在(老年張愛玲不在此例,老年張愛玲是一個真正的獨立女性),至於愛人的數量,是一或者一百,那已是次重要的了。

 - 本文節選自豆瓣閱讀專欄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